第二章幽默技巧(三)
金蟬脫殼法
所謂金蟬脫殼法,也就是在我們身處窘困之境時,主動運用各種富有迷惑性的手法,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岔開自己不便回答的問題,使對方不明白我方的虛實和動向,從而讓我方及時地擺脫困境,化險為夷。
1.移花接木
有一次,有位領導人在京召開記者招待會,介紹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成就。一位西方記者提問道:“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這位領導人聽出其弦外之音,風趣地答道:“中國人民銀行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全場記者愕然,場內鴉雀無聲。接著又解釋道:“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麵額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十種主輔幣人民幣,合計18元8角8分。中國人民銀行是由全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金融機構,有全國人民做後盾;信用卓著,實力雄厚。它所發行的貨幣,是世界上最有信譽的一種貨幣,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一番妙語,驚動四座,激起全場聽眾熱烈的掌聲。
西方記者所問的數字,顯然是屬於國家保密範圍之內,而西方記者明知故問,其用心在於譏諷我國貧窮。感覺敏銳的中國領導人聽出弦外之音,他既沒有直言拒答,來個“無可奉告”,更沒有指斥對方動機不良,而是來了個答非所問,以人民幣各種麵額種類的合計數移花接木,並借題發揮,宣傳新中國金融穩定的大好形勢。回答非常機智,非常幽默。
日本著名電影演員中野良子到上海進行藝術交流活動時,中國朋友十分關心這位35歲還未結婚的電影藝術家,有人問她準備什麼時候結婚,中野良子滿臉笑容而機敏地答道:“如果我結婚,就到中國來度蜜月。”
電影明星的婚姻問題是一個從新聞界到大街小巷都十分敏感的話題,弄不好,會被傳得麵目全非。然而,麵對中國朋友熱情關切的詢問,出於禮貌,又不能以“無可奉告”來拒答。中野良子回答得十分巧妙,她並不回避自己結婚的問題,但暗裏卻把“何時結婚”的問題轉移到“在何地度蜜月”的問題上,來了個移花接木。這樣既避開了她無意公開的結婚時間問題,又借結婚度蜜月的地點,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的感情,非常幽默。
移花接木,正是以張冠李戴似答非答的語言,避開對方的追問,使對方的攻勢在不知不覺中化解,從而跳出對方所設的困境。這種認真有禮的回答形式與說了等於沒說的回答內容形成的鮮明對照,造成了一種幽默的效果。
2.嫁難於人
所謂嫁難於人,也就是把難題巧妙地踢給別人,讓別人窮於應付,而我們乘機從逆境中擺脫出來。
夜裏,柯恩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覺。於是老婆問他:“怎麼,你不舒服嗎?”
“不,我欠了對麵湯姆三百美元,明天到期,可我沒錢,所以睡不著。”
“就為這個?”老婆頗感奇怪。她大大咧咧地下了床,打開窗戶,向對麵的房子叫道:“喂,湯姆,我丈夫明天不能還錢給你了!”說完,她關好窗戶,回到丈夫身邊,說:“好了,現在你安心睡你的覺吧,現在該輪到湯姆睡不著了!”
好一個聰明的妻子,把難題踢給別人,雖然並未最後解決問題,但至少脫一時之困。
乾隆皇帝想開個玩笑難倒機智過人的學者紀曉嵐,便問他:“紀卿,忠孝怎麼解釋?”紀曉嵐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為忠……”乾隆立刻說:“我現在以君的身份命令你去死?”“這……臣領旨!”“你打算怎麼去死?”“跳河。”“好,去吧!”紀曉嵐走後,乾隆微笑著在殿堂上踱著步。過了不久,隻見紀曉嵐從外麵跑回來了,乾隆問道:“紀卿,你怎麼沒死?”紀曉嵐答道:“我碰到了屈原,他不讓我死。”“此話怎麼講?”“我到河邊,正要往下跳,屈大夫從水裏向我走來,他拍著我的肩膀說:“曉嵐,這就不對了,想當年楚王是昏君,我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這麼聖明,你應該先回去問問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說是。你再死也不遲啊!”乾隆皇帝聽後,微笑著不語了。
乾隆本以為可以憑著“三綱”和聖旨來難倒紀曉嵐,沒想到紀曉嵐一席妙語,把難題又踢給自己;如果他要紀曉嵐聽命去死。那等於承認自己是昏君;如果他不承認是昏君,那就隻得收回成命,也就承認自己難不倒紀曉嵐。
把困難踢給別人,不失為一種脫身的妙法、一種機智的應對,但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取得幽默的效果,像下麵這個例子:
一艘海輪正在下沉。
船長:有哪位寄希望於上帝來拯救嗎?
一乘客:我希望。
船長:那好極了!我們的救生艇剛好缺少一個人的位置。
這簡直是利用別人的無知置別人於絕境,很難說這是機智,這隻是狡猾。
3.順水推舟
蕭伯納的劇本《武器與人》首演獲得成功,許多觀眾在劇終時要求蕭伯納上台與大家見見麵。可是,當蕭伯納走上舞台時,憲然有一個人大叫道:“蕭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回去吧,停演吧!”
蕭伯納聽到喊聲,一點也不生氣,反而向那個人深深鞠躬,彬彬有禮地說:“我的朋友,你說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遺憾的是,我們兩個人反對這麼多觀眾有什麼用呢?我們能禁止這劇本的演出嗎?”
一番妙語引起全場的笑聲,那個故意尋釁的人灰溜溜地走掉了。
可以設想,蕭伯納如果正麵反擊發難者的詆毀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不可能、也沒必要向一個無賴去分辯自己的劇本是好極了還是糟透了。聰明的劇作家避其鋒芒、因勢順從,又是鞠躬,又是誇讚說得好,表示完全同意,然後突然話鋒一轉,抓住對方一人發難孤掌難鳴的要害,與其他人熱情捧場、要求再演形成鮮明對照,幽默而犀利地反擊了對方。此時對方已欲辯不能,因為蕭伯納已表示同意停演,不好再糾纏,而滿場觀眾發出的笑聲則是宣布了他的孤立無援,也是對他故意尋釁的嘲笑和諷刺,他隻好灰溜溜地走掉了。
所鍘噘水推舟,也就是在別人的攻勢麵前,把握其意圖和要害,表麵上因勢順從,實際上,是以“四兩撥千斤”的手法,引誘對方孤軍深入,一直引向荒謬的極端,然後出其不意地突然逆轉,集中火力殺回馬槍,使對方在原先暗自欣喜的境況下受當頭一棒而暈頭轉向。在這種強烈的反差中,喜劇性的幽默產生了。
張樂平的一幅出名的漫畫《三毛叫媽》,畫的是一個貴婦人牽著條哈巴狗碰見了三毛,那婦人調笑三毛說,隻要三毛叫她的哈巴狗幾聲“爸”。她就給三毛三十塊大洋。這真是極大的人格侮辱,可是聰明的三毛很快就想出了一條妙計:他如數叫了那狗幾聲“爸”,那婦人在眾目睽睽之下也隻好如數把大洋給了三毛,三毛接過錢,不無感激地說:“謝謝你,媽!”
這一下,可就讓貴婦人難堪了。
聰明的三毛,運用的正是“順水推舟”之法,使得那原本高高在上的對方陷入比自己更難堪的窘境,而自己的機智、幽默又得以顯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