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這天下午,楚娜和誌遠下班回到家,孫瑩和孟玉玲正在屋裏和尹大媽說話。

楚娜說:“我正有話要對你們說,你們就來了。”

“我倆兒來,也是有話對你說呢。”孫瑩說。“學校通知說要複課鬧革命,好多同學都去了。大家在教室裏等了半天,不見有老師來。最後體育老師來了,根本不提複課的事。讀了幾篇最高指示後,大講農村的廣闊天地是如何如何的美好。說有誌的知識青年應該到農村去,和廣大的貧下中農一起,建設現代化的新農村。”

孟玉玲說:“明擺著,這是要動員我們下鄉了。”

楚娜說:“我要對你倆兒說的,就是這件事。”

尹書記也回來了,說:“附中革委會主任昨天來,向我彙報了動員學生下鄉插隊的工作計劃。”

“他們列出了第一批動員下鄉的名單,共有一百多名同學。”誌遠說,看了看楚娜。

楚娜看著孫瑩和孟玉玲,停頓了一下說:“玉玲、孫瑩,那名單上麵,就有你倆兒的名字。我們好容易相聚不久,又要分別開來!”楚娜流淚了。

孫瑩和孟玉玲哭著說:“我們出身不好,所以人家就這麼欺負我們!”

尹大媽抱住孫瑩哭了,說:“老頭子,你給那什麼主任下個命令,把這兩個孩子給我留下!”

尹書記說:“老婆子,你以為這是在部隊裏呢?學校已有安排,還是讓誌遠對你說吧。”

“媽,你不用擔心。”誌遠說。“選擇插隊的地點是很重要的。由於我和公社書記、縣革委會主任有聯係,所以校委會決定,由我負責下鄉插隊的工作。媽,中學生下鄉插隊,已是大勢所趨。早一些下去,反倒可以插隊到條件好一些的地方。”

楚娜說:“媽媽、孫瑩、玉玲,你們把心放寬。誌遠已經給縣裏和公社的領導寫了信,大致選了一些村子。過幾天,誌遠和咱們附中的幾位老師,會去和縣領導、公社領導見麵具體商談。其中的一個村子,叫張家營,就是我們農場的所在地。孫瑩、玉玲,我建議你倆兒插隊到張家營三隊,隊長張大叔和誌遠的關係非同一般。因為誌遠幫三隊修建果園、魚塘和稻田,讓他們能夠脫貧致富,老鄉們對誌遠那是感恩戴德。你倆兒去那裏,各方麵都可以得到關照。”

尹書記說:“這學生下鄉插隊,是個沒有辦法的辦法,所以是權宜之計。孫瑩和玉玲,你們既要有吃苦的精神準備,以後也要從各方麵保護好自己。先下去,走一步看一步吧。”

“謝謝尹大伯!”孫瑩說。“楚娜,我們聽你的,我和玉玲就到張家營三隊。”

“我會安排的。”誌遠說。“我見了公社徐書記,讓他記下你倆兒的名字。你們去了以後有什麼困難,還可以隨時找五七幹校的張校長。”

“這樣的安排,我就有些放心了。瑩瑩,幹媽以後不能經常見到你了。你有了時間,別忘了給幹媽寫信。”尹大媽擦著眼淚說。

孫瑩說:“幹媽,您不用傷心,我會經常給您寫信的。幹媽,去插隊的人有很多呢,別人能吃那苦,我和玉玲也行。而且,唐教授和楚娜,給我和玉玲安排得這麼好這麼周到,我倆兒比起其他同學,要幸福得多了!玉玲,你說是不是?”

孟玉玲說:“當然是了!我聽了半天,心裏就剩下感動了!”

“玉玲這丫頭也挺會說話的!”尹大媽擦著眼淚笑了。“瑩瑩,幫我煮麵條去。”

誌遠給明軍寫了信,聯係了藥廠的人。這天和梁老師、張老師、劉老師、藥廠的兩個人到了縣城,去縣政府見鄭縣長。

鄭縣長說:“唐教授,有關的文件我們早就收到了。你來了,我們當然更是大力支持。接到你的信,我和徐書記商量過了。你們這一百多名同學,依照你的意思,就都安排在從張家營往東的村子。這些村子地處川道,條件都算是可以的。”

梁老師說:“鄭主任,謝謝您對我們的照顧!”

“便宜了這幫家夥!”那位劉老師陰陽怪氣地小聲說。發現大家都望著他,他勉強笑了一下。

事後梁老師對誌遠說:“這批下鄉插隊的同學,大多出身都不好。這劉老師,以前是咱們附中革委會副主任,是個極左分子。這次人家來,是帶有任務的。”

“這個我明白。”誌遠說。“附中的領導對我說了,咱們有些事要采納他的意見。”

鄭縣長把一行人安排住在縣招待所,並給了誌遠一份資料,是川道村莊各小隊的人口土地等情況。下午和晚上,誌遠和幾位老師根據這份資料,把同學們分配到各個小隊。他們先從張家營大隊開始,把孫瑩、孟玉玲共六名同學劃分到了三隊。晚上彙總的時候,那位劉老師堅持把這六人中的兩人劃撥到其他小隊,把另外一男一女兩人加進來。兩人都曾是紅衛兵,其中一人是張曉光。

梁老師當時就很不高興。後來對誌遠說:“兩個女孩子,也這麼不放心?張曉光這兩個,可都不是省油的燈!”

第二天早晨,一行人到車站乘坐第一趟班車前往公社。這班車和農場的卡車是一個車型,也是加了車棚,車廂裏兩邊各有一長排座椅。乘客們一個個從後麵的梯子往上爬,司機和售票員協助年紀大的人上車。

張老師說:“沒想到縣城還這麼落後,用卡車來代替客車。”

司機說:“新開的線路,隻好把貨車改一改先應付著。新的客車,再有一兩個月就到了。”

梁老師說:“那好啊,以後同學們過節回家,就不用坐這種讓人受罪的卡車了。”

最近沒下雨,卡車後麵塵土飛揚。到了公社,大家已是滿身的塵土了,下了車都先拍打一番。

明軍和郭隊長兩個,頭一天就趕著小馬車到了張家營,一大早就在公社等著了。

郭隊長握住誌遠的手說:“唐教授,感謝你啊!萬分感謝!”

“您用不著客氣。”誌遠說。“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藥廠的李主任,這位是陳技術員。老李、老陳,這位是郭隊長,這位是藥材種植場的楊場長。”大家相互握手問好。

誌遠又把老李、老陳介紹給了老徐和秦主任。

老徐說:“感謝兩位不辭辛苦來我們這裏,你們能來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我們的秦主任,會陪同兩位前往藥場的。”

誌遠說:“按理說我也應該陪著兩位的,可是這裏的事我無法離開,對不起啊!回去我請你們到家裏吃飯。”

老李和老陳說:“唐教授,你忙你的,不用客氣。”

明軍說:“唐教授,你辦完了事,我來接你回世外李源住上幾天。”

誌遠說:“明軍,這次可能沒時間了。不久我還要來,如果到時候有時間,我給你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