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蔥頭,這西紅柿麵條就沒那麼好吃了。”明強說。

楊嬸說:“明強,娘忘了給你說了。往東數第四間窯洞,蔥頭、大蔥、蒜、南瓜都在那裏麵放著呢。”

明強說:“哦?我去拿蔥頭。”

一家人坐在桌子邊吃飯。老楊說:“怪不得人家城裏人,看著比咱鄉下人身板兒要直得多。一方麵是城裏人不彎腰鋤地,再就是人家吃飯,也是這麼端端正正地坐著。而咱們吃個飯,總是坐炕上彎腰駝背窩在那裏。”

明強說:“以後咱家人吃飯,就這樣坐在桌子旁邊吃。我覺得這樣吃飯,比坐炕上舒服隨便多了。以後,咱們也挺直了腰板兒做人!”

明軍說:“我支持明強的意見。等我回到村子,也照著唐教授做的這種式樣,給我那邊和家裏都做個飯桌和幾把椅子。”

楊嬸說:“這樣好啊,說明我們家的人,慢慢文明起來了呀!”一家人都笑了。

吃完飯,收拾幹淨鍋灶,一家人說笑著出了灶房。可是出來一看,臉上的笑容都消失了。

隻見在誌遠和楚娜的窯洞門前,狸狸、貓咪、絨絨、小花、大花、黑子,或站或蹲,都靜悄悄地圍在台階下,旁邊站著大黑,喜鵲們一個不少都在台階上。

“真可憐!”明強說。“這是它們在想念唐教授和我楚娜姐姐呢!”

明軍說:“咱都別打擾它們,就讓它們這樣呆一會兒吧。”

楊嬸本來想過去撫摸安慰它們,聽了明軍的話,停住了腳步。

“比人都有良心!”老楊說。“它們是唐教授和楚娜兩個,留給咱們最好的禮物和財富。咱們想在這裏過上好日子,就不能沒有它們。”

有好幾天,父子們給幾間窯洞修補炕麵和門窗。每天早上和下午,他們都用一段時間練習射箭。在父子三人打獵時,明強的箭法最準,射得也最遠。

每天接近傍晚的時候,貓咪、絨絨、狸狸、小花、大花、黑子、大黑和喜鵲們,不是聚攏在西麵的麥場邊,就是聚攏在東邊的石橋上。它們靜靜地守候在一起,有時發出低聲的呼喚,希望能看到楚娜和誌遠歸來的身影。

明軍趕著小馬車回到村裏,給楚娜和誌遠寫了一封信。信中寫了他和明強兩個,跟父母一起到世外李源,和父親打掃修整了三間窯洞。感謝楚娜和誌遠,讓世外李源成為適宜人居住生活的好地方。對於絨絨、貓咪、狸狸、大黑、小花、大花、黑子和喜鵲們,思念楚娜和誌遠的種種行為和表現,明軍在信中滿懷情感地進行了描寫。

尹大媽現在成了家屬院裏最快樂的人,整天笑嗬嗬的。見人開口我家娜娜,閉口我家誌遠。這天晚飯後,尹大媽和幾個大嬸散步經過門房,值班的老先生給了尹大媽一封信,說:“是唐教授的信。”

尹大媽回到家,尹書記和安教授、張場長在屋裏說話。

尹大媽說:“老頭子,誌遠和娜娜呢?”

尹書記說:“兩人拿著虎叉,到後麵空地上去了。”

尹大媽拿了信,向家屬院後麵的那一大塊空地走來。

誌遠和楚娜已經開始上班了。每天早晨,誌遠來空地上練習射箭。在晚飯後休息一會兒,和楚娜來這裏練練虎叉。

尹大媽到了後麵一看,楚娜正雙手緊握虎叉,一招一式練得有模有樣。

尹大媽說:“娜娜,你小心一些,別太用力。”

“媽媽,我注意著呢。”楚娜停住手說。“適當的鍛煉一下,對我和胎兒都有好處。”

尹大媽說:“誌遠,有你一封信。”

誌遠接過信,說:“是明軍寄來的。楚娜,咱們回去吧。”

回到家看了信,兩人都沉默不語。看到楚娜流淚,誌遠把她擁抱在懷裏安慰著。

桌子上放著一個相框,這是楚娜和誌遠的結婚照,放大後染了油彩。

誌遠望著結婚照,說:“親愛的,我有個想法。張場長明天要回農場去了,咱把這結婚照讓他交給張大叔,轉交給明軍。這樣,貓咪它們就可以看到我倆兒了。”

“這倒是個好辦法。”楚娜用手指彈去臉上的淚水。“我聽見張叔叔在那邊屋裏說話呢,你給他拿去吧。禮拜天咱們去照相館,重新放大一張。”

“好吧。”誌遠說,找來幾張報紙包了相框,用繩子綁好拿出去了。

老張拿到誌遠和楚娜的結婚照,看了又看愛不釋手,回到家放在桌子上,家裏人都說好看。許多村裏人聽說了,都來家裏看誌遠和楚娜的結婚照。

老出納來看了,說:“唐教授兩口子,那是咱們的大恩人呢!毛胡子,你有這照片太好了。以後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可以過來看看,問候問候他們。”

老徐回家知道了這事,也急忙跑來。拿著相框看了看,說:“看看人家這兩口子,多般配!表哥,這是給你的嗎?有沒有我的?”

老張笑了笑,拿出一封信給了老徐:“這是唐教授寫給明軍的,你看了就知道了。”

“原來這是給貓咪它們一夥兒的。”老徐把信疊起來裝進信封。“表哥,這麼漂亮的照片,太讓人喜歡了!你說對不對?”

老張說:“誌浩,你也想要一張?那好,我給你拿信紙,你給唐教授寫封信。給咱倆兒一人要一張,也要這樣放大上了顏色的。”

“咱當然要這彩色的。把紙給我,我寫。”老徐上了炕,盤腿坐在炕桌前,掏出鋼筆準備寫信。“表哥,明天所有的教師要在公社開會。你一會兒把這相框給我,我明天交給明強帶回去。”

“好吧,省得我費力跑一趟。”老張找出信紙,給了老徐。

明強教學認真耐心方法靈活,學生們進步很快。不少孩子可以磕磕絆絆的讀報紙了,家長們都非常高興。周邊村子的孩子們,也紛紛背上書包來上學。學生人數快速增長,明強一個教不過來了,這事引起了有關方麵的注意。縣文教局的幾個領導,親自到下碾盤了解情況後,很受感動。他們表揚了明強,隨後派來了一位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當然這事也給支書和大隊長爭了光。大隊派了一個人,給兩位老師做飯,管理一些後勤雜務。後來班級增加,兩個老師也應對不過來了,於是又來了一位老師。

明強依照誌遠的指導,已經自學完了初中課程,開始了高中課程的學習。他現在養成了一個習慣,走哪裏都背著書包,有時間就學習。遇到疑難問題,就請教身邊的兩位老師。

明強在公社開了會回來,坐班車直接回到村裏,把相框和信給了明軍。明軍也在努力地跟隨明強同步學習。每當明強回到村裏,兩人晚上經常一起學習到很晚才休息。明強喝過水,從書包拿出課本,開始給明軍講解兩人遇到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