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曆史的足跡(八)(1 / 3)

第八章曆史的足跡(八)

撲朔迷離的大西洋

據說大西洋上原來有一個繁榮富庶的大洲,不知什麼原因一夜之間突然消失無影,傳說這個神秘的阿特蘭提大洲遭逢了浩劫。柏拉圖在公元前四世紀追記阿特蘭提斯大洲的時候,這個傳說已經過了一千多年,由來甚古,並且帶有不少神話色彩。

現在有些專家認為,這個浩劫的根源可能在西拉島。今天叫聖多裏尼島的西拉島,是地中海克裏特島以北110公裏的一個新月形海島。這個島原來是一座下陷火山的邊緣,公元前1500年前後,這座火山猛烈噴發,造成西方曆史上最大的災難之一,比起1883年爪哇海岸外的喀拉卡托火山那場近代最慘烈的火山噴發、風暴強烈的程度最少超出四倍。

一百年前,喀拉卡托火山也是個海島,那次爆發猛烈地噴向空際的熔岩估計有18立方公裏,4800公裏範圍內的居民都能聽到火山噴發的巨響,引起的海嘯則使四萬人喪生,同時對世界範圍內的氣候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西拉火山的大噴發,對人類產生的影響則更大,如果能了解那次爆發的具體情況,就能發現轟然一響震撼地中海的火山爆發,與重大曆史故事的關係,比如說這場火山噴發,能說與克裏特文化衰亡沒有關係嗎?克裏特島上偉大的邁諾斯文明,在公元前15世紀末,突然之間就湮沒無聞了,善於航海的邁諾斯人在若幹世紀裏一直非常興盛,其勢力擴展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在公元前16世紀達至巔峰,一直延伸到法國布列丹尼那麼遙遠的地方。

據知,邁諾斯人曾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能製造精美的陶器、首飾、金銀器皿,還建造了雄偉的彌諾陶洛斯的神話迷宮,可是所有這一切都在短短的幾十年裏消失了,既看不出是由於瘟疫,也沒有證據說明是戰爭,人們很難解釋這到底是為什麼。

地震和外敵人侵是部分專業人士的觀點。但是這兩個解釋不管是隻職其一,還是兼收並用,都不能讓一部分史學家史心服口服,這一部分史學家們認為,沒有任何原因能較之西拉火山噴發更可能導致邁諾斯文明的衰落,因為在這樣的距離內,西拉火山的爆發,必然給克裏特島以劇烈的衝擊,並帶來大量的灰塵使克裏特人置身於一片空之中,這些讓人無法忍受的熱火山灰和隨之而來的到處彌漫的有毒硫磺濃煙,給克裏特人以沉重的打擊。這僅是火山爆發的第一個衝擊波。接著,當西拉火山噴發到最猛烈的時候,被掏空的火山堆開始塌陷,從而導致4百萬立方米的海水傾入火山內部洶湧澎湃的白熾熔岩上,這數量巨大的海水立刻化為蒸汽,在極短時間內以雷霆萬鈞的威力再度爆發出來,這樣就會產生高出海麵一百米的海潮波,挾帶滾燙的大大小小的浮岩衝向克裏特島,即使是內陸數公裏的人畜房舍都難免遭席卷而去。

這場劫難並沒有完全毀滅邁諾斯人,至少會有許多居民生還,克裏特文化仍然存在,人們知道當時的房舍及皇宮都經過修葺。但火山爆發的後期影響,使其好景難繼,生活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古代的傳說大致是由史實而來,但是其內容卻有誇大曆史事實的傾向,柏拉圖筆下的阿特蘭提斯島就被誇大十倍而作洲,其災難的時代也比實際年代早了很多,如果對這些錯誤進行修正,將種種有關阿特蘭提斯的事實,如地理、時代和文化的本質和克裏特島及其文明曆史相對照,在很多大大小小方麵極吻合,因而阿特蘭提斯極有可能就是邁諾斯文化遭受可怕劫難的竭力渲染,並將之神化。

《聖經》中的“出埃及記”也記述了一個於此似乎相關的現象,舊約所述事跡就具有不容忽視的新意,如,埃及的天災:蠅和畜疫之類、冰雹、蝗蟲、黑暗現象等,都是與劇烈火山運動相關的自然現象,西拉火山噴發,在埃及海岸上的人一定可以憑肉眼看到。

科學家相信,如果當時盛行吹西北風,白天埃及北部的人會看到“雲柱”,夜裏會看到一個在黑暗中出現的“火柱”。談到離開埃及這件事,研究《聖經》的專家早就承認,希伯萊人徒步通過的“紅海”,很可能是抄寫錯了,應該是“葦海”,那是離地中海海岸不遠的一個湖,所以,希伯萊人過了葦海在高地上停留的時候,可能看到追趕他們的埃及軍隊突然被海嘯的巨浪卷走了,對摩西和希伯萊人來說,這奇妙的事件和因此得到的拯救,不折不扣是上帝一手所造成的一連串的奇跡中,最切切實實的一個。所以,《聖經》的內容是不容懷疑的。

但是,一塊記錄哈希普蘇特女王公元前1490年至1468年當政大事的石刻,也提到大批希伯萊人離開埃及。另有一說是,大概在拉美斯二世執政時才準許他們離去,因為天災頻繁,為興建紀念曆代法老功勳的宮殿的希伯萊人,被迫做卑下的工作,埃及人怕繼續羈留他們將遭到上帝懲罰,於是被允許前往“應許之地”。所以“舊約”的記述與那塊石碑存在疑問,神的色彩太濃,舊約記載,海水分開讓希伯萊人從中走過,到達彼岸。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海伸仗,叫水仍合在埃及人——身上”。摩西就向海伸仗,海水就淹死埃及追兵。

我們不知道拯救希伯萊人的到底是神還是大自然中某些突發現象,隻知道葦海輕易將埃及軍隊及車輛淹沒。無可爭議的是希伯萊人的確逃走了,然後踏上歸途。

巴士克人製魔之術

居住在西班牙東北部法國南部的巴士克人是個鬥爭精神極強極有自尊心的民族。他們的相貌自成一格,麵孔狹長,鼻子挺拔,膚色帶黑,身材中等,比同一地區的西班牙人和法國人都有個性。

1981年,一艘西班牙的驅逐艦停泊在西班牙東北桑坦德港時,遭到暗算,這艘名叫“思薩達侯爵”號的驅逐艦,艦身靠近鍋爐部分,被為爭取民族自決而鬥爭的巴士克人炸了一個大洞,這僅是巴士克民族運動遊擊戰士的許多次行動的一部分,巴土克人把他們爭取獨立和自由的運動叫歐寒卡迪。

從19世紀以來,巴士克人就成了科學家、語言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的心中謎,他們提出了種種說法試圖解釋巴士克人,卻莫衷一是。人類學家在研究巴土克人祖先的時候,認為古埃及人、希太特人、腓尼基人、利古裏亞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等二十幾個民族都可能是他們的祖先。還有人認為巴士克人是湮沒的阿特蘭提斯的殘存者。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巴士克人可能與古代伊伯利亞人或克爾特伊比利亞人,北非柏柏爾人,還有蘇聯黑海與裏海間的高加索民族有血統關係。據說是因為巴士克語言與高加索地區的語言有些相似。

如果仔細研究巴士克人的語彙,便會發現大部分語彙與現在的和過去的任何語言毫無共同之處。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語言,是現在西歐唯一不屬於印歐語係的語言。巴士克語的起源至今仍然叫語言學家們迷惑不解,一些對於巴士克語起源的種種猜測中,最大膽的想法大概就是認為這是上帝的語言。因為他非常難學,外族人很少能熟練運用他複雜的語法。

巴士克語方言龐雜,經官方承認的方言就有8種,而次方言則多達25種,所以學起來困難重重。一村之遙,甚至一屋之隔,方言和語彙就有不同。所以,18世紀的德拉臘門迪經長年累月的奮鬥,寫成了第一部關於巴士克語言語法的書,書名被定為《難事竟成》。對於其語言複雜的程度,有一個非常流行的故事,可作最生動的注腳,有一年魔王搬遷到巴士克人住的地方來,可是在住了七年之後還是不得不離開,因為他隻能學會“是”和“否”兩個字。

19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法國巴士克人居住地區,發現了一個高加索人種的頭骨。對於這一發現人們興奮不已,人們似乎就要弄清楚巴士克人的身份之謎,然而很快這一切就去得無影無蹤。1860年,在西班牙巴士克人居住的地區,法國考古學家布洛卡博士。發掘到了另一個頭骨,一個古代歐洲人種的頭骨,布洛卡發現的這個頭骨,與現代巴士克人差異非常大,兩者之間看不出任何聯係。

當然,布洛卡的發現也可以用來支持另一種說法,即巴士克人或許就是比利半島的土著,是歐洲一個原有民族的後裔,總得有一個是可信的,就算他們是上帝的孩子,也不能沒有祖先。

1918年,德阿蘭薩迪和巴蘭迪亞蘭,在巴士克地區主持了首次詳細的考古研究工作。在西班牙東北部科爾特蘇地區聖蒂馬邁恩山洞,他們發現了一些武器和圖畫。這批發現可證明舊石器時代晚些時候,這個地區有原始狩獵民族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