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曆史財寶懸案(1 / 3)

第一章曆史財寶懸案

藝術大劫難震撼全歐洲

歐洲博物館被盜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當今世界被盜文物的非法交易額估計每年達10多億美元,僅次於毒品走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從博物館盜竊的。

與黃、賭、毒一樣,盜竊文物藝術品是邪門歪道裏最賺錢的行當。由於龐大的需求存在,盜竊文物藝術品之風一直很猖獗,伸向博物館的罪惡之手無所不在。盜竊館藏文物是全球性的犯罪活動,每年全世界都會接連不斷地發生文物失竊案件。以歐洲博物館為例:

1998年1月6日晚,著名的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一件公元前4世紀供奉希臘神話中主神宙斯的大理石石碑被盜,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件文物是在羅浮宮整修工程結束、重新開放後僅20天的新展廳內被盜的。

1999年12月4日晚,聖彼得堡俄羅斯美術學院博物館四大廳中的多幅名畫被盜,其中包括列賓的《模特女》。

2000年1月1日淩晨,牛津大學一家博物館收藏的法國大師塞尚的一幅價值高達3萬美元的名畫被盜。

2000年9月,波蘭波茲南國家博物館中法國著名印象派莫奈的一幅油畫《普爾維勒海灘》被盜,其價值不可估量。另據報道,僅繪畫一項,波蘭博物館1998年就被盜290幅,1999年被盜387幅。

2000年12月22日,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國家博物館3幅名畫公然遭劫,總價值1億克朗。一幅是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1630年創作的《自畫像》,另兩幅是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雷諾阿的作品《巴黎女郎》和《交談》。

意大利政府公布:2000年意大利博物館教堂及私人住宅共有27795件文物藝術品被盜,其中250件價值連城。意大利警方在2000年度共追回21000件被盜竊的文物藝術品。

一件盜案牽出驚天大案

2002年5月16日,法國東部的一條河裏,法國軍方的人員在這裏尋找被傾倒的藝術品。一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過去的8年中盜竊了價值10多億美元的100餘件藝術品。

這樁近期發生的堪稱歐洲乃至世界藝術品領域的罕見劫難讓世人大跌眼鏡。172件價值14億至19億美元的歐洲名畫和藝術品在遭遇一名法國大盜的劫掠後,又大部分被大盜的母親毀壞並扔進了附近的運河。

歐洲藝術家們驚呼:“這是世界藝術品收藏史上遭到的一大劫難。”

2001年11月,31歲的法國男子斯蒂芬·布賴特威澤在瑞士盧塞思一家博物館盜竊一隻中世紀的軍號時,被當場逮個正著。經過初步審訊,瑞士警方發現他有盜竊諸多博物館名畫和藝術品的重大嫌疑。於是,警方加大了審訊力度,最終斯蒂芬交代了他在過去8年中曾在法國及其他5個國家的幾十個博物館裏大肆行竊,瘋狂盜走大量名畫和藝術品的犯罪事實。

曾被盜走8年的特納名畫

據設在倫敦的藝術品失竊登記處經營主任亞曆山大·史密斯披露,斯蒂芬所盜的名畫和藝術品大多是17世紀和18世紀的,其中有些是價值連城的藝術品。據稱,就在警方拘捕斯蒂芬前夕,斯蒂芬還在瑞士不遺餘力地變賣60幅名畫和112件藝術品。斯蒂芬交代說,他將盜竊來的名畫和藝術品藏在自己母親家中的臥室裏。

瑞士警方立即與法國警方聯係。法國斯特拉斯堡的警方火速趕到斯蒂芬的母親米雷伊勒位於法國東部米盧斯的家中,裏裏外外進行地毯式搜查。搜查結果卻令警方大為氣餒,居然連一件藝術晶的影子都沒發現。然而,米雷伊勒的交代令調查警方目瞪口呆。她說,當她得知兒子在瑞士被捕後,立刻想到家中還藏有他偷來的許多藝術品。為毀滅罪證,減輕兒子的罪責,她在斯蒂芬女友安娜·凱瑟琳的協助F,竟花了不少力氣將那一幅幅名畫的框架搗毀,名畫撕碎,將那些精致的藝術品也砸碎,然後,再把這些價值連城的藝術品殘骸一古腦兒地塞進袋子裏,一同扔進附近那條位於萊茵河與羅納河之間的運河裏。她還交代說,被她扔進運河裏的藝術品有銀的和象牙的雕像、18世紀的瓷品以及中世紀的武器和古代音樂器械等。

警方起初怎麼也不相信這種天方夜譚式的說法,以為她是在說謊、編故事。但是有遊客反映,在那條運河上發現了漂浮的殘缺名畫,警方這才不得不相信這個母親竟真的做出了一件堪稱歐洲乃至全球最愚蠢的事情,毀掉了這些價值連,城的名畫和藝術品。遭毀藝術珍品損失至少十幾億美元。亞曆山大·史密斯說,這起罕見的偷盜、毀壞名畫和藝術品的事件即使是在偷盜藝術品的圈子裏也是十分罕見的。她說,這些價值連城的藝術品的失蹤是世界藝術界的一大損失。藝術專家們更是對米雷伊勒毀掉藝術品的行為感到氣憤不已。因為這些被毀掉的名畫和藝術品包括有皮爾特·布魯格爾的《年青人》、盧卡斯·克拉那奇《老年人》、高乃伊和華托的作品等,均堪稱歐洲藝術的珍品。史密斯稱,雖然詳細的失竊名冊仍未統計出來,但法國警察已告訴她這批被盜的藝術品價值至少在14億至19億美元之間。“沒有一張完整的表格,是很難估計出它們的價值的。”她說,“其中一些名畫,如克拉那奇的《克利夫斯公主》就價值連城。由於它們具有不可替換性,這些藝術品已成了無價之寶。”

為了搶救這些藝術品,將損失減少到最小,法國警方和軍方都出動了大量的人力,將米雷伊勒扔進藝術品的那段運河圍起來抽水挖掘,以圖找到那些被毀藝術品的殘骸,希冀通過現代修複手段將這些彌足珍貴的名畫拚湊起來。然而法國警方迄今尚未找到172件被毀掉的名畫和藝術品的碎片。雖然許多人認為,通過努力還是可以從那條運河裏挖出那些被扔掉的藝術品,但是大部分物品,如一把在瑞士巴塞爾博物館被盜的17世紀的小提琴顯然是無法修補了。藝術品修複專家們稱,即使警方能打撈起那些藝術品殘存物,也已經無法恢複藝術品的本來麵目了。

在歐洲,藝術品偷盜案愈演愈烈。警方估計,每年歐洲博物館失竊的藝術品和名畫相當於80億美元的價值。警方還認為,大部分偷盜是由下手者與奸商勾結得逞的,這些奸商得手後,再將偷盜來的歐洲藝術品駕輕就熟地出口到美國。

西班牙世紀之盜

2001年8月8日淩晨4點,正是人們熟睡的時候。這時,西班牙人睡得更熟,因為他們有晚睡的習慣,半夜12點之後才進入夢鄉。一樁世紀名畫盜竊大案就在人們熟睡的這個時刻發生了。

西班牙首都馬德裏市區哈瓦那大街上一棟四層豪華別墅樓是西班牙著名的億萬富翁、51歲的女建築企業家埃塞爾·科布羅維斯的私人財產。埃塞爾的父親是猶太人,“二戰”時為逃避種族迫害逃到西班牙,靠搞建築業發家,成為億萬富翁,其最大嗜好就是收藏西班牙名畫。他死後,留下許多西班牙曆代名畫,其中包括19世紀西班牙著名油畫家戈雅、16世紀油畫家布魯戈爾、19世紀油畫家畢薩羅和20世紀初的油畫家格裏斯的作品。這些名畫大多被珍藏在馬德裏的這座別墅裏,平時有4名保安人員輪班守在珍藏室的大門口,並且有3條極為靈敏的共振和熱感應報警係統,還有閉路電視監視係統,可算固若金湯。然而,8月8日淩晨,5名職業盜賊進人這間珍藏室時,所有報警係統全部失靈了。原來,那天珍藏室所在的那層樓在裝修,施工人員暫時將所有報警係統切斷。因此警方懷疑有內線將這一重要情報報告了竊賊。

所有的用人、施工的工人正在接受警方的調查。那天晚上,有2名保安人員看守珍藏室,竊賊先將一名保安用拳頭擊昏,又用繃帶將另一名保安的嘴、眼和耳朵全部蒙住,破門而入並在裏麵呆了較長時間,以便選擇要盜竊的畫。珍藏室裏共有20幅畫,盜賊選擇了其中的14幅名畫,這些畫中有的高16米,竊賊將畫卷起拿走。被盜的14幅名畫全部被西班牙有關方麵宣布為國家曆史文化遺產。其中最為寶貴的是戈雅的2幅畫,一幅是《蕩秋千的少女》,另一幅是《倒地的公驢》。根據專家估計,這兩幅畫每幅價值20億比賽塔(大約合1000多萬美元)。這2幅畫曾經在西班牙最著名的馬德裏普拉多藝術博物館展出過,2002年10月準備再次展出。普拉多博物館是歐洲最著名的三大博物館之一。這2幅畫是戈雅的得意之作,據認為堪與其最著名的畫作《裸體少女》相比美。這是描寫西班牙奧蘇納女公爵日常生活的係列畫中的兩幅。《蕩秋千的少女》中的那個少女就是奧蘇納女公爵,她在兩棵枯樹叉之間搭起的秋千上快樂地玩耍,她的隨從和用人在諂媚地大聲歡呼,一派歡樂的場景。《倒地的公驢》是描寫奧蘇納女公爵的坐騎——一頭公驢,不慎摔倒在地,女公爵也摔倒了,並暈了過去,嚇壞了隨從,他們正在從地上把女公爵抱起呼救。專家們認為,這2幅畫是那個時代宮廷生活的真實反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博物館都很想收藏這2幅戈雅的力作。

被盜走的另外的12幅畫也是價值連城的名畫。其中皮特·布魯戈爾的《聖安東尼奧的欲望》價值10億比賽塔,畢薩羅的《埃拉格尼的風光》價值5億比賽塔,格裏斯的《椅子上的吉他》價值5億比賽塔,另外索羅亞和索羅那等人的畫作也價值5000萬比賽塔。奇怪的是竊賊沒有盜走胡安·米爾的名畫《征服墨西哥的柵欄》。根據估計,被盜的14幅畫的總價值大約為80億比賽塔,約合4000萬美元。

西班牙是歐洲的文化大國,名畫家非常多,像戈雅、畢加索、達利、米羅等數不勝數,他們留下的名畫也非常多。與此同時,名畫失竊的案件也多如牛毛。據報道,最近150年來,西班牙有1萬幅名畫失竊,而失竊最多的則是貝拉斯克斯和穆裏略的畫。西班牙警方宣布,在警方備案的失竊名畫就達2180幅之多。1989年,收藏在馬德裏市區著名的西班牙皇宮裏的貝拉斯克斯等3名畫家畫的3幅巨大的肖像畫被盜,成為轟動一時的爆炸性新聞。這次戈雅名畫被盜再次轟動了世界。

西班牙警方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將震驚世界的名畫“世紀盜竊案”徹底破獲,被盜的17幅名畫全部物歸原主。據當地媒體報道,西班牙警方在2002年6月將被盜的10幅名畫查獲。9月8日,西班牙警方又在哥倫比亞、英國和瑞士警方的配合下,在西班牙東北部赫羅納省的一幢別墅裏將其餘7幅被盜名畫一舉查獲。參與盜竊的5名犯罪嫌疑分子已經被警方抓獲。西班牙警方是在這個盜竊集團準備把名畫從海上販運到哥倫比亞之前果敢采取行動的,從而使這些名畫沒有流失到國外。

被盜的羅丹的雕塑《上帝之手》

大英博物館希臘石雕像被盜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官員說,該館一尊有2500年曆史的古希臘大理石半身雕像已經失竊。大英博物館是2002年7月30日發現雕像被盜的。這尊雕像高12厘米,價值25萬英鎊(約合4萬美元)。博物館官員指出,這宗失竊案暴露了大英博物館資金和人力不足的問題。

被偷走的意大利本韋努·切利尼創作的金飾雕塑《鹽瓶》

大英博物館每年接待遊客約460萬人次。由於博物館是免費開放,它沒有門票收入,日常開支主要靠政府撥款。在過去10年中,通貨膨脹使大英博物館得到的政府財政補貼實際上縮水30%。此外,由於員工不足,博物館100個展館中有28個經常關閉。

愛爾蘭藝術收藏館被盜

2002年9月29日,位於愛爾蘭一個小鎮的藝術收藏館發生重大盜竊案,5幅價值連城的珍品畫被盜,其中包括2幅由弗蘭德斯著名畫家彼特·保羅·魯本斯創作的名畫。據英國《衛報》報道,警方判斷,盜竊案發生在早上6點鍾後不久。被盜的5幅畫均屬於阿爾弗雷德·貝特收藏係列,它們一直被保管在位於都柏林南部布萊辛頓的收藏館。據業內人士估計,這5幅畫的總價值高達3500多萬美元。這是貝特收藏係列作品第四次發生被盜事件。這5幅畫2001年曾失竊過一次,其中的2幅2002年9月25日剛剛被找回來,居然再次被偷走,連館內工作人員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被盜的2幅魯本斯的真跡分別是:《多米尼加和尚肖像》和《維納斯與小愛神》。

海牙博物館價值百萬鑽石被盜

荷蘭海牙一博物館管理員稱,2002年12月1日晚,該博物館發生重大盜竊事件。竊賊搶走了價值數百萬歐元的鑽石和珠寶。而該博物館內極為嚴密的監視安全係統卻絲毫未發揮作用。該博物館管理員鮑勃·克利茲證實說:“昨天晚亡,博物館被撬,我們用於參加一個教育展覽的鑽石失竊。”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這些竊賊在行竊時,監視器卻絲毫沒有記錄下來:這些竊賊盜走了價值數百萬歐元的鑽石,但目前博物館方麵還無法給出具體的損失統計結果。克利茲說:“警方仍然在博物館內進行調查,我們隻是發現了這次失竊事件。”

海牙的此次鑽石展覽是從10月5日開始的。展覽的重頭戲,就是後來失竊的珍貴鑽石和珠寶。很顯然,竊賊就是衝著這些特別的展品來的。出事的博物館裝有24小時監視係統和特別的監視感應裝置。除了這些,裝載有最珍貴鑽石的箱子還有特別安全保護係統。而這些珍貴的鑽石都是來自世界各地,是從一些私人收藏家和其他博物館中租借來的。比利時123個保險櫃被洗劫,1億美元鑽石被盜

2003年2月21日報道,有“全球鑽石切割之都”稱號的比利時安特衛普發生有史以來最大的鑽石盜竊案。保安固若金湯的“安特衛普鑽石中心”地下保險室上周日被匪徒大肆搜掠,160個保險櫃中有123個遭洗劫一空,直到本周一上午,這起盜竊案才被保安人員發現。損失仍然在點算之中,估計超過1億美元。如此偷天換日的犯案手法,警方稱不排除是“內鬼”所為。

警方稱,匪徒在周日作案,職員在第二天才發現保險庫失竊,大部分保險櫃被搜掠一空,現場一片混亂,文件散滿一地,更有一些鑽石遺留在地上,顯示匪徒作案時極為匆忙。最令人驚訝的是,大樓正門和地下室20公分厚的防爆大門沒有絲毫損毀痕跡,警方相信匪徒既能成功避過監視器和警報器等防盜措施,又能在保險庫內進行大規模搜掠,不是人數眾多,就是待在地下室數小時之久,才有時間開啟100多個保險櫃。所以盜竊案極可能是“內鬼”所為,案情猶如電影情節一樣不可思議,對於匪徒如何攜帶大批鑽石逃走,當局至今仍大惑不解。

曾被竊4000萬英鎊鑽石的安特衛普自16世紀以來就是鑽石集散重鎮,全球近八成未經切割的鑽石均在此進行分銷,每年在安特衛普交易的鑽石約有2500萬克拉。安特衛普鑽石交易大樓在1994年曾發生爆竊案,僅5個保險櫃失竊,價值約300萬英鎊的鑽石不翼而飛。專家估計這次竊案的損失可能高達7400萬英鎊以上,是安特衛普曆史上最大的失竊案,此案令安特衛普的鑽石業十分尷尬。

安特衛普鑽石中心使用的保險櫃安特衛普鑽石中心一向以嚴密保安聞名世界,蒼蠅亦難飛進,這次發生史上最大宗鑽石爆竊案,令商家大跌眼鏡。

鑽石交易大樓位於安特衛普市中心,大樓內有約1500個鑽石經銷商,4個鑽石交易協會,每日有3萬名員工在大樓上班。人口處有森嚴的管製,車輛無法通行。鑽石中心的大樓四周圍都安裝了攝影機,進人大樓的人士,必須持有特別通行證,及通過X光及金屬探測,防止攜帶不明物品出入。地下室是鑽石交易商和切割商存放貨品的地點,有警衛24小時看守,固若金湯,任何人欲申請保險櫃必須經過大樓保安部門的嚴格麵試。大樓四周有監視攝影機,須持通行證才可進入大樓。據悉批發交易商全部是鑽石中心的會員。各地的商家要買鑽石,要經由會員介紹,在出示護照等資料及審核完畢後,才能進入大樓內。一般交易是在大樓內的公司辦公室進行,很少人會到24小時有警衛看守的保險庫。保險庫存放多個保險櫃,每個防彈櫃門厚達20厘米,保安極嚴密。這次竟然發生大型盜竊,實在匪夷所思。鑽石商人菲雷爾說:“這種失竊案是不可能發生的,但真的發生了。”另一名商人稱這隻會是電影情節。

在世界名畫的盜案背後

名畫倫勃朗的《加利列海的風暴》和弗美爾的《音樂會》1990年在波士頓的斯圖爾特加登納博物館失竊,盜竊者身穿警服,騙保安說他們要檢查博物館的安全情況。這2幅作品都沒有標價;克利姆特的《女人畫像》1977年2月從意大利的皮亞琴察藝術畫館內失竊,價值200萬美元;畢加索的《女人頭像》1999年3月從法國昂蒂布失竊,價值超過400萬美元。

如今,專家與奸商、盜賊相勾結的國際藝術犯罪趨勢引人矚目,對此,英國蘇格蘭對當今世界的藝術晶偷竊犯罪進行了透徹的分析:

首先是犯罪的目的有三種:一是為了充實日本或者南美巨額私人收藏;二是精神失常的複仇者複仇;三是勒索保險公司。比如說法國南部曾發生過3起重大盜畫案,結果都是馬賽和一個科西嘉集團幹的,目的就是要從保險公司那裏勒索一筆巨額贖金。在被盜的60餘幅作品中,除了2幅畫外全都被追回來了,據說保險公司付出了贖金。

其次是有專家與奸商相互勾結。在藝術巨作的盜案背後往往有為虎作倀的藝術專家和奸商。許多盜竊犯往往首先和專家研究商討,精心選擇目標:還有許多歐洲商人為虎作倀,負責將被盜的藝術畫作商品化。正是由於有市場,所以才有犯罪分子的活動。

《帶卷線軸的聖母像》失竊

2003年8月27日,一樁發生在英國蘇格蘭的特大藝術品搶劫案震驚整個歐洲。4名國際大盜搶走了價值3000萬英鎊的達·芬奇名畫《帶卷線軸的聖母像》。從整個作案的過程來看,他們非常清楚所要獵取的目標,他們知道整個作案過程不能超過15分鍾,實際上整個過程比原計劃提前了1分鍾。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和《自畫像》齊名的藝術大師達·芬奇的巨作就由4名大盜隻花了6英鎊用了14分鍾搶走了。

當地時間8月27日上午11時,蘇格蘭莫弗特以西25公裏的德拉姆蘭裏格城堡,一輛白色的大眾“高爾夫”舊轎車戛然停在收費不菲的停車場裏。車上下來兩人,掏6英鎊買了兩張門票直奔城堡的藝術收藏室。車上還有兩個人,他們讓汽車發動機空轉著,看上去是隨時要走的樣子。走進城堡的兩人風度翩翩:一名男子40多歲的樣子,身材瘦長;第二名男子與前者高矮胖瘦都差不多。兩人頗有幾分學究氣。

一名女導遊引導這兩名“遊客”開始介紹城堡的文物。兩名“遊客”非常有禮貌地聽著導遊的介紹,不時地翻看手中的城堡手冊。10分鍾後,其中一名男子很客氣地提出請女導遊先帶他們看德拉姆蘭裏格城堡最珍貴的收藏品——藝術大師達·芬奇、倫勃朗和霍爾拜因的大作,其中尤以達·芬奇的《帶卷線軸的聖母像》最為珍貴。女導遊毫不遲疑地領著兩名“遊客”向樓上的收藏室走去。就在他們登上樓梯剛好處於城堡內閉路電視監視死角的一刹那,兩名“遊客”突然露出了猙獰的麵目——一人飛也似地鎖住女導遊的喉嚨,另一個人掏出一把尖刀指著女導遊,逼她直接帶他倆到掛有達·芬奇巨作的地方。隻用了幾秒鍾的時間,兩人就把達·芬奇的《帶卷線軸的聖母像》從牆上取下來,丟下被反綁和被堵上嘴的女導遊,大搖大擺地上了城堡外等候的汽車,沿著桑希爾盤山公路向達裏斯迪爾方向駛去!

德拉姆蘭裏格城堡是英國最有名的古城堡之一。古城堡坐落在英國蘇格蘭莫弗特以西25公裏,是英國最富有的家族一——巴克盧公爵的三大私產之一。古城堡建於1679年至1691年間,是英國皇家建築設計大師威廉姆·布魯斯的傑作,有“紫色宮殿”的美稱。除了古城堡本身外,古城堡裏的收藏晶也是件件價值連城,其中遠古的家具、倫勃朗的《看書的老婦》、霍爾拜因的大作、達·芬奇的代表作堪稱古堡的“四大鎮山珍寶”。

《帶卷線軸的聖母像》是德拉姆蘭裏格城堡的第一珍品,創作於1501年。該幅巨作的作者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複興盛期的著名畫家、科學家。這幅名作後來流失民間數百年,直到1756年才被巴克盧公爵的後人所購買,並且帶回英國。有關這幅作品的真假,藝術家和學者曾經爭論不休,有的藝術家認為,這幅作品可能是達·芬奇學生的得意之作。1986年,牛津大學教授馬丁·科恩普用科學儀器科學鑒定了《帶卷線軸的聖母像》的確是達·芬奇的真跡!一錘定音的結論使得《帶卷線軸的聖母像》身價高漲,現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是3000萬英鎊,當然,它的藝術價值不僅僅是用3000萬英鎊所能衡量的。

蘇格蘭警方重案組的高級警探們星夜趕到案發現場,開始搜集相關線索。鄧弗裏斯郡和蓋洛威的警方當晚就設起了路障,對過往的車輛和行人進行全麵的檢查。斯特拉斯克萊德地區的警方直升機也緊急升空,試圖從空中發現在盤山道上行駛的可疑白色“高爾夫”,然而,到8月28日為止,英國警方仍沒有發現犯案者的任何蛛絲馬跡。蘇格蘭的資深警探懷疑,在案發之後,4名嫌犯已經將白色“高爾夫”汽車拋棄在山林或村莊中,而他們則分頭攜著達·芬奇的巨作逃離蘇格蘭,甚至已經星夜逃離英國了!因此,英國警方已經向歐洲刑警組織和國際刑警組織求助。

英國警方根據此案作案神速、盜竊目標明確和躲藏警察追捕老練的特點斷定,這是一夥手段極其高明的國際藝術大盜所為。英國警方判斷的依據有四:一是根據目擊者對兩名大盜的衣著打扮描述來看,警方斷定他們是精心化了裝的,這就完全排除了當地混混小偷偶然見機作案的可能。

二是從作案的手段老練程度來看,兩名大盜顯然對城堡的安保係統和閉路電視監控係統了如指掌,因為整個城堡的閉路電視監控係統居然沒有錄下兩名大盜的任何影像。顯然,他們此前已經對城堡踩過點,仔細觀察過閉路電視攝像鏡頭的安裝情況。

三是從作案的目標來看應該是事先下訂單式的,因為兩名大盜對倫勃朗和其他大師的巨作看都不看一眼,而是直奔主題——達·芬奇的《帶卷線軸的聖母像》。一名負責偵辦此案的警官透露說,目前英國警方偵破的方向正是有人通過黑市下了訂單,而國際藝術大盜收了訂金後就下手犯案,這種可能性最大。

四是歐洲曾經發生過類似的案例。歐洲的警方和保險業指出,近幾年來歐洲出現了一股盜竊藝術巨作的邪風。這些被盜竊的藝術巨作要麼被賣給私人收藏家,要麼是借此來向保險公司索取巨額的贖金,甚至還有團體犯罪分子借偷畫來籌集犯罪資金。目前,每年在英國被盜的藝術品和古玩價值高達5億英鎊,在全球則高達60億英鎊。英國國家犯罪情報局發言人表達了他的擔心:“我們最新獲得的情報顯示,許多有組織犯罪團體就是靠偷竊藝術珍品來完成原始盜本積累的。不少的有組織犯罪集團近年來為日益壯大的全球藝術市場所吸引,而且藝術作品容易通過私人中介商出手,因此,這成了一股新的犯罪潮流。”

名畫《蒙娜麗莎》被盜

在裏奧納多·達·芬奇眼中,蒙娜麗莎可能隻是一名相貌平平,看上去還有點智慧和內涵的女人,但作為一個已經被神化的偶像,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藝術形象。雖然被奉為古典藝術的經典,但煊赫的名聲絲毫沒有妨礙她那圓潤的麵龐和那富有特色的謎一般的微笑出現在明信片上、擦碗巾上、巧克力包裝盒上,點綴世界每一個角落。

盡管蒙娜麗莎成名已是幾個世紀的事實,但法國心理學家達瑞昂·裏德卻“執拗”地把蒙娜麗莎的出名追究為上世紀初畫像的失蹤——因為失蹤,反而加強了人們的好奇心,趨之若鶩的觀眾把蒙娜麗莎的價值捧了上天。裏德的根據是:每日聚集羅浮宮觀看《蒙娜麗莎》的旅遊者,並不比當時懷著好奇的心情排隊爭看《蒙娜麗莎》被偷走後留下的空空的畫框位置的遊客多。達瑞昂·裏德是一個心理分析學者,但在這裏他卻大膽地闖入了藝術理論的王國,用“蒙娜麗莎被盜”作為一個有力的跳板,跳進了人們的內心世界:什麼原因驅使我們去觀看藝術品?當我們認真觀賞的時候,我們看見什麼,或不看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