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與他人友好交往 3(1 / 3)

第四章與他人友好交往 3

創新是成功的翅膀

人類的進步需要創新,需要新事物來推動。

人類的進步又將人類局限起來,使人類安於現狀,從而阻礙了新生事物,也就是說是人類的保守扼殺了新事物的發展。

新事物的誕生必然要在麵臨大自然刁難的同時麵對人類的阻撓。一麵對自然

這裏說的大自然的刁難,是指大自然中的非必然性因素,即機遇,機遇一晃而過,而且總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創新需要我們要不斷地堅持。

有這樣一則故事:弗蘭克曾對愛因斯坦說,有位科學家堅持研究一些疑難問題,但成效不是很大,可在這當中他卻發現了許多新問題。愛因斯坦聽後,感歎地說:“我尊敬他,但我不能容忍他是個科學家,他拿出一塊木板,找到最薄的地方,然後鑽上許多孔。”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也不為鮮見,他們或是圖名或是謀利,匆匆忙忙地隻知道“鑽孔”,但質量就不能保證了。既沒有其實用價值,又沒重大的理論突破,實為浪費生命的一種表現。

作為一名科研人員需要有勇敢的大無畏精神。既要敢於向迂腐勢力挑戰,又要敢於探索新事物。

沒有抱著打持久戰的可能,就不會有所成就的。曆史上任何重大發明創造的背後,無不蘊含著艱苦辛勤的奮鬥曆程。

還有一個例子很有說服性,那就是鐳的發現。

為了研究放射性元素,居裏夫婦百折不撓,數十年堅持不懈地進行著繁重且勞累的活動。他們要做的是從數噸鈾礦殘餘物中提取幾厘克的純鐳的氯化物。而且當時的外界條件也不樂觀,用他們同行的話說,那哪是實驗室,簡直就是個馬廄。其簡陋程度可想而知。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且給後人也帶來不少的模範作用。

有誌者事竟成,這話一點不差!二麵對責難

“人言可畏”,即說明了人類責難的威力,“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更是將其殺傷力表露無疑。

拿破侖·希爾認為:“麵對別人的責難時,不妨想想帕拉塞爾蘇斯。因為人類對他至少已經爭論了近500年。”

帕拉塞爾蘇斯,1493年誕生在蘇黎世,全名為“受洗的奧尼俄盧斯·菲利普斯·塞俄弗那斯圖斯·朋巴斯圖斯·馮·胡恩海恩”,值得提到的是,他為了否定舉世公認的羅馬最偉大的醫學家塞爾蘇斯,給自己取了個非常簡單的名字——帕拉塞爾蘇斯,即“超過塞爾蘇斯”。

與“與世無爭”這一傳統美德相比,帕拉塞爾蘇斯算是大逆不道了,他似乎生下來便是為挑戰這個世界的。他蔑視一切禮教傳統,他甚至公然將流行1000多年的教科書扔進火堆。他的主張是摒棄傳統,從實踐中創新。而且在這一領域他也確實做出了不少成就。

1552年,帕拉塞爾蘇斯用一種別人沒有嚐試過的方法治愈了著名的新教徒、印刷商約翰·弗洛本尼留斯的腿部感染,把他“從地獄的門口帶了回來”,從而使他在整個歐洲名聲大振。巴塞爾市政廳還頂著整個醫學界的壓力,堅持讓他在大學任教授,這樣,才使得他那叛逆的世界觀傳遍世界。

總的來說,帕拉塞爾蘇斯是一個很不討人喜歡的人,無論從他的言行還是到他的生活沒一點能被人們所接受。然而人類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還是需要這些不討人喜歡的人去助一臂之力的。人與人的行為本身並無好壞優劣之分,主要看這個人的行為對社會和曆史有無推進作用,如果有的話,那便不能稱為壞行為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帕拉塞爾蘇斯的貢獻是無人可比,極其珍貴的。但現實的社會是,人們對妨礙自己的習慣的人和事物總是予以排擠,即便這個能或曾給過自己的生活帶來幸福,也不會將其輕易放過。這也正是人類的不幸。但可喜的是仍有一些像帕拉塞爾蘇斯這樣的對生活滿懷激情的人活躍在我們的周圍,這樣才有了我們如此絢爛的今天,我們有理由對他們表示感謝。

帕拉塞爾蘇斯帶給我們一個啟示,那便是任何發明發現和創造實際上產生於一種人格,即用畢生的經曆去探索、追求的一種人格,有了這些,人類才能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前進。而那些墨守成規,飽食終生也無濟於事的人,永遠也走不出自己童年的搖籃。

用拿破侖·希爾的話來講,人類需要進步,人類需要創新,創新就要不畏艱難。

出租車誕生於德國斯圖加特,在那裏,哥特裏普·戴姆勒生產了世界上首批汽車,但出租小汽車卻是另一個聰明的斯圖加特人的主意。

1896年7月26日,戴姆勒汽車公司收到一個訂單,號碼為1329,要求定做一輛帶計程器的維多利亞汽車。訂單的主人格雷納成立了一個小型汽車公司,並在1897年將第一輛出租車投入運營。

在斯圖加特,這種新的行業很受顧客歡迎,出租車很快成為一種地位的象征。

但剛起步時,司機的日子並不好過,主要是因為馬車夫為保住飯碗而造成的問題。

車馬之間展開了一場竟爭,當汽車拋錨時,馬車夫會譏笑道“這個怪模怪樣的臭玩藝兒”。被稱為“鐵人古斯塔夫”的哈特曼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為一個馬車夫,他在1928年曾駕著馬車從柏林趕到巴黎以示抗議,但卻以失敗告終,馬車時代終究讓位於汽車時代了。

20世紀30年代早些時候,最受歡迎的要數馬力強勁的斯圖加特型。它還可以定做成加長轎車,四門小客車或敞篷小客車。

1954年,隨著被稱為“平底船”式的新式W120型係列汽車的相繼問世,180D和190D型不久便在出租車站占據了統治地位。

但他們並沒有減慢更新的速度。至1998年他們已經開始生產帶有E220D柴油機和E290渦輪增壓柴油機的新式E型車。而這車是最新一代出租車的代表。

在2000年初的幾個月裏,奔馳公司已開始推出V型及Vtio型出租車。

不畏艱難地去創新吧!這正是世界所需要的。

啟動你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根本——有誌者,事竟成。傳統的思想觀念是創新的頭號勁敵。它會使你的心靈枯竭,沒有動力,它會阻礙你取得進步,幹擾你進一步的發展。

發展創新思維的方法很多,以下逐條進行介紹:一接受各種創意

把“不可能”、“辦不到”、“沒有用”這些思想全都丟掉吧!

拿破侖·希爾曾這樣告知一個在保險業中表現傑出的人:“你不要把自己裝得精明幹練,但你要記住,你是保險業中最好的一塊海綿。你要盡你所能去汲取所有良好的創意。”二有實驗精神

廢除舊的例行事物,去嚐試新的書籍、新的朋友及新的戲院,或是走條不同以往的上班路線等等。

如果你從事的是銷售工作,那麼試著培養一下你對生產、會計等方麵的興趣。這樣你的能力會大有擴展,好為你以後所能擔當的重大責任做好準備。三主動前進,而不是被動後退

成功的人都愛問:“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拿破侖·希爾曾教過一位從商僅4年的女學生,她在4年內開了4家五金店,而初創業時,她的資金隻有3500美元。

在他的第五家新店開業時,拿破侖跑去向她祝賀,並問她這麼偉大的成就是怎麼取得的。

那女孩回答:“我確實下了不少功夫。但單靠早起與加班是不夠的,我的成功主要來自我的‘每周改良計劃’。其實這也沒什麼,它隻是幫我每過一周,便把工作做得更好罷了。

“每周一晚上。我都要花4小時檢視一遍我寫下的各種構想,並考慮如何將其應用在業務上。”

她還繼續陳述了使她最初3個店鋪成功的小小創新行動,如:改變商品的陳列方式;實施“信用計劃”,使顧客得以延期付款等等,這樣做的結果是令她的店在淡季仍可以賺到很多的錢。

“請相信我,我的‘每周改良計劃’真的有效。此外,我還悟到有關成功的生意經,我想這是每一個商人都應該知道的。”

“那是什麼呢?”

“那就是:你起先懂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開張後學到什麼,及如何應用。”四進步本身就是一種收獲

成功的人都會不斷為自己和別人設定較高的標準,不斷尋求增進效率的各種方法,以低成本獲得高回報。“最大的成功”都是保留給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態度的人。

通用電器公司就是一直使用這一口號來激勵員工,那就是:進步本身就是公司的一項最重要的產品。

你是不是也考慮一下將進步也納入你的一項產品呢?

以下的練習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每日工作前,花10分鍾想:“我今天怎樣才能把工作做好呢?”“我如何能使工作做得更有效率呢?”

這項練習雖然簡單,但很有效果。你的心理態度決定著你的能力。你認為你能做多少你就能做多少。你若真地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多,你就能創造出更多的東西。五迎合消費者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