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培養受人歡迎的個性,贏得更多欣賞 2(1 / 3)

第十章 培養受人歡迎的個性,贏得更多欣賞 2

恰當讚美,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讚揚可以奇跡般地激勵他人,使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振奮起來,反過來也激勵和振奮我們自己。

一位成功者指出:讚揚、致謝、感恩的話語,能擴大、釋放或以任何方式輻射能量……通過讚揚,你可以把一個怯懦者變成堅強者,把一顆恐怖的心靈改造成和平而自信的心靈,使極度神經衰弱者恢複平衡和力量,使即將倒閉的企業重獲成功,使不滿和抱怨變成滿足和支持。

我們每個人,不管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都非常喜歡受到別人的讚揚。一旦別人讚揚了我們,我們就會覺得對方是知己,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承認,我們為此而快樂和振奮,於是我們也願意付出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我們樂意把事情做得更好。

恰當地讚揚別人很重要,它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用嚴厲的語言去批評要好上十倍、百倍。

戴爾·卡耐基講述了下麵的故事和體會:

大約4年前,我認識了沃特·黑利,一個來自達拉斯的、成功的、精力充沛的人。我們的相識令我終生難忘,因為我和沃特很快就建立起了極其融洽的關係。在一次短暫的拜訪之後,他領我去參觀他的一項與眾不同的投資項目。他當時在做保險生意,有一個新的設想,就是向全國成千上萬的獨立食品雜貨商們批銷保險,他以食品雜貨倉庫作為他發展事業的基地。

有一次去參觀一個巨大的倉庫。進去後,他停在一個接線生麵前,說:“我想告訴你你做的工作多麼了不起,因為你讓人們打電話時心情愉悅。”這個接線生很開心地笑著說:“謝謝你,黑利先生,那正是我盡力做的。”接著,我們走進辦公區。當走過一個部門時,黑利先生對我說:“齊格,我們進去一下,我想讓你認識一個人。”他走進辦公室,向裏麵的主管做了自我介紹,然後說:“雖然以前我們沒有見過麵,但是我知道你的這個部門。我隻是想讓你知道我對這裏發生的一切都很了解,自從你接管這個部門以來,我們沒聽過顧客的一句抱怨,這是你的功勞。”這個主管聽後露齒而笑,說:“噢,謝謝你,黑利先生,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來做好我的事。”

走上樓,剛要走進裏麵的辦公室,他突然停下來說:“齊格,我想介紹你認識坐在桌子後麵的那位最偉大的秘書。”然後他走到秘書麵前說:“我想我從來沒有告訴你這樣一件事,就是我妻子認為是你把月亮掛上了天空,並相信你能隨時把它摘下來,因此我請求您不要這樣做。”秘書微笑著說:“我很高興聽您這麼說。”接著我們走進保險業務辦公室,他說:“齊格,來和這位最優秀的保險工作者握握手,他是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因為他是那樣勤奮、不辭勞苦。”

這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鍾,但沃特·黑利卻使每個人都將以高水準的工作標準來要求自己。他給予職員的是真誠的稱讚,他得到的將是他們對工作、對公司的滿腔熱情。我敢保證,在黑利先生的這種態度的激勵下,公司職員的工作效率會越來越高。我還敢保證沃特·黑利對這次行程的結果很滿意——我也一樣。隻要你願意去鼓勵別人,他們的表現就會越來越好,你得到的報償就會越來越多。

從卡耐基的故事和話語中我們知道恰當的讚揚別人是很重要的,它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別人對你充滿好感,充滿信任。

嫉妒心理會遠離機遇

嫉妒是一種難以公開的陰暗心理。日常工作和社會交往中,嫉妒心理常發生在一些與自己旗鼓相當、能夠形成競爭的人身上。比如:對方的一篇論文獲獎,人們都去稱讚和表示祝賀,自己卻木呆呆坐在那裏一言不發。由於心存芥蒂,事後也許或就這篇論文,或就對方其他事情的“破綻”大大攻擊一番。對方再如法炮製,以牙還牙。如此惡性循環,必然影響雙方的事業發展和身心健康。

所以,要克服嫉妒心理首先要先想後果,認清危害性。

其次,如果被嫉妒心理困擾,難以解脫,一定要控製自己,不做傷害對方的過激行為。然後不妨用轉移的方法,將自己投人到一件既感興趣又繁忙的事情中去。

工作及社交中嫉妒心理往往發生在雙方及多方,因此注意自己的性格修養,尊重與樂於幫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對手。這樣不但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且可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嫉妒的傷害。同時還可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又感受到生活的愉悅,何樂而不為呢?

結合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水平,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對策。

伯特蘭·羅素是20世紀聲譽卓著、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在其《快樂哲學》一書中談到嫉妒時說:“嫉妒盡管是一種罪惡,它的作用盡管可怕,但並非完全是一個惡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種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現;人們在黑夜裏盲目地摸索,也許走向一個更好的歸宿,也許隻是走向死亡與毀滅。要擺脫這種絕望,尋找康莊大道,文明人必須像他已經擴展了他的大腦一樣,擴展他的心胸。他必須學會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學得像宇宙萬物那樣逍遙自在。”

化解嫉妒心理的良方是:

(1)胸懷大度,寬厚待人。

19世紀初,肖邦從波蘭流亡到巴黎。當時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已蜚聲樂壇,而肖邦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對肖邦的才華卻深為讚賞。怎樣才能使肖邦在現眾麵前贏得聲譽呢?李斯特想了個妙法:那時候在演奏鋼琴時,往往要把劇場的燈熄滅,一片黑暗,以便使觀眾能夠聚精會神地聽演奏。李斯特坐在鋼琴麵前,當燈一滅,就悄悄地讓肖邦過來代替自己演奏。觀眾被美妙的鋼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畢,燈亮了。人們既為出現了這位鋼琴演奏的新星而高興,又對李斯特推薦新秀深表欽佩。

(2)自知之明,客觀評價自己。

當嫉妒心理萌發時,或是有一定表現時,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動,從而控製自己的動機和感情。這就需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同時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從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問題。當認清了自己後,再評價別人,自然也就能夠有所覺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