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思路決定效率 1(1 / 3)

第一章思路決定效率 1

構想能力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素質

不論做什麼事,要想做好,都得有一定的創造性。沒有創新和創造就談不上成功。要創造,必須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較高的創造構想能力。創造能力是指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的基礎上,首創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能力。如科學的新發現、新突破、新創見,技術的新發明,藝術的新創作,經濟體製和政治體製改革的新設想、新建議,理論研究的新見解,工作方法的改善等。創造構想能力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一種極其重要的素質。

要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迅速達成各種目標,必須十分重視提高和發展自己的創造構想能力。那麼,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創造構想能力呢?

(1)注意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知識和經驗是創造構想能力的基礎。科學上的創造、技術上的革新、藝術上的創作都是在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構想而成功的。經驗越豐富,知識越淵博,創造性構想的思維就越活躍,豐富的知識經驗可以使人產生廣泛的聯想,使思維靈活而敏捷。

創造構想需要以知識與經驗的積累為基礎,但並不是說隻有等知識經驗積累到自認為非常豐富的地步才能進入創造,知識經驗積累的程度也不完全與創造構想的能力成比例。在學問不多時,直接進入創造,直接為實現既定目標而設計自己的知識結構,積累有關的知識和經驗,盡快把積累的東西用於創造,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勤於思索、好奇、質疑是創造邁出的第一步。居裏夫人的女兒把它譽為“學者的第一美德”。法國文豪巴爾紮克說:“打開一切科學之門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歸功於‘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我們的成功是極為必要的。

(3)要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個人性格品質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創新能力的強弱。如自信、勤奮、進取心強、濃厚的認知興趣、對模糊的容忍度、富有幽默感、頑強的毅力、甘冒風險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等。它往往通過為創造力的發揮提供心理狀態和背景情境,通過引發、促進、調節和監控創造力,以及與創造力協調配合來發揮作用。

適宜於創造的個性品質特征主要是:

①獨立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說人要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有自己的主見與認識理解,有自己的觀點,不人雲亦雲;自信自尊,不盲目服從,不輕信他人;要勇於向常規發出挑戰,不滿足於已有的結論,善於並敢於懷疑權威的東西。

②具有優良的意誌品質。要有不服輸的勁頭。任何創新的過程都包含著對舊東西的“破壞”,期間必定充滿著坎坷、阻礙以及各種艱辛。這就需要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能夠在挫折麵前堅持既定的目標,堅韌不拔、百折不回、永不低頭。

③要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對自己不知的、知之不多、知之不明的東西,有一種旺盛的欲望,就是獲取它,求得它。

④具有冒險、進取和獻身的精神,以及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這是一個創造型人才應當具有的事業心,表明了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對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決定著一個人在挫折麵前能否保持住足夠的信心和耐心。

(4)加強對個人情感的培養和調節

在人們的創造性活動中,積極、健康、穩定的情感是激發人的創造想象活動的重要心理因素。積極的情感,如鎮靜、樂觀、愉快,可以促進思維活動的進行;而消極的情感,如悲傷、煩躁、焦慮等,則有礙於思維活動的進行。

情感豐富的人,他們的想象充滿了生動的色彩。為了追求真理,改革社會,發展科學,敢於突破權威禁區,打破陳規陋習,提出科學創見。這種大智大勇、無所畏懼、為真理勇於獻身的情感正是創造者應具備的品格。

學會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決斷

人生充滿了選擇。不管是讀書、創業或婚姻,我們總要在幾個可供“選擇”的方案中,做一“賭注式”的決斷。對於我們所選擇的結果究竟是好是壞,也往往沒有明確的答案。機會難得,想再回頭重新來過,是絕不可能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決斷。

(1)英明的決斷是抓住機會的保障

凡是“成功”的立業者,在其人生的旅途中,很少有能一步登天的。他們憑借著機智與眼光,在充滿困頓與挫折、失敗的環境中做出扭轉乾坤的決定,終於柳暗花明,攀登上事業的頂峰。

據說,機會之神全身赤裸,滑溜溜的很不容易抓住,隻是他光禿禿的頭上有一小撮頭發,人們僅能在它轉身的瞬間,即時抓住它的頭發,才能把它留下。

其實,上天並未特別眷顧那些抓住機會之神的幸運者,隻不過他們用心良苦,一再對問題苦思對策,因而參悟玄機,獲得機會之神的青睞。

(2)必須有自己獨到的見識

一般而言,創業者所麵臨的問題都是“多元”的,單純的問題或是例行公事,隻要有相當的常識與經驗,就可駕輕就熟、妥善地加以處理。至於錯綜複雜、牽涉較廣的問題,除了要具備專業知識的素養外,更要有整體性的策略性思考;既不能被眼前的壓力所懾服,又不被利害關係所迷惑,而要秉持公平、客觀的態度,做應有的理性分析。因此,有自己獨到的“見識”相當重要。

(3)必須有過人的見解和魄力

人的見識愈高愈遠,就會有曲高和寡的現象。尤其是一般人常滿足於現狀,陶醉於既有成就的美夢中,任何太激進的做法都會被視為“異端”,遭到反對。這時若要力排眾議,斷然掃除“人為”的障礙,就必須具有膽識和實踐能力。

日本三洋電機的創辦人井植歲男生前常說的一段話,頗值得我們深省,這段話就道出了決斷者應有的見識眼光。他說:“以自己經營事業的立場去觀察東西,或者去思考事物的話,則事業是不會有所突破的,應該站在更高一層來觀察事物。”

井植當初毅然離開鬆下,另起爐灶,投入市場已過度飽和的車燈業。他口出驚人之語,立誓在幾年內建造一家年產兩百萬個車燈的工廠。然而事實上,當時的十六家工廠所生產的十萬個車燈都銷售不了。

原來,井植看到當初大多數的日本人都以自行車代步,如果沒有車燈,夜晚行車將很不方便,所以他判斷車燈將成為必需品。再者,車燈市場小是因為產量太小,規模不經濟,以致價格太高,消費者駐足不前,市場因而打不開。

後來,果然在井植建廠四年之後,兩百萬的目標就輕易達成了。

(4)心態超然,當局不迷

人是感情的動物,中國社會尤其講究人情關係;身為創業者若是擺脫不了人情的包圍,而身陷人事漩渦時,決斷則常有偏差。

我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意指當事人因得失心太重,無法淩空冷眼旁觀,以致失去“平常心”的素養。既已患得患失,自然無法從“高處、大處、遠處”等層麵來做決策,“目光如豆”的人,怎會有令人佩服的明快判斷呢?有一則寓言故事,記述某商人故意將一本《下棋必勝法》裝在以梧桐木精裝的盒子裏,然後高價求售。有一位好棋者,不惜花高價購買回來小心翼翼地打開,豈料書中隻寫幾個字:“下棋時要經常保持比對方超然的心態”。

這一則寓言昭示決策者要以大局為重,若能放棄私心,以第三者的客觀立場來看事情,處事自能了無牽掛,決策必然高明。

(5)反麵思考,尋求最佳決斷

決策者應該是集“眾智”的人。盡管他做決策要有相當的魄力,但他絕不能專斷與獨斷,而應廣泛請教,以求集思廣益,甚至多聽反對者或不滿分子的意見。

羅斯福總統就是此道高手。每遇重大事件,他總是先讓一位助理去研究,並囑咐他千萬不可泄密。然後,他又邀請與該助理意見相左的其他助理去研究同樣的問題,當然,他也要求他們保持機密。這樣,羅斯福不受左右的任意擺布,他能很客觀地從各個角度考慮問題。當然,他的決策水平是一流的。

(6)培養“第六感”的敏銳性

很多體育比賽都是一瞬間決定勝負的,到底應如何抓住那一刹那的機會,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那些熱心布道、傳福音的牧師是很值得我們欽佩的。每當黎明來臨時,他們就準備好了,去從事自己最熱愛的工作。他們把布道看做是自己的職責,是上帝賦予自己的責任,並從中得到滿足與快樂。正是這種富有詩意的心態、愉快樂觀的精神、飽滿的生活熱忱,使得牧師們把傳教的日常工作,看成是充滿激情與成就感的事業,並身體力行,受到了當地人們的尊敬歡迎,確實令人煞費苦心。

日本相撲大王坪內壽夫為獲取這一瞬間的奧秘,去請教角力專家。

“正如你所知,角力共有48手,這48手就是48‘型’,每一型各有其奧妙之處:有的是把對手壓出角力場之外,有的則是把頭壓到對手的胸部……總之,變化很多。既然這樣,角力選手如何記住這些變化多端的‘自由’型呢?他們不是用頭腦,而是靠‘皮膚’的接觸去記住的。要達到這個地步,就要下工夫去練習。”

決斷就是努力向前。時光在飛逝,唯有放眼天下,正視眼前的挑戰,我們才能運用我們所擁有的決斷智慧,迎接時代的挑戰。

把好主意轉換成為具體的方法

很少人會注意:一個點子或主意是你的思想勞動的成果,隻有充分理解它們,掌握它們,才能使它們發揮作用、產生價值。

隻有極少數的主意會產生成果,主意是很容易被摧毀的。如果我們不好好保護它,那麼消極思想的人將會毀掉大多數主意。所以,主意或好點子一旦出現,就需經過特別處理,直到它們轉換成為具體的實際方法為止。一旦發現主意暫時利用不上,以下這三種方法可以控製與發展你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