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擴大戰場進軍巴黎 4
七、負隅頑抗
岡城對於德軍來說也是同等重要。
岡城附近集中了大量德國裝甲部隊,以遲滯盟軍向東麵的推進。如果盟軍在這個地方突破,德軍的整個第7集團軍與北麵的第15集團軍之間就會出現一個缺口。到那時,通向巴黎的路就完全敞開了。
為此,在科蒙至岡城之間的正麵,德軍集中了7個裝甲師和第8裝甲師的部分兵力。這幾乎是德軍駐法裝甲部隊的2/3。同時,在盟軍的左翼當麵也有2個步兵師。
岡城變成了盟軍進攻最艱難、德軍抵抗最頑強的戰場。
英軍於6月26日首次發起奪取岡城的大規模攻勢。
進攻開始時,英軍陸上和海上的大炮齊聲怒吼,組織起一道密集異常的火力網。可是,這無異是在通知德軍該向何處派遣增援部隊。經過2天激戰,到6月28日,英軍步兵部隊和裝甲部隊已經打到了岡城外的名為“112高地”的製高點前麵。不出所料,德軍即於次日開始反撲。
這一天陽光燦爛,天空晴朗,能見度極佳。
德軍為了阻擋英軍的進攻,出動了數以百計的坦克,針鋒相對地展開攻勢。這些德軍部隊有剛從俄國和法國南部調來的裝甲師,他們還來不及聽到有關戰區情況的詳細介紹,就被送上了戰場。
德軍裝甲部隊剛從隱蔽的集會地點開出,隨即遭到盟國空軍十分猛烈的攻擊。皇家空軍那些能發射火箭的台風式戰鬥機,發揮了特別巨大的威力。這次德軍反攻所集結的全部坦克中,隻有200餘輛尚能與英軍交鋒,其餘的坦克以及數倍於此的重要的燃料供應車,在盟軍空軍的轟擊下,都東歪西斜地倒在公路上,化為一堆堆冒煙的殘骸。
德軍裝甲部隊的殘部,從三個方麵向英軍的突出陣地緊逼過來。不少德軍坦克被盟軍的飛機大炮所擊毀。而更多的坦克則是被步兵使用的那些並不複雜的“派阿特”反坦克武器阻擋住的。因為這一帶多樹,“林鄉”中很少有回旋餘地,德軍坦克盡管裝甲很厚,火力很強,但是在英軍近距離的堅決攻擊下,也極易被擊毀。
雙方浴血苦戰,僵持不下,“112高地”上炮火紛飛,彈雨如注,哪一方也不能將它占領。慘絕人寰的屠殺場麵,比比皆是。小小的奧東河竟被屍體所堵塞。這次攻勢持續了5個晝夜,雙方作戰的激烈程度,在諾曼底的曆史上還找不出哪次戰役能與之相比。
岡城之郊的激戰,吸引了德軍正在源源開抵戰場的大部分裝甲力量,這樣就有利於美軍在右翼取得突破。
希特勒對諾曼底的戰局感到嚴重不安。
7月3日,他下令由馮·克魯格元帥接替馮·倫德施泰特。克魯格從俄國戰場調來,滿以為西線的戰事較易對付,可是他的幻想不久便破滅了。
7月以來的滂沱大雨和滿天烏雲使盟軍的進攻不是被天氣所擾,就是連連被德軍所阻。
這是盟軍連續遭挫、犧牲重大的一個月。盟軍在“D日”旗開得勝,戰果累累,然而此後卻進展甚微,損失慘重。
不論在英國或是在美國,公眾和報紙輿論都對此日益感到不耐煩,紛紛提出指責。在兩國的悲觀論者看來,諾曼底反攻形勢似乎已走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路。陷入了一場沒完沒了的殘酷的陣地戰。
在英軍岡城進攻受挫的同時,美軍占領瑟堡以後也一時打不開局麵,這不免使布萊德雷感到失望,但他還是對德軍堅決保持著進攻的壓力。美軍不顧敵軍的頑強抵抗,在地形極為不利的小塊田地和沼澤地內,經過3個星期的苦鬥,最後,以傷亡11,000人的代價,推進到已化為一片硝煙迷漫的廢墟的聖洛。
這個一度風光宜人的集鎮,正是通往盧瓦爾河穀的良好公路的門戶。該鎮極為重要,美軍奪下這一目標以後,就能按蒙哥馬利的計劃部署,發動大規模的裝甲攻勢。這次攻勢代號為“眼鏡蛇”,將由美軍那位富於冒險精神的坦克專家喬治·巴頓負責指揮。
在美軍殺向聖洛的同時,加拿大軍隊在奪取“112高地”東北麵卡皮凱機場的英勇戰鬥中,遭受慘重傷亡。
7月8日,英軍第2集團軍以3個步兵師和2個裝甲師的兵力發動了旨在奪取岡城的全麵進攻。為了此次進攻,盟軍空軍於7月7日21時50分到22時30分,對該市進行了猛烈轟炸,共投擲了2,300多噸炸彈。
到淩晨4時20分,英軍第1集團軍對岡城西部和北部發動了進攻。加拿大軍隊則向岡城西部進攻。當天,加拿大部隊攻下了西部的弗朗克維爾,而英軍則肅清了岡城北麵的2個小鎮。
到7月10日,經過殘酷戰鬥,英軍和加拿大部隊突入岡城,占領了奧恩河北岸的那部分市區,同時拿下卡爾皮凱機場。
盡管盟軍占領了岡城一部分,可河岸的廣大郊區仍在德軍手中。德軍繼續在奧恩河南岸的群山中掘壕固守,阻擋著英軍通往法萊茲及其周圍廣闊平原地的進攻。
蒙哥馬利不失時機地命令部隊從奧東河對岸的突出陣地向“112高地”展開強大攻勢。7月15日和17日,岡城以南的全部英軍部隊都卷入殘酷的激戰,沒多久即有3,500多人傷亡。蒙哥馬利的意圖是:一方麵將敵人牽製在“112高地”附近,一方麵在岡城東麵和南麵發動一場代號為“賽馬會”的大規模攻勢,誘使德軍將最大限度的裝甲力量用於對付英軍;這樣,巴頓就能率領他的閃擊部隊從聖治突破,直插布列塔尼半島和盧瓦爾河。
此時,剽悍的黨衛隊第12裝甲師已喪失了70%的實力,另一個裝甲師也損失了75%的兵力。
不過,盟軍當時並不知道這一點。就在英軍第2集團軍在這條戰線上堅持不懈地進攻敵軍的時候,其他許多德軍部隊也幾乎遭到同樣嚴重的損失,而且德軍的預備隊一開到,就立即投入戰鬥的大漩渦之中。
八、“賽馬會”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