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考古學家發現王土遺址, 倒尋得不少證據, 表明那均股法為天外飛仙所為。至於那《雙嶽傳記》, 參照孫虹潔之《王土舊史》, 倒校對出恁多謬誤。
謬誤一, 《雙嶽傳記》裏嶽雲將那王狐狸推倒在床, 大戰三日, 那水狐狸活活被吸幹精血,死在床榻,那騷狐子氣味衝天, 經久不散哩;此處謬誤。
謬誤二,《雙嶽傳記》裏鄭秀劍戀慕嶽雲,竟因愛生恨, 花費千金雇得奪命童劍神, 要逼迫嶽雲納其為妾。那嶽雲想起家國大事,狠下心腸, 竟以身飼虎。那童劍神因見嶽雲恁個俊俏, 舉世無雙, 便自家羞愧, 再也不持劍比武;此處謬誤。
謬誤三, ...父親, 那嶽雲不是風流倜儻,舉世無雙麼,怎的竟屠殺平民, 那狐狸精王嫣娘, 鄭秀劍倒成好人了。
那父親聽得,笑道:“這曆史是勝者書寫,誰管當時對錯”,那小兒聽得不悅,插嘴道:“如果當日王土城正義,怎得如今話本裏盡捧雙嶽?”
那父親道:“一切曆史均為當代史,人們用如今立場利益解讀曆史,不同時期結論不同。那王氏新法施行時,全國都讚三十六神女哩,如今新法停止,建立等級,便要雪藏她們了”。
“就算當日勝利,遇到利益不同之後世,也被抹黑哩”,那父親歎道:“我在你這年歲,天天背孫虹潔詩詞,考試必考;如今課本裏也逐漸刪減了”。
那大兒鬧著要聽詩,父親便吟誦道:“飛星流火劃王土,路茫茫,意難忘。舴艋不載,無處安惆悵。晴空難接霽月揚,天朗朗,盡思量。”
“南樓攏月酣渚旁,朝西望,呼嫣娘。八月未望,何處是梓桑?待到將城遷魯上,隴離離,難還鄉”。
“這首江城子乃王土城擴往山東時所作,詩人表達難離新會州之情。隻是詩成第二日,李易安逝去,那孫虹潔心中悲痛,就此封筆,才讓我等考生鬆口氣,否則不知還背多少哩”。
那大兒聽得,叫道:“這孫虹潔竟是不差,那《雙嶽傳記》怎寫她恁個不堪”,那父親道:“我那時《雙嶽傳記》算是雜書,誰知如今倒成正統。那嶽飛之事恁多版本哩,我隻信其一,你若肯聽,我便細細講來”。
原來那嶽飛,字鵬舉,母夢金翅大鵬所生,自小頗好武藝,長成便是大楚武將之一。這嶽將軍恁個將才,又整得了軍容,全軍上下莫不敬服。
那康王複位,見得嶽飛如此,視為肱骨之臣。誰知這嶽飛恁個丹心,武將之身便攙與立儲之事,又因湘西兵變,那趙構便心疑武將,連帶得嶽飛也冷淡起來。
那等武將見得,各個避嫌。劉光世嗜好古玩,韓世忠沉溺兒女情,偏嶽飛恁個聖人,引得萬民追隨。那官家本見國中暴民亂起,如今武將也收攬人心,便與嶽飛政敵秦檜等人商議,發得十二道金牌,又將其處死大理寺獄。
這本是曆史,誰知自春欲滴空間分裂,那個人誌世界竟拐了個彎。那日嶽飛被押入大理寺獄,眼見喪命在此,卻見一灰衣劍客飄然而至,寒光幾閃,竟打開鎖鏈,要救自家出去。
那嶽飛見得,卻不肯離開,說甚麼“君令臣死,臣不可辭”,誰知那劍客冷哼道:“竟是個傻的,甚麼賢君良臣,竟是自去送死了。早知便不接這活計,連一千銀都賺不得”。
嶽飛見其發怒,心道這人本是好意,便溫言相勸。誰知那劍客不耐道:“恁個婆媽,我也尋個娘娘腔來,與你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