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遠古“雪人”探秘(1 / 3)

第一章遠古“雪人”探秘

“雪人”紀事

從30年代開始,“雪人”不斷地被發現。近百年來有人對“雪人”進行了記載。

1930—1940年間,黑脫大叔被咬死。

1958年7月(藏曆)喇嘛紮西見到“雪人”。

1959年6月尼泊爾人報告“雪人”咬死犛牛。

1968年陳塘村耐穹在定日縣卡達區平尾洞遇見多個“野人”。

1969年拉嘎曲甲(尼泊爾人)被“野人”背走。

1972年12月美國克羅林在喜馬拉雅山南坡見“野人”腳印。

1972年9月(藏曆)“野人”搶去一名戰士。

1972年12月仲巴地區巴巴紮東拉木拉山解放軍打死一“野人”。

1973年墨脫縣多雄拉山群眾見“野人”。

1975年墨脫那給地方見“野人”。

1976年夏,聶拉木南樟木口岸鎮上夜間遇到“野人”。

1980年9月,在阿裏地區由門巴族永紅(15歲)和14歲的小孩看見了女“野人”。

這裏無論在中國境內還是在國外都同樣有“雪人”或“野人”傳說。且據《北京晚報》報導曾打死一個野人。在喇嘛寺高僧中,亦有能吹笛子“山鬼”來聽經和保存有“野人”軀體部分的記載,並且在藏經中還記錄“野人”能參加寺廟的建築。而這一帶山地也正是少數民族分布地區,有利於“野人”的生活和生存。

新疆地區也曾有不少“野人”報導,在蘇聯稱為“中亞野人”。

1907年俄國哈赫洛夫到瑪納斯地區考察後介紹了《關於中亞的“野人”》。

1959年蘇聯波爾什涅夫作“雪人”報導。

這個帕米爾、天山地區的“雪人”傳說,也是哈薩克牧民的古代傳說,且至今不衰,山地生活環境也有利於“野人”的生活和生存。

雲南、廣西、貴州地區也有“野人”報導。

1931年在貴州黎平縣捕獲女“野人”一名。

1962年西雙版納也傳來發現“野人”的消息。

1980年在廣西北部元寶的獵人遇見“野人”。

這個地區也是人跡少至的山區,氣候已近熱帶,有利於“野人”的生存和生活,和藏南地區相似。

捕獲雪人

盡管在人類史上與“雪人”相遇的目擊事件屢見不鮮,但真正拍下“雪人”照片和捕獲“雪人”的事並不多見。

1986年,美國隱居動物學家安·烏爾德裏茲率領的一支考察隊在喜馬拉雅山上考察時,在海拔3000米高度突遇一個“雪人”,並將它拍攝下來。這張珍貴照片是在黃昏突遇“雪人”時搶拍的,所以尚未使“雪人”的真麵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盡管這張“雪人照片不太清晰,卻可以說明,這種高約2米、深身長滿深色毛發的類人生物是客觀存在的。

在前蘇聯薩拉托夫州“進步”集體農莊一個果園裏,曾逮獲過自投羅網的“雪人”。1989年10月的一個秋夜,幾個莊員路經一片果園,突然聽到果園裏傳出摘果子的響聲,大家以為是偷果子的人,便悄悄接近“他”,貼近一看,嚇得大夥不知所措,原來,這個偷果“人”是個足有2.5米高的類人生物,莊員們借助手電筒的光亮清楚地發現,它長著一身厚厚的淺灰色毛發,雙眼閃著紅光,全身長著發達的肌肉,一副十分像人的模樣。莊員們費了好大勁才逮住這個不速之客,出人意料的是,這個不速之客在警察局消防科“拘留”了一夜後,次日淩晨,偷偷逃出“拘留所”,逃到了近郊的一個大峽穀。

1902年,在非洲曾捕獲和拍攝到一個“雪人”的堂兄——“森林人”。當時,關於“雪人”的問題還不像今天這麼令人矚目,所以這些年來這張照片一直被打人冷宮。這張珍貴的“雪人”黨兄的照片至今仍珍藏在德國漢堡一個叫埃·婭姆鮑爾的婦女手中,她的祖父羅·貝林格是前納粹德國駐羅安達集中營的一名軍官,這張照片就是他當年拍下的。當時,羅·貝林格在這個德國集中營附近的山上用槍打傷這個很像大猩猩的奇異類人生物,特別是它的麵孔十分像人,臉上長滿厚厚的胡須,還從未見過如此酷似人的大猩猩。

俄羅斯隱居動物學家認為,可以把這一物種視作從大猩猩演變成人的中間演化鏈環。該物種在許多方麵同似乎很久以前滅絕的古代巨猿十分相像。目前,在非洲的紮伊爾和安哥拉的羅安達附近仍殘存著約400個這種類人生物。

今天的科學已占有大量新資料供科學家們思考和研究。世界著名人類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斯·古爾德認為,如果確實能發現長毛巨人,則意味著整個人類學上的轉折期將到來。

前不久,由英國人類學家和隱居動物學家仲·沃勒格爾和尤·斯科特率領的一支科學考察隊,在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一個山區考察時,意外捕獲一個“雪人”。科學家們把它放逐到蘇格蘭北部一個荒無人煙的農場裏生活,專門指派一位叫佐娜·麥莉的保姆照管。

這個“雪人”身高2.14米,體重98公斤,腳掌長0.54米。他雖然身體枯瘦,卻是一個肌肉發達而強健的大力士。它的手臂很長能垂至膝蓋,它周身長滿淺棕紅色毛發。目前,這個“雪人”已習慣吃我們現代人類的食物,最合它口味的飲食是:加利福尼亞州玉米筍罐頭、菜薊、龍蝦、鱘魚湯、鮭魚子還有啤酒。然而,佐娜·麥莉保姆遇見的最大難題是,這個“雪人”不習慣上廁所,總是隨地大小便。要是把它關進衛生間,它就會野蠻地狂叫起來,咬牙切齒地暴跳如雷。

研究人員計劃讓這個“雪人”在這個農場呆上約1年時間,隻有讓它度過這一適應期,才能使它沒有任何心理傷害的情況下與眾人見麵。屆時,科學家們將對其進行全麵研究和馴化,使其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環境。

雪人:目擊與記載

1974年7月,俄羅斯的納齊莫夫一家來到葉紹羅夫卡河畔渡假。午夜時分,帳篷前的篝火漸漸熄滅了。這時,他們聽到從附近的叢林中傳來口哨聲,這哨聲越來越近。突然,從黑暗中“飄出”兩個人影,個頭兩米開外,肩膀很寬。走起路來非常平穩,沒有跳躍起伏,就似在水中漂移似的。它們的頭頂很尖瘦,那兩個類人生物走起路來彼此挨得很近,一聲不吭。當它們走到離帳篷隻有8—10米遠時,突然停住腳步,原地站了5—6分鍾,好像在思考什麼,然後,又轉向朝來的方向離去,最終消失在黑暗中。

1974年8月的一個月夜,一個叫薩沙的俄羅斯青年在烏拉爾山的丘索瓦亞河岸走著,他突然發現河中有幾個人影很快從河裏跳到岸上,這時,離薩沙隻有幾米遠,薩沙清楚地看到,這些人影根本不是人,它們是些人形生物,雄性的身高兩米多,渾身長滿灰毛,兩隻手臂長而粗壯。雌性的個頭稍小些,但全身也是灰色。後來,它們順著河邊懸崖一直往上爬,人是很難上去的。它們一個跟一個地爬到山頂的叢林中不見了。

1987年8月,俄羅斯“斯莫林”古代殘留猿人問題研討班的一位叫姆·貝科娃的老專家,在秋明州奇遇一個“雪人”。還有一次,當地的曼西族人在“雪人”越冬的棲身之地發現了“雪人”,於是,他們把貝科娃領到那個“雪人”的巢穴,他們發現,這裏住著一個兩米多高的類人生物,全身蓋滿光滑豐厚的毛發。它身體各部分的比例跟人差不多。一雙橢圓形的眼睛很像人眼,隻是有點深陷。腦袋是圓形的,脖子卻很短。胸部呈強壯的凸起狀。雙肩粗壯有力,肌肉異常發達。

俄羅斯西北部的波裏亞澤爾斯克稍北一點的地方有個叫索斯尼諾的十分險惡的地方,它位於卡爾卡波裏地區的普多日大通道上。這裏是“雪人”經常出沒的必由之路。1990年12月,“雪人”首訪索斯尼諾。這一天,一名戰士正在邊防哨所裏站崗,他眼前突然出現一個毛發叢生的巨人,頓時被嚇得呆若木雞。還有一個名叫巴巴紮諾夫的戰士講述了他在營房裏奇遇“雪人”的親身經曆:“1991年12月26日晚6時,我來到部隊營房的盥洗室,忽然,我背後有一個‘人’把一隻大手重重地放到我肩上,我猛然回頭一看才發現,這根本不是人,是個渾身白毛豐厚而蓬鬆的怪獸,足有兩米半高,我隻同它的胸部一般高。它的雙眼閃著紅光,頭上長著兩隻手掌大的耳朵,長長的手臂垂至過膝。它試圖把我拽到胸前,我覺得它好像在召喚我。當時,我被嚇得大叫起來,一下子掙脫了那個怪獸,一口氣跑進走廊。”

有一次,由俄羅斯生物學家瓦連金教授率領的一支探險隊開進梅格拉河地區。這一天,他劃船離開營地不遠的一片樹林中采蘑菇。這時,他突然遇見一隻幼熊,頓時嚇了一跳,緊接著又聽到林中傳來一隻牝熊淒慘的嚎叫聲。他發現,在離那隻幼熊不太遠的地方有一個長毛類人生物,身高至少有2.5米,額頭較短,周身長滿厚厚的棕色毛發,它正把那隻慘叫的牝熊撕得粉碎。

在俄羅斯的薩拉托夫州,曾有人同時遇見3個一夥的“雪人”。在俄羅斯的卡累利“瓶頸”地帶有人曾遇見一個“雪人”之家。在美國和加拿大還有人遇到過一個懷孕的雌性長毛巨人和一個領著幾個“雪人”孩子的成年“雪人”。

關於高原“雪人”

青藏高原有許多“類人”動物,雪人可為之代表,而對於雪人在人類進化之中的位置,至今仍為未解之謎。

“雪人”傳聞由來已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清人紀昀的《灤陽消夏錄》。其中雲:“方桂,烏魯木齊流人子也,嚐牧馬深山,一馬忽逸去。攝跡往覓,隔嶺聞嘶聲甚急。循聲至一絕穀,見數物,似人似獸,周身鱗皮斑駁如古鬆,發蓬蓬如羽葆。目睛突出,色純白,如嵌二雞卵,共按馬生齧其肉。”

另遭遇收在《姑妄聽之》一書中,據說有二人入藏貿易,各乘一騾,山行迷路不辨東西。忽有十餘物自懸崖躍下,他們疑是“夾壩”(劫盜)。走近一看,都有二米多高,身披黃棕色長毛,似人非人,語音啁晰難辨,二人戰栗地以為必死。這些怪物無傷害之意,反而把們夾在脅下翻山越嶺,輕捷有如猿猴飛鳥,送到大路旁而去。

1952年意大利人湯布茲聲稱,他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卡布爾山麓,看到一隻“耶提”(“雪人”的藏語音),在300米之外匆匆走過,隨即消失在雜亂的冰堆後麵。湯布茲寫道:“耶提外形像人,周身長滿了暗色的長毛、健步如飛……”

1954年英國到喜瑪拉雅山尋找“雪人”的考察隊,在一座喇嘛廟裏發現這裏保存著兩塊300多年的“雪人”頭皮。皮上長滿了夾雜著褐色的火紅色長毛。

1958年,美國一登山隊員在喜馬拉雅山尼泊爾境內的一條山河旁,看到一個披頭散發的“雪人”在吃青蛙。

1950年,中國科學院等單位曾派出專業人員對“雪人”進行專題調查。5月20日晚,隊員尚玉昌正在營帳裏寫日記,突然聽到山穀裏兩聲槍響,隻見藏族翻譯氣喘籲籲地跑來,大喊:“雪人!雪人!”原來一個“雪人”從山穀下正往山頂走去,全身長毛。翻譯緊放兩槍,但因天黑而未打中,“雪人”逃走了。這之前,絨布寺一喇嘛看到了“雪人”,它的特征是:全身長毛,身體比人大,直立行走。

1959年6月24日,在卡瑪河穀中遊的莎雞塘。一個住在中國境內的尼泊爾邊民報告說:他的一頭犛頭被“雪人”咬斷喉嚨死去:“雪人”吸盡了犛牛的血。中國考察隊員趕到現場,在死牛附近找到一根棕色的毛,長15.6厘米。帶回北京鑒定後,認為與犛牛、猩猩、棕熊、恒河猴的毛不同。這是一個十分珍貴的有關“雪人”的實物。

1985年10月,有一浙江個體戶牙醫到那曲羌塘為人醫牙,在乘汽車返回拉薩途中,見一群野驢從山中狂奔而出。後麵有一棕色怪獸緊追不舍。野驢放蹄疾馳時,時速可達百裏,但一會兒,一頭落伍的野驢竟被棕色怪獸攫去。他認為這個怪獸與人們描述的“雪人”相似。

有關西藏“雪人”的奇跡,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重視,也提出了種種分析與推論。目前呼聲日益高張的是:認為所謂的可能是中國南部的巨猿保存現在的代表。當然,要想揭破西藏“雪人”之謎,有待於科學家的努力和確鑿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