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相信你 2(1 / 3)

第七章 我相信你 2

“愛”在心口難開

喝完最後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親麵前,他抬起眼哼了一聲,簽上大名後又繼續埋頭看報了。我嘴唇動了動,想說什麼,但終究還是作罷,反正我也習慣了。收拾好東西,我順手把門帶上,那輕輕的關門聲,仿佛一聲歎息似的。我頭也不回,大步向學校走去.. 其實,我也想他對我笑一笑,說聲“考得不錯”的話.. 我跟我父親好像是天生仇人,從小到大,我們的交戰便沒停過。調皮是男孩的天性,每當我闖了禍,他總一聲不吭,掄起皮帶沒命地抽。大概是遺傳了他的執拗,我也不哭,一陣清脆地抽打聲和媽媽的哭喊聲混戰,最終便以“砰”一聲摔門的巨響——我奪門而出告終。 媽媽常跟我說,其實他是愛我的,隻是不知道怎樣表達,我要試著和他溝通一下。溝通?我冷笑,和他這種機器怎麼溝通?他甚至對路邊不相識的掃街大嬸笑一笑,卻吝惜地不肯對我展露分毫,他表達“愛”的唯一語言,便是那無止境的皮帶抽響。而我回報他的愛,便是比說話還多次數的摔門聲..

想著想著,便來到了學校。“嘿!”好友神秘地湊過來,“知道今天什麼日子嗎?父親

節!”頓時,冰冷的老臉又浮現在腦海,我厭惡地說:“關我什麼事?”“你不對你父親表示點什麼嗎?我昨晚等不及,已經送了,當我對我爸說‘我愛你’的時候,他居然哭了呢!”好友興奮地說,然後不由分說地拉我去了精品店.. 拿著一瓶二鍋頭和一盒包裝精美的皮帶,我忐忑地回到家裏。送皮帶,真諷刺,他又要抽我了吧? “爸,今天是父親節,這是送你的禮物。”我不動聲色道。他愣了一下,慢騰騰地拆開了禮物。出乎意料,他沒有勃然大怒,隻重重地歎了口氣:“今天你媽不在,跟我喝一杯。”也好,壯壯膽。 可怕的寂靜,隻有酒杯碰撞聲。兩人都喝得微醺,我望著父親,幽幽地說:“爸爸,我..我..我愛你..”極輕極快地帶過,也不知他聽到沒有,“我沒別的意思,隻是你那條皮帶快斷了..”沒等我說完,父親喉嚨裏冒出一句:“今天考試考得不錯..”我的眼頓時熱了。他拿起酒杯,仰頭猛地一倒,眼睛閃閃的,紅了。他慌忙掩飾道:“這酒..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著:“是烈了點..”說罷也舉杯一飲而盡,熱淚,流進了嘴裏..有愛的淚,是甜的.. 一聲“我愛你”,化解無數情..

知足者常樂

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常八九。所謂人比人氣死人,涉及到名譽、地位、錢財┄┄人與人之間實在沒有多大的可比性。這倒不是說自己一定比別人差多少,而是機會這東西總是偏心眼。有的人官運亨通、財源滾滾、美人擁簇、寶馬香車,諸多好事得來全不費工夫;輪到自己就不同了,千辛萬苦,百般努力,可“好事”總和你“捉迷藏”,可望而不可及。每當此時怎麼辦?怨天尤人?沒用;抱怨命運不公,也無濟於事,於事無補;撒潑罵街?也隻能是丟人現眼。最好的辦法,還是有一點“阿Q精神”,權且把沒有吃到的葡萄理解成是酸的,不吃也罷。 所謂知足者常樂。滿足於現狀,對於個人來說,並不一定就是不思進取。“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事業我們應該孜孜以求,而對於那些名利之事,我們大可不必計較,還是隨遇害而安的好。有的人錢多了不知該怎麼花,而對於相當多的老百姓來說,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怎麼辦?“紅眼病”是萬萬犯不得的。錢多了還容易遇賊惦記――你要這樣想,心態不就平穩了?你開著私家車是神奇,可過不了十年充其量也不過廢鐵一堆;我騎自行車上下班,累是累了,可我一來安全,二來還符合環保要求,更重要的是還鍛煉了身體。千金難買好身體,何樂而不為呀?

既然葡萄吃不著,著急上火也無濟於事,故且把它想象成是酸的,沒吃著也免去牙酸之苦,損失不了什麼。人生就是煉獄,磨難不濟其數,要想活得瀟灑些,就必須學會自己安慰自己,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凡事隻要想開了,就不會有什麼大不了事的來折磨你。要想心情有好,就得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然而,生

活質量的好壞,並不全在於物質方麵,更多的還在於自己的心情好壞。一個人成天的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苦惱,即便擁有金山銀山,生活質量也好不到哪裏去。做人更多的應該是關注自己的內在素質,不要跟人家比肚子裏的油水,而是要比肚子裏的墨水。知識才是無價的。任何功名利祿都不能與知識同日而語。我不是說世人不應該去追求物質生活,而是不要被經濟利益所困,讓“孔方兄”擋住了自己的視野。 葡萄是酸的――這隻是對於大多數沒能吃到葡萄的人而言,至於那些吃著葡萄的人,也犯不著太得意,用“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是酸的”之類的話來挖苦人。所謂風水輪流轉,得逞於一時並不一定能得意於一世。大家都把功名利祿看得淡一點,知足者常樂,做一個樂觀向上之人,於已、於人、於社會都有益處。

一枚硬幣的兩麵

曾幾何時,小虎隊的動感節奏,劉文正的童年歌謠,伴隨著我們從少年步入青年,從花開到花落,從春去到秋來。 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一首好歌,能夠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回想父輩們高唱“歌唱祖國”,激勵了人們為社會主義事業前赴後繼,反觀今日,周傑倫的歌曲“蝸牛”作為愛國主義歌曲列入學校的校歌。一石激起千層浪,可謂“冒天下之大不韙”,頓時各大媒體報紙雜誌網絡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而討論的議題就是流行歌曲是否適合成為校歌,由此我想,隻要是積極向上的,內容健康的歌曲,為何不能推廣傳唱呢。但也有人說,流行歌曲豈能登大雅之堂,更不用說作為校歌了,讓大家齊聲學唱。但如今我們這些年輕人,不都是整日與周傑倫為伴,孫燕姿為伍,既然都喜歡他的作品,為什麼不能認同呢? 我對流行歌曲並不反感,但有一點值得肯定,這樣的舉措與往常相比進了一大步!我們的社會還是一個比較傳統和保守的社會。盡管人們的價值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在一些傳統觀念和現代思想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長還是會告訴我們要選擇前者,這其實跟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曆史和思想有關。在今天社會麵臨大轉型,文化麵臨大發展,傳統的思維模式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為什麼我們不改變一下思維方式呢? 眾所周知,金庸是非常出名的武俠小說家。我也是讀他的作品長大的。可以說,他的作品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太好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還是精華多於糟粕。他裏麵有許多人生感悟和做人道理。有一段內容大家都印象很深,在“神雕俠侶”中,當楊過得知郭靖夫婦是他父親的仇人後,就產生了報複心理。正在他準備對郭靖下手的當天,他陪郭靖視察襄陽城。當時,郭靖對他說了這一番話:“人們都稱我為大俠,殊不知能稱俠義二字,有兩層含義,其一,憂國憂民,救民於水火之中,此為俠之大者。其二,救苦救難,助人於危難之中,此為俠之小者。”當時的襄陽,四麵臨敵,郭靖夫婦救民於水火之中,可稱為俠之大者!於是,楊過頓時羞愧不已,不忍下手。這段情節,深深地感染了我。並且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為人處事的方式。 因此,不能將流行文化一棍子打死,要審視與辨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情與理的抉擇

常常聽到長輩們說:“中國是個人情大國,走到哪兒都得或多或少地講點人情。” 誠然,中國經曆了漫長的“人治”時代,重人情輕道理的觀念根深蒂固。也許正因為這樣,重人情千百年來逐步形成了一種人的文化、社會的文化,甚至是國家、民族的文化。帝君主身邊有寵臣,父母膝下有寵兒愛女,感情的親疏,確實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一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俗話說“虎毒不吃兒”,身邊至親近的人,當然也是至可信賴的人,這確是無可厚非。記得在看一部電影時聽到這樣一句對白:“中國人和洋鬼子有什麼不同?就是中國人有人情味!”這句話我記憶猶新,我常常為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有機會體驗人情味這種炎黃子孫所獨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所學的知識的增多,我對“人情重於道理”、“不講人情”處處路難行”這些看似實在的論斷產生了懷疑。社會上充滿了情與理的抉擇,我們應該怎樣去作出判斷?是講人情,還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感情親疏不應繼續成為正確認知事物的障礙,信奉道理在我這個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是應當高於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鄭培民同誌學習的活動,有記者便專門采訪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兒子的一番話令我深有感觸。他說:“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想過要憑借父親的職位去幫助自己幹什麼,走進社會後也沒想過靠關係,因為我知道一到了父親這一關,我肯定是過不了的。”感情親密,並沒影響鄭培民清醒認識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沒有因為個人利益而拋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依舊踏實勤懇、無私奉獻。他們父子的這種高潔情操,在當今社會實屬難得。 盡管中國有悠久的“人情大國”的曆史,但我堅信,感情親疏將不會成為我們新一代接班人正確認知事物的障礙! 情與理,並不難作出抉擇。雖然把“重人情輕道理”變為“道理高於人情”這條路十分漫長,也將會十分難行。但作為未來社會主人翁的我們,擁有決心,擁有魄力,必定會將這條真理之路走闊、走好!

轉折(二)

生活正處於窘境的人往往更加渴望人生的轉折,這可以讓他們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發生飛躍。 看那邊那個正在買彩票的男人,穿著和長相都再普通不過,單位發的尼龍布口袋放在腳邊,裏麵是今晚要吃的菜。男人又一次選了那組號碼:自己的生日加妻子的生日加兒子的生日。我把鏡頭再次推向他:“先生,您中了嗎?”男子擦了擦汗訕訕地說:“下次吧,下次一定會中。”我指了指手中的攝影機:“說好了,今天去您家做個訪談,您看..”“哦!好好好,來吧。”男人撿起兜子招呼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