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邊城風波起 太後來定計(1 / 1)

大越德昌六年的春天依舊如往年的生機盎然 ,然而此時有一個地方卻一片冷凝----大越皇宮禦書房。

此時的禦書房中少年天子坐於龍案之後低頭看著手中的信紙眉頭緊鎖,龍案前不遠處垂手侍立著一個一身黑色勁裝的男子,此人正是皇帝的暗衛統領劉雄。

“啪”皇帝項天宇將信紙摔在桌上

“哼,陳州······他們真以為山高皇帝遠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劉雄‘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請皇上息怒!”

少年天子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你且退下吧,朕去壽康宮看看太後。”

壽康宮內舒太後靜靜地隔窗望著院中爭相鬥豔的花朵好似看花又好似在出神。一旁的慕嬤嬤望了一眼已經這樣靜靜站了有一刻鍾時間的主子回想起剛才皇上所提的事,慕嬤嬤臉上的擔憂之色一閃而過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娘娘這個辦法真的成嗎?萬一哪裏出一點點紕漏陛下他就危險了······老奴覺得陛下本不必去以身犯險。”慕嬤嬤是太後當年入宮時從娘家帶來的侍女且是從小就伺候在身邊的是這宮內為數不多的極得太後信任的人。所以有些事情上她敢說出心裏的想法。

太後聞言依舊沒有收回看向窗外的視線隻淡淡地道“做娘的隻要是認為兒子做的對的就應該毫無條件的去支持他,況且先皇駕崩時皇上才十五歲我們娘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皇兒登基之初哀家以為他還年少這諾大的江山壓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叫他如何承受啊,可他愣是扛起這諾大的江山六年來從未懈怠。這次的事情略微有點棘手,那陳州刺史手握兵權要想拿下他必須快刀斬亂麻才能免去朝局動蕩。未免中間出岔子打草驚蛇皇兒的想法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他身邊有為數不少的武功高強的暗衛保護不會出事的。”

慕嬤嬤向太後一伏身道“是老奴多嘴了!”

太後收回望向窗外的視線對慕嬤嬤微微一笑扶住慕嬤嬤手向內殿走去邊走邊對慕嬤嬤道“皇兒是你從小照料大的你,心疼他擔心他我知道,他長大了手段越發明智果決了,他儼然是一個優秀的帝王了我們應該為他驕傲。”

依然是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春日午後,禦花園裏百花好似不要命似地吸收著不要錢的陽光然後拚了命似地綻放,真是百花齊放,姹紫嫣紅。然而一個消息驚的後宮眾人無心欣賞這大好春光,也使前朝一眾大臣的內心再不似表麵那般沉靜如水。

消息由壽康宮傳出不過一個時辰便傳遍了皇宮的每一個角落。原來太後午後突然昏倒急招太醫診治結果太醫束手無策無人能診出病因

皇上在聽到太後昏倒的消息後丟下手中的政務第一時間趕往壽康宮一直守在太後榻前

可是整整一日過去了,太後依然昏迷不醒。太醫院一眾太醫束手無策,關鍵是連病根都找不到,太醫輪流幾番診脈過後都道太後脈象與常人無異。

太後隻四十來歲年紀且素日身體一直很好,這些年來一直很少生病這次病來的如此急且如此詭異皇上焦急無奈之下隻得聽從慕嬤嬤的提議招皇覺寺高僧空無大師進宮做法。

空無高僧因其曾在幾十年前準確地預測過兩場地震一場海嘯並一一應驗且在空無高僧的向朝廷進獻的一係列應對災害的措施下挽救了大越無數百姓的生命。所以空無高僧在大越朝被視為神一樣的存在。

在空無高僧的一係列法事後得出的結論是需皇上閉關禮佛七七四十九天太後方會醒來。若皇帝能潛心禮佛七七四十九天此後太後將長命百歲,大越朝國運將愈加昌隆。

這話出自別人之口皇上及滿朝文武百官肯定不會相信,可這話出自空無高僧之口眾大臣以及年輕的帝王居然無一人質疑。

就這樣皇上將朝中之事做一番安排之後就在乾明殿閉關禮佛去了,皇上在臨閉關前下旨除大內總管何忠任何人不得進入乾明殿,後宮諸妃嬪不得靠近壽康宮,違令者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