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想辦公司,你有計劃了嗎 2
什麼是經營風險
經商投資的風險自然是客觀的存在,誰也無法消滅風險,而隻能在經營實踐活動中盡可能地減低風險、預防風險。
如何減低風險,減少損失,這裏麵有技巧可講,它們是:
1、學會分析風險
經商做生意,投身到市場經濟的大海之中,必須要考慮家庭的一切正常開支,考慮一旦你臥病或發生意外導致收入來源的風險。因此,你必須學會分析你所處的環境,作出和作好可能發生問題的風險預測。
2、善於評估風險
即通過分析,預測風險將要帶來的破壞程度之高低,做到心中有數,例如失火將造成危害的程度,貨款回收的程度,資金周轉可能會出現的不良性循環程度等等。
3、慎重預防風險
一定要采取最佳措施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例如對客戶進行詳細的信用調查;製定周密的收款措施;加強保安措施,將當日收入現金及時存入銀行;對周圍環境進行調查,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漏洞進行彌補。總之,要預防和避免風險的發生。
4、設法轉嫁風險
有一些風險是不可能避免的。例如,你所經營的公司有許多價值很高的設備、儀器,即使你作了安全防範,但仍麵臨著設備、儀器可能遭受的損失,怎麼呢?目前,大多數人還不太習慣於保險,然而,加人財產保險,這確實是一個轉嫁風險的良策,設備、儀器的意外失盜或因洪水、地震、火災、房屋破壞等造成的意外損失都會有保險公司的賠償,這種轉移也正是避免風險的良策。
經商投資有風險,這是人所共知的,那麼,究竟有哪些風險你必須掌握或預見到呢?概括起來不外乎是以下五種:
1、行業風險
行業本身的興衰與經濟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但其中並非都是正比關係。有時經濟本身情況很好,但某些行業不一定就發達。例如香港80年代航運的不景氣,就連內行人、專家也很難預測,而使投資航運的人遭到敗績。
2、經濟形勢變化風險
經濟有盛有衰,循環不息。經濟形勢好的時候,股票、期貨、貴金屬都會升值,經濟形勢不好時做債券生意就要好一些。因此,投資者必須理智地分析形勢,把握好時機,順應經濟形勢的變化,否則,就會在經濟形勢的變化大潮中翻船。1995年以來的“三角債”、銀根短缺等等經濟形勢變化就造成了許多公司的危機。
3、政策變化風險
無論哪一種投資,都隨時可能受到政策變化的幹擾。譬如,我們將錢存入銀行,由於某些原因,政策宣布提款限製,一日提款限製在一定數額內,那麼你提款就會受到約束;又如政府對特別行業的寬鬆與嚴緊政策的變化等等,都會使投資者麵臨一定的風險。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受國內泡沫經濟和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政府部門的政策也會有調整。
4、外圍風險
風險並不局限於本地政治經濟範圍,其實全世界沒有一個角落絕對安全。如果存外幣,一定不可以隻存一種,外國也會出現政治經濟動蕩,所以投資於外國的物業、基金、債券也不要隻投資於一個國家。若你隻存日元,也會有日元下跌的困境出現,同時存在風險。1998年從東南亞而起,漫卷東亞的金融風景就說明了這一點。
5、資全集中風險
在你投資過程中,千萬不要過於集中。如買股票,就不應該全部買人地產股或同一類股票,最好采取多種不同類型的投資辦法以避免出現一邊倒的狀況。
總而言之,經商營如果具有成熟的頭腦和必備的風險知識,往往能使自己的公司相對穩定,甚至可以達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的理想效果。相反,隻是一味“跟著感覺走”,隻是“抓住夢的手”,是不可能在風險中贏得經營的自由的。商海中翻船多半是糊塗跟進之類的生意人,而且為數不少。要想經營好你的私營公司,具備一切風險意識是有必要的。
培養你的市場悟性
世界上許多事物都會隱含著一些決定未來的玄機,經營也是如此。在經營實踐之始,如果能對市場走向保持一種悟性,培養一種靈動的觸覺,就可以更好地解析市場。這悟性和觸覺實際上也是一種必要的素質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