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中的幽默,要為講話的內容服務。為幽默而幽默,就有賣弄的意思。用庸俗的事例和動作逗笑,更是不可取。
幽默不是吹牛拍馬、賣弄聰明,不是輕視譏笑、損人找樂兒。幽默應該是寬容有善意的,能夠為別人帶來快樂。
幽默的交際禁忌
1.時間上的禁忌
如果使用的時間不對,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可能引起別人的不快。
有一位夫人站在丈夫墳前正傷心垂淚,突然一位陌生男子向她走過來。他說:“夫人,對於您丈夫的不幸亡故,我深感痛惜,對於您的不幸遭遇,我深表同情。不過我不得不告訴您,當我一見到您,我就深深愛上了您。”
夫人說:“住嘴,流氓!你給我滾開,不然我要喊警察了。”
陌生人溫柔、幽默地笑著解釋:“您千萬別生氣。夫人,我本不想在這個悲傷的時刻來打擾您,更不該在這個時刻向您表露我的心。但時機不再來,誰能在您的美麗麵前情能自持呢?您一離開這裏,也許永遠難以見到您了,您令我一見傾心,我實在太愛您了……”
這位夫人佯嗔說:“現在是談情說愛的時候嗎?你該在我沒哭的時候來找我呀!地址在這裏。”
這一波三折的趣劇,演到這裏告訴我們,首先,不論你的話多麼幽默,時間選擇得不對;其次,若不是幽默動聽的話使夫人轉馨為喜,警察就會被叫來;第三,總算柳暗花明又一村,夫人心動了。人際關係僥幸建立成功。
在葬禮及任何不宜幽默的時問,如長輩、上級和你談話時,對方遇到大災難時,初次見麵時都不宜幽默。
2.場合上的禁忌
同樣的幽默在這個場合能用,卻不一定適合另外一個場合。受民族、時代、審美及曆史文化傳統的差異所製約,對幽默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分清場合,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法國巴黎的一家市場裏有一位賣肉的商人,他的肉攤不大,可顧客卻寧願排長蛇陣,等著買他的肉。
這是什麼緣故呢?
原來這個賣肉的性格開朗,待人和氣,語言詼諧幽默。
賣肉時他嘴裏親切地說個不停。
“您好!年輕人,吃點什麼?來點烤肉還是小牛肉?我看還是吃小牛肉好,又嫩又香,吃了小牛肉的男人會特別健壯。您說呢?”被他稱為“年輕人”的先生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一聽他這樣親切地招呼,心裏高興起來,這一笑不要緊,似乎連臉上的皺紋都笑得平展開來。當然,就多買了些小牛肉。這時,他又說道:“您好!我心愛的。您今天氣色特別好,五月到了,您去哪裏休假啊?’'被他稱為“心愛的”是一位身體肥胖,稍有病容的老夫人。她嘮嘮叨叨起來,埋怨光陰似箭,自己覺得蒼老了。但還是願意別人叫她“心愛的”。那個肉攤主人又接著對她說:“隻要心不老,嘴不老,生活永遠美好。”
就這樣說說笑笑下去,每個人都能聽到一些使自己快樂的話語。人們雖然排著長隊,卻個個心甘情願。
可是,如果這個攤主在中國做生意,一切照搬,就有可能引起不快甚至誤會。畢竟中國有敬老的傳統,而對老人的稱為向來是有講究,而不能隨意叫的。
3.對象方麵的禁忌
幽默也要因人而異,最容易出效果的對象是同事、朋友等與自己關係較近的人。對這些人,縱使稍為過火些也往往無傷大雅。但是如果對方在年齡或身份比自己高的情況下,如長輩、上級或專家等,那麼就一定要慎重考慮幽默方式,否則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此外,還要注意性別、性格的差異。和男性玩幽默空間大,尺寸也好掌握;而對女性,特別是妙齡女性,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要引起別人的反感或誤會。對性格外向的人和性格內向的人,也要有所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