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機變數(1 / 2)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漢高祖劉邦得天下,時至東漢末年,已曆四百餘年。然天道窮極,先有王莽篡政,後有黃巾軍起義,帝位傳自恒、靈帝時,曾經盛極一時的大漢王朝已然垂垂老矣。

黃巾軍起義數月即被平息,然大漢王朝卻是大權旁落。天下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其後天下一分為三,各自混戰不息,區區數十年間,大漢人口便由七千萬戶銳減至五百萬戶,所謂十去其九,加上異族突起,殘害中原,若大的中華民族遭受了全所未有的傷害。

若論三國時期中原動蕩,難以平息,實非中華大地缺少英才,實乃是英雄輩出、英才滿地之年代,方才造就了三國,同時也鉗製了天下大勢,難以大統一。無論是蜀漢還是魏、吳,天縱之才數不勝數,而蜀漢更是坐擁人傑地靈、人和之勢,卻仍難以回天,可歎可恨!

卻說天下動蕩,及至興平初年董卓被部下殺害,其殘部李傕、郭泛互相攻伐,勢力日衰。獻帝自長安流亡回洛陽,為曹操所獲,挾天子以令諸侯,收兗州、擁兵數十萬之眾,勢力僅次於袁紹、袁術兩兄弟,成為天下間一等一的大諸侯。而此時劉備繼陶謙之後任徐州太守,與居住小沛的呂布成掎角之勢,暫保徐州平安。東吳孫策起兵橫掠江東,敗揚州太守劉繇、退嚴氏白虎,與一眾部下風雲搏虎縛蒼龍,成就江東基業,三國雛形始現。

這年十月初一,風清雲淡,汝南城外三十裏,清風觀,天極壇。壇上端坐著一位長須老者,相貌清奇,正是一代名士許子將。此人極善識人,攜其弟子八人開壇,專評當世人物。每月一次,史稱“月旦評”。

月旦評轟動其時,凡受過許子將肯定或讚揚的人,無不身價徒增百倍,名揚四海。於是來找許子將評價的人如過江之鯽,隻為他的一句話。於今天下大亂,前來聆聽之人更是不可勝數,或因彼一言便能令一方諸侯青眼相看,可算是一條進身級仕的最佳捷徑。

卻說許子將因為盛名在外,已然極少為人相法。坐在天極壇上談論是他的幾名弟子,正滔滔不絕的談論天下大事及當代傑出的人才。壇下黑壓壓坐著一大片人,卻是鴉雀無聲,無一不聚精會神的聆聽。

忽然,一個身材瘦弱的人從人群中站了出來,打斷了許子將弟子的話頭,將言語直接麵向正閉目聆聽的許子將輕聲問道:“請教先生,您看在下如何?”

此刻,許子將的弟子欲上前趕走這個魯莽的漢子,卻被許子將製止了。許子將微微打量眼前這位看似羸弱、其實極為凶悍的年輕人,低低歎了口氣,說道:“老夫已經多年不曾相人,既然公子開口詢問,老夫勉強一試。”言罷他沉吟良久,問道:“來此間之人,有求名、有求利、有求官、有求才、有求勢、有求道、有求法、有求仁、有求義、你求什麼?”

“在下求天下,隻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年輕人似乎漫不經心的說道,沙啞的聲音中微微透露著一絲顫動,似乎是激動,又似乎是心情激蕩。一雙漆黑的眸子之中卻閃爍著別樣的光芒,幾乎讓人不能直視。

盡管他的聲音不大,卻被坐處離許子將最近的幾名弟子聽的清清楚楚,俱是駭然,隨即又換成嘲弄之色:畢竟是年輕人,竟然如此狂妄,不知天高地厚,這天下也是能求得的麼?

壇下眾人卻是沒幾人能聽見年輕人的言語,都是不解的看著許子將,看他如何回答。

許子將聞言也是渾身微微一震,旋即便恢複平常,閉上眼睛,良久不語。

那年輕人先是極為自信,似乎已經聽到許子將的回答,然則等候越久,便越是不能自持,終於忍不住又複問道:“先生,難道在下便不值得你一看麼?”眼中的精光越發強盛,幾欲要將許子將刺穿一般。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好大的口氣。”許子將的語氣變了。

那少年不語,眼睛死死的盯著老人。眾人本來不知那年輕人詢問的時何問題,此時聽到許子將的言語,頓時四周一片死寂。

“天下之勢,爾敢問乎?”老人忽然發問,話語咄咄逼人,雙目之間也射出駭人的光芒,森然道:“你到底要求什麼?”

二人雙目之間的精光撞到一起,對視良久,少年絲毫沒有半點退讓,隻是默然不語,良久才受不了許子將的淩厲如實質利劍般的目光,轉向一旁,輕聲道:“前輩,在下求……”

“你不必說了,我已知曉。”許子將籲了一口氣,緩緩道:“你過來,此言隻可你隻眼,唯有自己神會。”

許子將讓弟子取過一片竹簽,提筆在手,沉吟良久,寫下兩個字,一個‘陰’字,一個‘坤’字。

那年輕人取過竹簽,看著兩個字,待要再問,卻聽許子將輕輕擺手,低聲道:“你既心中主意已定,何必再問?難道還有老夫多言麼?”少年愣了片刻,突然,他冷笑一聲,將竹簽上尚未幹透的墨跡抹去,將其扔還給許子將,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