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的異域之謎 1(1 / 3)

第一章 地球的異域之謎 1

一個個異域密境,無疑是一個個問號,它們曆經滄桑,執著地矗立於這個古老星球上的各個角落,也矗立於人類渴望被知識澆透的心靈荒原。它長久地吸引人們的不僅有令人驚歎的科學研究價值,更主要的是它們都不容分辯地超越了曆史,向人類的所有思維能力發出了無聲而持久的挑戰,刺激著人們探究其真相的強烈興趣。

中國的地理之謎

中國有著遼闊的疆域,作為華夏民族的子孫後裔,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了解我們偉大祖國的自然地理。隨著了解和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其中存在著許多未解之謎,那些離奇詭異的謎團令人困惑萬分,同時也激發了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朋友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使他們探求這些未解之謎的謎底和真相,以便盡早揭開這些謎團的神秘麵紗……

為什麼“車往坡上滑、水往高處流”?

你體驗過“上坡輕鬆、下坡費勁”的奇妙感覺嗎?你目睹過“車往坡上滑、水往高處流”的奇異景觀嗎?那麼,不妨到我國各地的“怪坡”去“瀟灑走一回”,看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遼寧“怪坡”是最早被發現的“怪坡”,位於遼寧省沈陽南新椰子區清水台鎮周家村東北方的寒坡嶺。1990年5月,一輛麵包車途經此地,司機下車小歇;回來後發現熄火的麵包車已自行從坡底“滑行”到了坡頂。消息傳開後,一時間觀者如雲,“怪坡”成為“聚焦中心”。在這座長約九十米、寬約十五米、坡度為1.85度的“怪坡”上,坡道平坦,兩邊長滿小草,毫無任何異常現象。但就在“怪坡”上,汽車下坡必須加大油門,而上坡即使熄火也可到達坡頂;騎自行車,下坡要使勁蹬,上坡卻要扣緊車閘;人行坡上也是上去省力,下來費勁。

南疆克孜勒蘇自治州境內、烏恰縣外190公裏處,有一條南北走向,當地人都稱之為“什克”的小河。河水從上遊低窪處,沿著河旁的小山坡,像蛇一樣逶迤而上,最後爬上了十幾米高的小山坡,河水在山包上又轉了兩個彎後,在山包的另一側,緩緩地向下遊流去。有個測繪人員偏不信“邪”,實地一量,山包竟高出上遊河麵1.48米。

針對這些怪坡,探險家和科學工作者先後提出了“重力異常”、“視差錯覺”、“磁場效應”、“四維交錯”、“黑暗物質”、“失重現象”、“黑暗物質的強大萬有引力”等各種解釋,雖然眾說紛紜,卻不能使人真正信服。直到今天,“上坡如下坡、下坡似上坡”的“怪坡”,依然成為人們競相前往探奇的“世界謎地”。

小知識:

山東怪坡

濟南市東南外環路也有一段“怪坡”,引來人們競相探奇。當時,百人駕車途經外環路省經濟學院以南約有1.5公裏處一段下坡路時,已駛過坡的汽車熄火後,竟又慢慢地自動爬上了坡。不少人聞訊趕來,目睹了同一現象:幾輛汽車駛到坡底,車與車相距1.2米熄火;結果,汽車接連“倒行逆駛”,緩慢地爬上了坡去。

你去過冬暖夏涼的奇異之地嗎?

春夏秋冬,夏熱冬寒,這本是大自然的客觀規律,然而在我國不同地域的岩石山中,竟發現了幾處冬暖夏涼怪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素有“溶洞王國”之稱。中國科學院與比利時、法國科學家聯合組成—洞穴考察隊,來到五峰—探險考察,發現了二個“暑天冰穴”。洞穴內覆蓋著厚度難以估量的冰層,涼風瑟瑟,寒氣襲人,猶如嚴冬。人進入洞穴,走在冰上,猶如走進神話般的水晶宮。冰層晶瑩剔透,寒光閃閃。然而,進入洞穴的人,總是無法觀賞洞中美景,因為這裏冷氣逼人,一個個凍得渾身發顫,搓手、跺腳,實在受不了了,隻有從冰穴中溜出來,跑到陽光下取暖。

據當地老人介紹,洞穴內結冰時間是在三伏盛夏。初伏,冰層最厚,冰穴外的石縫中都可見寬1米、長50米的巨大冰麵。到了三伏尾,冰層開始融化。伏天過後10天,冰全部消融。可是,到了天寒地凍的嚴冬.洞穴外寒風刺骨,冰封雪飄,洞穴內竟升起騰騰的熱氣,溫暖如春;洞穴口嫩綠的小草生機盎然。因此,住在山下的人,夏天就到這裏來破冰消暑,而三九嚴寒時,則常來這裏生發豆芽菜。天越寒冷,洞穴裏的豆芽生長得越快。

四季更替,夏熱冬寒,本來是大自然的客觀規律,然而湖北五峰境內的“暑天冰穴”偏偏背道而馳,這是怎麼回事?

小知識:

何教化子

從古時候起,五峰土家族這一帶,就有著“何教化子”請願的傳說。說的是昔日這裏的土地非常貧瘠,土家族百姓苦不堪言,那些官府的苛捐雜稅,更是壓得百姓抬不起頭來。當地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叫何教化子,有一年盛夏,他到“冰穴”取來很大很大塊的冰,背著到官府為百姓請願。他言道:“土家寒苦,六月結冰,求大人豁免賦稅。”官府的大人們目睹此景,惻隱之心大起,於是下令免除了這一帶的田糧賦稅。

公路奪命之謎什麼時候能解開?

公路上出現交通事故,哪能沒有原因?一般是司機疲勞駕駛,沒有遵守行車規則,甚至酒後駕車、無證駕車等。無原因的、莫名其妙的事故幾乎沒有聽到過,過去聽到過的也隻是帶迷信色彩的原因,如神魔鬼怪之類的,不足為信。

我國的蘭新公路上有一個“魔鬼地帶”,被司機們稱為“中國的魔鬼三角”。事故地點在蘭新公路“430”公裏處。那裏翻車事故頻繁,而且翻車原因神秘莫測。有司機說,一輛汽車好端端的,甚至是新車,正在正常地行駛著,前方也沒有任何障礙物,自己就突然翻了,真是莫名其妙。據交管部門統計,小事故不算,僅車毀人亡的重大惡性事故每年少則十幾起,多則二三十起。盡管司機們每到這一路段都要小心提防,但事故仍然不斷發生。

為此,有關專家也對“430”公裏地段進行了實地勘察,發現這裏不但道路平坦,而且視野開闊,實在讓人十分奇怪。起初有人分析可能是道路設計有問題,於是采取了減少彎道,降低坡度和傾斜度等措施。但翻車事故依然不斷。

後來有人說“430”公裏處以北可能有個大磁場,依據是每次翻車方向都是朝北。這種說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科學上無法解釋,也沒有解決的辦法。所以,到目前為止,許多知道“430”公裏底細的司機都對它“敬而遠之”,而在這裏發生的一起起翻車事件的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謎。

小知識:

美國的死亡公路

現在,隨著公路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出現了高速公路。美國某沿海的高速公路時有惡性事故發生、而且屢禁不止,最終不得不請來專家研究。他們中有人認為是高速行駛的汽車產生的氣流幹擾了司機的神經係統,也有人認為在那一段高速公路上有一種現在科學還無法解釋的強磁場,是它製造的一起起車禍。

奇地暗香何處來?

湖南省洞口縣山門清水村。早晨一位農民匆匆吃完早飯,背上藥簍向村西北方向走去,他想趁早上涼爽的天氣,多采些草藥,因為再過幾天就到了收購草藥的集市了。踏著地上沾滿露水的小草,他仔細挑選著草叢中的藥材。迎麵吹來的微風,使他覺得精神倍增,不覺藥簍中的草藥都有一多半了。這時有一股奇香隨風飄來,循香而望隻見一片凹地並沒有看到什麼奇花異草,但香味卻愈濃……

這位滿載而歸的農民回家後,向家人和鄉鄰講述了聞香的經曆。鄉人得到這一條消息後,紛紛沿著這位農民指引的路不期而至,大家都飽聞了香味。不久有關部門也知道了這條消息,來到此處,對香味進行查看和考察。經考察發現香氣的濃度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早晨露水未幹或雨後天晴時,氣味格外香濃,中午驕陽曝曬時,氣味會變得較清淡。這股香味到底從何而來呢?

據有關專家推測香味的來源有三種可能:一,這不知名的香氣可能與這裏地下所含有的一種微量元素有關,當這種元素放射出來,同空氣接觸後,發生了一定的化學反應,會形成一種帶有特殊香味的氣體。香味的濃與淡,取決於這種元素放射的強弱和氣溫的變化。二,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山上其它地方的奇花異草散發出來的香味、從山的各處飄落下來,陷入此處(此處較低凹)周圍高地的氣流將香氣隔離開來,使其不能繼續擴散,因而形成這奇異的香地。三,更有人認為這塊凹地下麵可能儲藏著某種帶有異香的石頭,在一定氣候條件下將香味散出。以上這三種解釋哪一種更接近真實呢?還有待後人去做進一步研究。

小知識:

香稻之謎

香稻是泰國的一種特產稻米,其色澤晶瑩口感甚佳,是稻米中的精品。然而在我國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悅來鄉寺院村土家山寨,有五塊能使普通水稻變成香稻的神奇水田。據史料記載,它已有千年之久,可其中的奧秘卻無人能解釋清楚。現代許多農業專家和科學家也對此進行過調查研究,可是這千年之謎至今仍無人能揭曉。

反常的怪井之因何會預報地震?

井是自人類文明生活開始以來最常見的,也是有些地區必不可少的汲取水的深洞,但你知道在我國各地有一些反常的井嗎?

湖南洞口縣竹市鎮荷池村,有一口約深兩米左右的石井。幾百年來,該井水一直是清澈透明,供人們飲用,水的口感微甜甚佳。可是自1979年以後,該井發生了一些奇異的變化:每逢暴風驟雨來臨的前幾天,井水由清澈透明變成棕紅色,口感有澀味。一反常態的情況每次大約持續3—5個小時,然後恢複正常。從此村民稱這口井為“氣象井”。

有些井還會預報地震是否發生。據古籍記載,1676年,山東鄒平縣郭莊地震之前村中的數口井都有“井鳴如牛吼”的井響現象發生。近年來我國許多地方地震之前,也都會發生“井響”的奇異現象。邢台地震前,隆堯馬欄水井連續翻花冒泡6天,臨震前一天井水“絲絲”作響。

井水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都是清澈透明的,但在大地震發生之前,井水會發生多種多樣的變化:有的突然翻沙,變渾,例如通海地震前兩天,有的井水翻泥沙,渾如米湯,震後恢複如初。有的變色、變味、發臭、漂油花、冒泡,例如,1974年4月22日的江蘇溧陽發生5.5級地震前四五天,溧陽縣前馬村一口井的井水變黃,震前一兩天變色更加嚴重,滿井冒泡,22日早晨,井水像開水鍋似的翻騰,散發出水草般的氣味,水位比平時升高約1.5米,震後才恢複正常。

為什麼在地震之前上述這些水井會有變化呢?地震與井水變化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係?怎樣利用井水的變化來預測地震,這些都值得我們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小知識:

往上爬的井水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可在江西上饒縣煌固鎮有一口水井,每到上半年雨水充沛的季節,井內的泉水就會自動“爬”上地表1米之上的井圈向外湧出。這一稀奇的現象不但吸引了很多過往路人,也讓當地村民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