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福王(1)(2 / 2)

大婚之後便強行的打發福王去自己的封地--洛陽,起造邸第,花了二十八萬兩銀子,超出一般王製十倍的花費。神宗派出太監征收“礦稅”,搜刮的億萬錢財,皆入福王藩圍。

到了萬曆四十年,福王已二十七歲,宰相葉向高上疏力爭,神宗答應第二年春天舉行。到時候卻又失信了,見輿論洶洶,不能不就藩,鄭貴妃便借機開口,為兒子大撈一把。鄭貴妃要求一次賜田四萬餘頃,群臣力爭,不得以減為兩萬傾,又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莊田四萬頃減半,仍須兩萬頃,中州腴土不足,取山東、湖廣的良田湊足。

第二,籍沒張居正的財業,尚存官的撥歸福府。

第三,從揚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種雜稅撥歸福府。

第四,四川鹽井的一部分收益劃歸福府。

第五,請淮鹽一千三百引。

以上五項,尤以最後一項影響國計民生、及於邊防軍餉,後果異常嚴重。而神宗一概答應。

好容易辦妥,鄭貴妃依然不讓福王按製度就藩,借口為第二年為李太後祝壽,企圖再拖一段時間。遭到李太後的訓斥,而且李太後碰巧沒有活到第二年70大壽就去世了,大臣們一再催促,神宗和鄭貴妃再也找不到借口拖延,隻好讓福王就藩。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朱常洵帶著無數金銀財寶就藩洛陽,隊伍前後達100多裏。

同時,得莊田二萬頃。按照明朝崇禎年間首輔孔貞運所撰文的《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的記載:“福王之國,睢泒夫至五百四十名,外加協濟三百名。公(袁可立號節寰)曰:‘民力竭矣’。即白之衛輝何守。尋得減免,人人感恱。”袁可立當時因直言進諫明神宗被貶官回籍睢州二十多年,福王之國給睢州百姓帶來的沉重負擔是他親眼所見,記載當是真實可信的,所以他才出麵為睢州民眾求情減免。

就國之後,福王橫征暴斂,侵漁小民,千方百計搜刮錢財,壞事做絕。萬曆皇帝不理朝政達30年,群臣上的奏章大多不理睬,唯獨福王府的奏章早上遞交,下午即答複,其要求無所不允。有這樣的便利,四方奸人亡命之徒,紛紛趨之若鶩,聚集在朱常洵門下。天啟皇帝和後來崇禎皇帝即位後,因這位福王是帝室尊屬,所以對他很是禮敬。

這位重達三百斤的肥王爺一輩子醉生夢死,終日閉閣暢飲美酒,遍淫女娼,花天酒地,體重達體重360多斤。流賊猖熾之時,河南又連年旱蝗大災,人民易子而食,福王不聞不問,仍舊收斂賦稅,連基本的賑濟樣子都不表示一下。

四方征兵隊伍行過洛陽,士兵紛紛怒言:“洛陽富於皇宮,神宗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卻讓我們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賊手,何其不公!”當時退養在家的明朝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多次入王府勸福王,勸他說,即使隻為自己打算,也應該開府庫,拿出些錢財援餉濟民。福王與其父明神宗一樣,嗜財如命,不聽。

到崇禎帝時,朱常洵地近位尊,朝廷尊之以禮。朱常洵終日閉閣酌飲醇酒,所愛唯有婦女、歌舞。秦中流賊四起,河南也遭大旱、蝗災,人們互相殘食,民間一片雜亂,都說先帝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洛陽富於皇宮。經過洛陽的援兵喧嚷道“:王府有金錢百萬,卻讓我們餓著肚子死於賊手。”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正住在家中,聽說之後很害怕,便將其中利害關係告知朱常洵,而朱常洵並未放在心上。

所以李自成早就惦記上了福王的一副三分地,這可是天下最肥的地方,要是把福王老窩端了什麼軍費糧草全得以解決。李自成開了動員大會,號召廣大義軍要奮勇殺敵,爭取一鼓作氣拿下洛陽,等殺進洛陽城隨便拿誰便搶都是咱們家的。

崇禎十四年(1640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組織十萬大軍奔洛陽襲來。這一消息驚動了作威作福的朱常洵,老家夥嚇的臉都紫了,本來就胖,三百斤的大胖子,往椅子上一坐跟一灘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