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偷襲義州(2 / 2)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你祖大壽想混下去相安無事,沒那麼簡單,很快清軍在錦州城北的義州築城一事被明軍打探到,速報祖大壽。說是清軍在義州築城,看那架勢要與咱們錦州長期對峙。

祖大壽對此事非常敏感,更加緊張,自己已經好些年未與皇太極動兵,好端端的滿清築城義州是何居心,義州距離錦州一百多裏地,一旦滿清在此得以站穩腳跟,定會對錦州發起猛攻和騷擾,不行,我不能任由他胡作非為。

看來我得先下手為強了,想到這,祖大壽連夜召開軍事會議,把這一消息通知各級軍官,叫大家做好準備隨時出擊。

現在駐防錦州城裏的軍兵不到四萬,其中還包括不少蒙古軍隊,能打的武將不到十幾人,這是祖大壽最為操心的,兵馬不多,善戰的武將也少之又少。

祖大壽又一想,怕他什麼,他們滿清在義州的人馬不足四萬,估計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趁他們在義州立足未穩之際馬上出兵殺他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迅雷不及掩耳,即便殺退不了滿清,那也能夠起到威懾作用,知道知道我錦州城裏的軍兵的厲害。對,就這麼地了。

不過不能把軍兵全部派出去,萬一滿清設下陷阱等我掉進去怎麼辦,不能齊勝不顧家。想了多時,祖大壽決定隻帶一萬輕騎兵出擊義州,殺滿清一個戳手不及。

吳三桂與祖大樂、幾名副將守家,祖大壽再三叮囑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地盤,第一防止滿清的偷襲,第二防範朝廷的錦衣衛。吳三桂自信滿滿的對舅舅說道:“舅父大人,您就放心大膽的去,以往咱們是怕他皇太極,那是過去。近幾年來咱們錦州一帶實力不斷壯大,連續幾年糧食大豐收,打破同期多項指標水平,軍兵將佐也是訓練有素拉出即戰,戰則必勝的水平,還怕他個滿韃子。”

祖大壽很欣賞自己的外甥,年輕唯有,是個幹茬子。祖大壽對他說:“我一去,你就負責把守錦州,務必多加謹慎才是。”又命令祖大樂駐守鬆山代管南山,幾名副將把守杏山和筆架山,祖大壽一一作了安排。

次日午夜,祖大壽在教軍場點齊輕騎兵一萬,要求人馬都要輕裝上陣,馬嘴裏弦草,馬蹄子用布包好,以免發出響動。這一萬軍兵都是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拔了又拔、撿了又撿,十八歲往上二十歲以下的精壯之士,很怕有不好的馬上替換掉,每個人頭戴皮盔,外穿皮甲,內襯鐵背心,馬鞍橋佩戴斬馬刀,手持單手斧,一個個精神飽滿、氣質矍鑠,幾乎就是精英部隊。

一切準備就緒,祖大壽帶領一萬輕騎兵出北城,直奔義州殺去。

說來今天也是奇怪,白天還是風和日麗,晴朗湛藍的高空萬裏無雲,像碧玉一樣澄澈。可不知怎麼地,到了晚上尤其是後半夜,正直入冬之時,凜冽的寒風,找到了冬天的感覺,風如鬼哭狼嚎一般吼著,風吹的那些枝幹“嚓嚓”的響著。吹的路旁的樹枝成了光著的胳膊;吹的道路上的黃沙,卷成了一片。明軍正好是頂風前行,速度顯得遲緩許多。

咱們說道這交代幾筆廢話,在我們錦州這地方,老百姓有句俗語;“錦州一年隻刮兩次風,一次刮半年。”通過這句話可以了解到錦州的惡劣的天氣條件,風是真大,平平常常都得個三四級北風,刮南風稍微幸福一些,北風可就遭罪了,衣服都能給你打透。

根據地理學來說為什麼錦州風大呢?

錦州位於中緯度地帶,地處亞歐大陸的東部,屬於季風區。雖臨渤海但錦州這地,屬於內海,海洋對氣候影響不大,主要還是受季風環流的影響,是大陸性季風候。尤其春季,風大,雨水少,氣溫幹燥,塵土易被吹起。而且大風一年四季都在刮。

咱們閑言少敘,書歸正文。

明軍頂風前行,真心的不好走,有的士兵眼睛被風沙迷住,加劇了行進的速度,祖大壽也感覺今夜晚間有點怪怪的,難道是時機不好麼?

那麼究竟祖大壽能否成功偷襲,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