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岩一聲令下,火槍手們按照演練的陣型依次放槍。
槍響之處便會有後金兵應聲倒地,即便不死也是身負槍傷。很快一排排火槍打完,馬上頂上來的是一窩蜂和大抬杆部隊。這兩樣火器可是明軍的撒手鐧護身衣,隻要敵軍接近,這兩樣火器同時發射,後果可想而知。
後金騎兵也好步兵也罷都未能幸免,被射死被穿糖葫蘆者不下千人。結果後金部隊還沒衝到明陣地呢就死傷過半,努爾哈赤站在高處遠望,看到八旗子弟死傷慘重心頭好似刀割,可又能怎麼辦呢,打戰就是靠人堆的,雙方怎麼可能不死人。
看罷多時,吩咐叫阿敏、莽古爾泰前來聽令。
不一會兒二人趕到,努爾哈赤命令他們二人各帶一支精銳騎兵,在明陣地的兩側突入。
今天的成敗與否就看你們兩位貝勒的了,二人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怠慢,各自領命照辦。努爾哈赤又給皇太極調撥一萬步兵,準備這一次一定要突破明營陣地。
咱們長話短說,皇太極的第一次衝鋒並沒有給明軍造成多大的損傷,反而自己的軍隊卻死傷慘重,大部分都見閻王爺去了。
馬上開始組織第二次的衝鋒,自己也披掛整齊,也要衝鋒陷陣。
士兵們看到主將參與互動,一個個備受鼓舞,發誓要一戰成功。這次正麵衝鋒的都是步兵,一手持牛皮盾牌,另一手提月牙彎刀,連喊帶叫是殺向明營陣地。而在兩側的後金騎兵也開始突擊,他們主要是吸引明軍的火力,為正麵部隊提供掩護。
書不重敘,不大的工夫後金兵馬突破三道壕溝,隻離明陣地不足二百米。
麻岩看到敵人二次進攻來勢甚猛,馬上命令鴛鴦陣出動。
鴛鴦陣又叫二龍出水陣。陣形以十二人為一組,一組兩排。最前的這位是隊長,其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重箭、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牌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椏杈,每支狼筅長三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麵長槍手的進擊。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麵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進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長槍手未刺中敵人,短兵手即持短刀衝上前去劈殺敵人,最後一名士兵是火槍手。
在抗倭期間鴛鴦陣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那個時候論單兵的戰鬥力,中國士兵還真就劃了不住日本兵。而鴛鴦陣可以揚長避短,相互彌補不足之處,使得倭寇見到鴛鴦陣就消失在大海之中。
言歸正文;雙方開始展開廝殺,後金兵還真就沒見過鴛鴦陣這玩意,不知道怎麼去破。別看明軍人數沒有後金多,但冷不丁的一用上鴛鴦陣還真好使。不過你再怎麼好使也不行啊,人數擱那擺著呢。麻岩看到不好馬上命令鳴金收兵調回鴛鴦陣的士兵,可後金軍與此同時也衝入陣地,雙方又展開近戰廝殺。
這時的麻岩已經與敵軍展開混戰,跨下烏騅馬手使虎頭槍,把大槍在空中一舉:“明軍將士們,我等為國效力的時候到了,隨本將軍殺啊!”
前鋒部隊與後金正麵發生混戰,在中央指揮的馬林怎麼不增援啊?不是馬林不增援前鋒部隊,就在此時兩翼的後金騎兵也衝進大陣之內,整個大陣幾乎被後金包圍,他還哪有其他兵力增援。
單說麻岩;麻岩好生了得,這條槍都使神了,呼上就下,呼左就右,不少後金戰將命喪他手。皇太極看到麻岩是員猛將不可與其正麵交鋒,幹脆我射他一箭。
再看他走獸壺玄天袋抽弓搭箭,前把推泰山後把一曳弓弦,這支狼牙箭就射向麻岩。麻岩隻顧廝殺,但是身為大將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麻岩忽聽得身背後有金風響動,便知不好。可在想躲為時已晚,盡可能的身子往前探。這支箭是正釘在麻岩的後背上,多大的勁頭,把護背旗擊折又連穿三層鎧甲,箭尖紮進一寸來深。
麻岩隻感覺身上一陣的發麻,就知道自己負傷了,可戰場上不容你多想,同時幾名後金戰將各持兵刃殺向麻岩。就在此時,有幾員明營戰將前來助戰。
丁碧、葛世鳳、鄭國良三匹戰馬飛馳而來,抵擋住敵軍。可是麻岩身上這支箭矢並非一般,箭頭上有慢性麻醉藥。不到一刻鍾的工夫,麻岩隻覺得四肢乏力,頭暈腦脹,處於半昏迷狀態。丁碧等三人擊退這幾名番將救出麻岩。丁碧邊戰邊說道:“葛將軍、鄭將軍快些掩護麻副將先行撤退,這裏由我來抵擋一陣。
想走?門兒都沒有,遠處有衝過來無數的後金騎兵,又是一頓的弓箭。
葛世鳳、鄭國良紛紛中箭身亡,而麻岩早已人事不省也死於亂軍之中。整個前鋒營幾千人馬大部分戰死,隻有那麼少數人得意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