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隱秘動物學之謎 1(1 / 3)

第一章隱秘動物學之謎 1

關於“意想不到”的動物的科學

在所有關於異常現象的研究各領域裏,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不明飛行物學(UFOs)與隱秘動物學。隱秘動物學(CRYPTOZOOLOGY)是由希臘詞“隱秘”、“動物”與“研究”組合而成,簡而言之,就是關於對隱秘動物進行研究的學問。對該研究領導進行命名的是伯納德·霍伊維爾曼斯。他之所以喜歡用“隱秘”而不是用“未知”來形容這些神秘的動物們,是因為他感到居住在這些動物附近的人們對它們的存在通常是知道的,正是這些人們曾親眼目睹過這些動物及其活動,並把這些消息傳到外部世界,才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霍伊維爾曼斯認為最好把這些動物稱為“難以用科學加以描述”的動物。隱秘動物學領域裏最出名的兩個課題是“大腳怪”與“蘇格蘭尼斯湖怪獸”。

1982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斯索尼安研究所,“國際隱秘動物學會”(ISC)宣告成立。從此,有誌於對未知、隱秘或值得懷疑的動物進行研究的生物學家們有了一個正式的組織以便於研究的開展。在這裏,對於隱秘動物學的定義進一步得以明確。大家的共識是,隱秘動物學應該包括可能出現在人們認為不可能出現的地方的已知動物,以及人們認為已經滅絕了的但又可能存在的動物。國際隱秘動物學會出版的《時事通訊》中寫道:“隱秘動物學所關注的,就是那些意想不到的動物。”

深山裏的未知怪鳥

隱秘動物學的早期曆史

18世紀的瑞典人卡洛斯·林奈是第一個以科學、現代的方式對動植物進行分類的人。他認為,上帝所創造的這些動植物的外形與功能是恒久不變的。一個多世紀以後,查爾斯·達爾文向人們展示了另一種叫做“進化論”的理論,認為物種是逐漸演化的。那些未被列入林奈所做分類的動物,如獨角獸或大海蛇,就不再被認為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到了19世紀,科學家們感到他們已將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找到並歸類了。1812年,喬治斯·卡維爾男爵,一位偉大的法國自然學家,今天的人們認為他是古生物學(一門通過化石對過去進行研究的學問)之父,他宣布所有的大型四足動物物種——用四隻腳走路的動物——都已被發現了。此觀點得到了絕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同。然而,在卡維爾之後的年代裏,數以千計的新物種,包括大型四足動物,又被發現了。

相貌凶猛、看起來似人的“胖狗”,今天我們知道那是大猩猩,於1847年被正式確認。這期間巨烏賊(挪威傳說中的北海巨妖)與大熊貓也相繼被發現。隨著各種新奇物種相繼被發現,一些科學家開始以一種新的眼光看待傳說中的那些奇禽怪獸們。例如,關於大海蛇的問題就引起了科學家與作家們的注意,他們認為從見證之可信與描述之詳細來看,人們已無法漠視它的存在了。在19世紀歐洲與美國的科學雜誌上,這些動物成為一個流行的話題。

例如,《動物學》雜誌編輯愛德華·紐曼,希望人們在進行科學思維時換一下思路——心胸更開放些。在大海蛇問題上,他於1847年寫道:“某種自然現象已為人所親眼目睹;讓我們尋求一種滿意的結論而不要對人們的探索報以嘲笑。”在堅決認為海蛇存在的人當中,包括了一些重要的自然學家。1892年,荷蘭動物學家安東·科尼利斯·奧德曼斯將所有能找到的報告彙集在一起進行仔細研究,並據此著成一本廣為流傳的書《大海蛇》。霍伊維爾曼斯認為,此書是“隱秘動物學新解的真正起點”。

但與此同時,一些大科學家——他們提出質疑意見但最終又擺脫質疑——卻攻擊有關大海蛇的報告是謊言與眼誤(其中有些確實如此),並對那些目擊者們大加取笑。偶爾有敢於站出來提出反駁的科學家都付出高昂代價。如大名鼎鼎的法裔美國動物學家康斯坦丁·塞繆爾·拉斐尼斯克,就因寫了有關大海蛇的文章,其聲譽與事業幾乎毀於一旦。

在20世紀中,人們進一步認為發現大型尚未知道的動物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小的。然而此種動物仍不斷被發現。這個時代的三大發現——它們絕不是全部——是(1900年)、山地大猩猩(1903年)與空棘魚(1938年)。是產於非洲的一種短頸動物,與長頸鹿有親戚關係,但看起來卻更像是驢與斑馬的混種,它後來逐漸為成隱秘動物學的一種標誌,出現在國際隱秘動物學會的標識上。空棘魚是在南非一艘漁船的漁網中被發現的,它曾被認為在大約6千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這一物種在地球上已存在了4億年之久,比恐龍的曆史還要久遠!)。空棘魚的發現被認為是20世紀動物學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這一發現使一些科學家與作家猜想:如果史前的空棘魚能夠被發現,那麼其他哪些奇異動物逃脫了滅絕的命運呢?有報告說在非洲有一種樣子像史前雷龍的動物,叫“莫克雷—莫比莫比”,於是一些人猜測,或許恐龍根本就沒有全部滅絕呢。另外一些來自非洲的報告說曾有人目睹過另一種史前爬行類動物——翼龍。1948年1月3號的流行刊物《星期六晚郵報》上,生物學家伊凡·桑德森寫了一篇題為《恐龍可能尚存》的文章,將上麵這些問題公諸於眾。古生物學與動物學家威利·利,也經常在雜誌上撰文或著書向公眾介紹一些有關未知動物的知識。但真正引起全世界對於奇異動物關注的,是在1933年蘇格蘭尼斯湖怪獸的照片刊出之後。不管是主張其存在的,還是持反對意見的,數以百計的雜誌社和報社出了有關這一動物的文章和著作。

霍伊維爾曼斯與現代隱秘動物學

在過去與現代所有關於隱秘動物學的書著中,最重要的要數《追蹤未知動物的足跡》一書,1955年出現了法文版,1958年出現了英文版。其作者,法裔比利時動物學家伯納德·霍伊維爾曼斯,花費了數年時間從大眾及科學刊物上收集有關奇異動物的報告。這本厚厚的書隻涉及陸生動物,且沒有使用“隱秘動物學”一詞。事實上,霍伊維爾曼斯是在本書出版之後才創造出這一表達方式的。但在信函來往中,他開始使用該詞,1959年一位朋友在自己的一本書中題上:“獻給隱秘動物學大師——霍伊維爾曼斯。”這是該詞第一次付梓。

《追蹤未知動物的足跡》被譯成多種語言,在全世界範圍內售出了100萬冊,它幾乎單刀直入地將對這種動物的研究引入了科學範疇,使之成為一門學問。其他一些事件也是導致人們對此問題產生興趣的原因。20世紀50年代,一些擁有廣泛讀者群的雜誌如《生活》、《國家地理》等,對“西藏大腳怪”(一種喜馬拉雅雪人)進行了大量報道。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美洲靠近太平洋的西北部對大腳怪的目睹與追蹤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

從20世紀60年代一直持續到今天,湧現出大批關於隱秘動物學的文章書籍。而作者對於這些動物學神秘事物所持的態度卻大相徑庭——從謹慎具體的科學研究到最聳人聽聞、最奇異怪誕的故事與理論。有時這些反科學論點被稱為“福特式”觀點。“福特式”一詞來自查爾斯·福特,此人是“反自然現象”的先鋒,經常嘲笑科學在解釋一些神秘現象方麵的無能為力,而自己則提出一些極為怪誕的理論。

但這個時代最主要的工作集中在野外研究與查證上。專業工作者及業餘愛好者們穿越叢林、沙灘、河流和湖泊,尋找著標本或其他線索,但絕大多數人乏績可表。新近成立的國際隱秘動物學會在這些野外調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當人類學家羅伊·瓦格納報告說,新幾內亞居民發現了一種半人半魚的動物後,該學會就派出了一個調查組參與瓦格納的工作。最終他們斷定,當地居民所看到的實際上是儒艮(人魚),一種素食類水生哺乳動物,也叫海牛。在隨後的十年裏,國際隱秘動物學會的成員還去剛果調查了“莫克雷—莫比莫比”,赴中國調查“野人”,一種在該國發現的大腳怪。其他的野外調查點包括尚普蘭湖(據說這裏有發出嚼聲的水怪)和俄勒岡州華盛頓州的野外(報告說這裏有大腳怪)。

國際隱秘動物學會也在查尋那些公眾不甚感興趣卻仍相當有趣的神秘動物,如“袋狼”和東方美洲獅,前一種產於澳大利亞的肉食性有袋類動物,據說已滅絕但仍有被目睹的報告。學會秘書理查德·格林韋爾在墨西哥西部山區甚至認出,一隻被屠宰的大型貓科動物其實是“昂紮”,一種出現於傳說中而其真正的存在卻一直被人質疑的動物。然而格林韋爾這一隱秘動物學的有趣發現,最終卻被澆了一盆冷水,因為隨後的研究證明這種動物在遺傳基因上與當地其他大型貓科動物並無差異。

隨著國際隱秘動物學會日趨活躍,隱秘動物學得到了一些重要科學家的支持,當然,也招致了一些人的攻擊。絕大多數的批評家認為,所有的大型動物均已被人們所發現了,此一觀點與1812年的卡維爾何其類似。20世紀80年代末的一個動物學會議上,格林韋爾發現自己受到了公開的嘲笑!但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因為多數科學家對於隱秘動物學的研究領域是了解的,似乎也願意繼續聽下去。國際隱秘動物學會所出版的年刊《隱秘動物學》上刊載著一些廣受尊重的生物學家們的文章。即使這些作者對隱秘動物學的努力能否帶來實質性的結果表示懷疑,他們也承認,盡管該學科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其進行的研究還是值得的。當然,一旦能夠發現某種轟動性的“意想不到的動物”的實物標本,不管是活的還是死的,那麼隱秘動物學就會立即為人們所接受。

超隱秘動物學

超隱秘動物學所研究的是這樣一些動物,即它們的存在即使對於頭腦最開放的人來說,似乎也是完全不可能的。霍伊維爾曼斯、國際隱秘動物學會以及其他受過生物學訓練的隱秘動物學家們所關注的隱秘動物,被認為是生活在偏僻、人煙稀少的地區或江河湖海的深層。在這些地區,那些大型未知動物的存在至少還有一絲可能。

當然,這些動物並不僅僅在上述地區被看到。大腳怪及其他一些類似的長有毛發的兩足動物(靠兩隻腳走路的動物)被看到的報告來自整個美國與加拿大地區,而不僅僅是來自靠近太平洋的西北部荒野地區。有關其他類型的“怪物”如“狼人”、“像爬行動物的人”的報道不斷現諸於報刊及其他文字材料中。盡管那些見到這些奇怪動物的見證人,看起來與那些報告更為“正常”些的“隱秘動物”的見證人一樣可靠且精神正常,但隱秘動物學家們還是謹慎地不把這些歸入他們的研究範疇。大多數具有科學精神的隱秘動物學家與超隱秘動物學保持一定距離,是因為後者離客觀現實“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