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攝影機的模糊
史維登(Swindon):曆史會怎麼說呢?
伯格優尼(Burgoyne):曆史會一如往常的說謊。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魔鬼門徒(1901),第三場
1900年代初期,英國布蘭德福(Bradford)附近的卡提林(Cottingley)村莊,依雷絲·雷特(Elsie wright)與法蘭西斯·克裏夫(Frances Griffith)在他們家的花園拍攝到小精靈的相片。60年之後,年老的依雷絲·雷特與法蘭西斯·克裏夫公開這些相片,連神采福爾摩斯的作者亞瑟·科南·杜裏(Arthur Conan Doyle)爵士也上當了。他們之所以能夠得逞,是因為在20世紀初期,人們沒有能力辨識很明顯的變造相片。
時代變遷,時至今日,人們非常了解相機所顯示的真實性,尤其是當其與電腦結合時,不但可以騙人、而且真的會騙人。好萊塢特效小組如工業光線(Industtial Light)與特技(Magic)一再證實:在電影裏,不可能會變成可能。史蒂芬·史匹柏所拍攝的“侏羅紀公園”能夠將真人演出與數位化製作出來的恐龍完美的結合起來,完全找不到破綻。這對票房收入無疑是個好消息,可是也有其缺點。成像技術自“卡提林小精靈”事件後有了長足的進步,現在未經變造的相比與變造過的相片已是叫人真假莫辨了。
因此我們可能都曾受騙多次而不自知……
大聲疾呼的伍皮
1992年,在美國航空太空總署發射火星觀察家號失敗不久,美國國會議員何瓦特·伍皮(Howard Wope)聲稱,他發現一份長達兩頁標題名為”對未來可能要求之資訊自由法案的建謊“之正式官方文件。這份文件主要闡述美國航空太空總署可以規避此法案的方法,保留資訊不讓有權了解此資訊者看到。
伍皮寫信給當時美國航空太空總署約署長理查·楚理(Richard Truly)上將,提道:
這份美國航空太空總署文件,指示政府員工:①重寫甚至銷毀文件以減少不利影響。②將文件與偽造手稿泥在一塊,讓具重要性的文件看來較無意義。③逐步“強化利用”各種FOIA(資訊自由法)的豁免權。
當楚理上將開始親自調查此事時,他就被當時的總統(也是前中情局局長)喬治·布希開除了,接掌其職位者就是丹尼爾·高登,我們在第一部中曾說明其情報背景。自此對美國航空太空總署規避資訊自由法一事就沒人再調查了。馬克丹尼爾評論說:“顯然並非要讓敵方間諜困惑,而是要讓一般平民或是機構或是國會或是媒體難以取得資訊,而他們依據資訊自由法是有權取得該項資訊的。”
對於即將展開的火星觀察家任務,馬克丹尼爾懷疑美國航空太空總署會誠實的公布所有照片——尤其是有關賽多尼圖像。他指官方似乎放棄此權利,完全交由馬林博士處置。眾所周知的,馬林對賽多尼上的人造物體之假說不遺餘力。
馬林與觀察者號
麥克·馬林是1976年由加州理工學院畢業,取得行星科學與地質學博士學位。1975年開始,他成為噴射推進實驗室的技師,直到他擔任地質學副教授為止,他在1987年升任亞曆桑納州立大學的教授。1990年他成為研究教授,並致力成立馬林太空科學機構(MSSS),由他擔任總裁與主任科學家。
1992~1993年的火星觀察者號任務,美國航空太空總署首度將有關成像的重責大任賦於私人——馬林。之前整個成像作業都是美國航空太空總署自己設計、操作並設定目標。可是火星觀察者號不僅與馬林太空科學機構簽約設計,同時也交由其操作,同時負責所有由火星傳回的圖像——包括對賽多尼的絕對掌控權。就如馬林聲稱的:
美國航空太空總署沒有任何人試圖說服我不要拍攝賽多尼區的影像,也沒有人鼓勵我取得相關影像,不過那是因為自始就由我全盤決定要拍攝哪裏。
我們很意外的發現,即使是噴射推進實驗室的任務主管也無權支使馬林·可是最叫人驚異的是,馬林的火星觀察者號合約不僅給他無上的權力——決定太空船與攝影機要拍哪裏,同時讓他的公司“獨享由太空船取得的畫麵長達6個月之久,沒有任何相關的解釋”。
此事事關國家安全,難怪許多研究者都憂心忡忡。在火星觀察者號發射前與發射後,都有人要求對馬林日益高張的權力加以結束——研究人員的遊說團持續要求美國航空太空總署承記觀察家可能變這賽多毛“紀念碑”的圖像,因此應該保證將未經變這的圖像盡快公諸大眾。
結果,美國航空太空總署從未給予任何保證,仍維持一貫如馬克丹爾所形容的“拒絕適當的給予研究人員重新拍攝之優先權。同時對將資訊盡速公諸大眾仍維持一種曖昧而搖擺不走的政策”。
美國航空太空總署的立場不得人心也無法為自己辯護,它似乎對火星觀察者的任務優先性已無權置喙。有件事是大眾真的很想知道的,美國航空太空總署是否會重新拍攝賽多尼?如果真的重新拍攝,我們是否能相信我們能看到是未經變造的原始圖像?
還是我們隻能得到與“卡提林小精靈”事件的相反版本:圖像中的生命跡象被抹去?
各種爭論方興未艾。就如我們在第二部中所報告的,此次任務的優先秩序可能因為輿論壓力而改變。然後在太平洋日光時間1993年8月21日下午6點,與太空船的一切聯絡中斷,一直無法恢複。
突如其來的,就在此關鍵時刻,火星觀察者正式宣告“失蹤”。
損失
哥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威廉斯博士描述美國航空太空總署科學家對失去觀察者號太空船的失望之情:
那天我上班沒多久就發生此事,相當叫人錯愕。好不容易把這玩意送上火星,大家都引頸企盼,我們發了許多時間記下太空船的一切記錄與實驗記錄,一切準備就緒預備要接收資料時,它突然失蹤;讓花費多年心血的數百位工作人員非常失望。我明白有些人在對儀器等展開調查,對我而言真是件很糟糕的事,對航空太空總署而言就更糟糕了。它是件很可怕的醜聞,一項很不幸的錯誤,讓航空太空總署很難看。此事件當然讓航空太空總署的許多事情改觀了。
讀著應記得一項讓人困窘的事實,就是這項慘痛的失敗乃是發生在執行一項非常危險的作業——關掉遙測裝置(觀察者號與地球問的聯係)。這項作業原本是要讓太空船的發射器在油槽加壓時免受震動。
當氣閥打開時(打開氣閥可讓氮氣壓力流向推進器油槽),引起一個小機械震波傳送到太空船主體,感覺像是所有電子組件……。其中一個組件就是太空船無線電發射器的擴音管。就像是由於激烈推擠熱電燈泡而把燈泡燒壞一樣。
因此我們關掉無線電發射器讓它冷卻下來不致損害。我們在以前的觀察者太空任務中也常這麼做……一切都按照程序進行,發射器關掉了……可是我們從此失去太空船的訊息。
美國航空太空總署試圖恢複遙測器時,完全沒反應。更嚴重的是,失去太空船時,遙測器已關閉,因此對失去太空船時到庭發生了什麼狀況完全沒記錄(如果遙測器還開著就有記錄可追查)。有許多人認為通訊中斷正好適合進行破壞活動——或進行其他各式各樣的活動。
火星觀察者號孤孤單單的遠離地球450000000英裏。它真的如美國航空太空總署所聲稱的隻是出了意外?它是否在火星發現了一些其他人不想讓我們看到的東西,迫使他們讓太空船故障?或是即使到現在它仍環繞著火星,傳送資訊給——某人?
救援
一個名為歌菲(Coffey)委員會的官方委員會,就失去觀察者一事展開調查。根據馬林在其網站上所公布的一條消息:
歌菲委員會報告,說明失去通訊的最可能原因走因為太空船推進係統的油料加壓管破裂,致使太空船防熱毯下受到壓力而破裂。油料很可能由防熱毯下不均勻的流溢造成太空船打轉。
高速打轉可能導致太空船進入“意外事故”操作模式,引起內部自動操作程序,因此並未打開發射器。
而這種打轉的情況也可能造成“主天線掉落。最後由於太陽能板不再對著太陽,太空船的電耗盡無法再啟動發射器”。
重新啟動
美國航空太空總署花了多少功夫試圖重新建立通訊?它應該竭盡全力努力搶救,可是記錄顯示它延誤了好些天才進行一些開鍵的初步作業——好比架設哈伯望遠鏡尋找觀察者,傳送指令啟動太空船的備用電腦。
火星觀察者攜帶兩部中央電腦,兩部都備有完全相同的軟體設備。如果主電腦故障,那麼“重新啟動”備用電腦可能可以排除故障。而直到9月3日,與太空船失去聯絡一個多禮拜後,仍對這個理所當然的補救措施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