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區區花園何足道悠悠結交大官宦 1(1 / 3)

第一章 區區花園何足道悠悠結交大官宦 1

唐代京城中有位竇公,聰明伶俐,極善理財,但他卻財力綿薄,難以施展賺錢本領。沒有辦法,他先從小處賺起。

他在京城中四處逛蕩,尋求賺錢門路。某日來到郊外,卻見青山綠水,風景極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嚴整。一打聽,原來是一權要官宦的外宅。他圍著宅院轉了一圈,來到宅院後花園牆外。但見一水塘在花園牆外,塘水清澈,直近小河,有水進,有水出,但因無人管理,顯得有點零亂肮髒。竇公眼一亮,心想:生財路來了,就打聽這水塘是誰家的。問到主人,寒暄半天,說自己想在城外尋一養魚池,看中了你家的水塘,不知出賣否。水塘主人覺得那是塊不中用的閑地,就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了他。

竇公買到水塘,存下的幾個錢已用去大半。又湊借了些,請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進出水道,種上蓮藕,放養上金魚,圍上籬笆,種上玫瑰。

第二年春,玫瑰花開,香氣四溢,那名權要官宦休假在家,逛後花園時聞到花香,便打聽香從何來。奴才們帶他到花園後一看直饞得他流口水,心想若能把這裏圈人花園,那該多好。竇公在旁邊看著,知道魚兒上鉤了,便湊上前來,躬身施禮,邀這名官宦參觀。當官宦極口稱讚此處風景美時,竇公立即表示可以把此地奉送。官宦聞言,有點不相信,直到竇公交出地契,才明白這是真的,忙以錢相送,竇公怎麼也不收,宦官有些過意不去。

這樣一來,兩人成了朋友,常在一起兒閑談。一天,竇公裝作無意地談起想到江南走走,官宦忙說:“我給您寫上幾封信,讓地方官吏多加照應。”

竇公帶了這幾封信,往來於幾個州縣。賤買貴賣,又有官府撐腰,不幾年便賺了大錢。而後又回到京師,準備幹一番大事業。

他久已看中了皇宮東南處有一大片低窪地,心中有一套幹大事業的計劃,但隻因資金不足,無法實施。如今有了錢,他便回來完成計劃了。

那裏因地處低窪,所以地價並不貴。竇公買到手之後,雇人從鄰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後在上麵建築館驛,專門接待外國商人,並極力模仿不同國度的不同房舍形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經建成,便顧客盈門,連那些遣唐使們也樂意來往。同時又辟出一條街來,多建妓館、賭場甚至雜耍場,把這條街建成“長安第一遊樂街”,日夜遊人暴滿。

不出幾年,竇公掙的錢數也數不清,成了海內首富。

結親取資本財權值萬金

蔣介石最大的機遇,可以說是蔣、宋、孔聯姻結網了。

1927年4月,蔣介石以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為代價,在腥風血雨中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國民黨發生分裂,形成寧漢對峙的局麵。

南京政府和武漢政府,蔣介石和汪精衛,他們都標榜自己是孫中山先生的嫡係傳人,是國民黨的正統政府,並不惜開動一切輿論宣傳工具,揭露、指責和打擊對方。在這場“正統”之爭中,蔣介石明顯地處於不利地位。因為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堅定地站在武漢國民政府一邊。蔣介石產生了一種政治上的虛弱感,內心焦慮不安。於是,他又打起了宋氏家族的主意。

宋氏家族的顯赫,最初來自於宋家二小姐宋慶齡與革命領袖孫中山的結合。在此之前,大小姐宋藹齡嫁給了孔祥熙。蔣介石早想擠進宋家的門檻,以便借孫中山先生之光,在事業上飛黃騰達。1922年12月,他特意來到孫中山家中,請孫中山作媒,把宋家三小姐宋美齡介紹給他,並稱自己同發妻毛氏離婚,也與側室姚氏脫離了關係。孫中山聽後未置可否。當孫中山就此事向妻子宋慶齡征求意見時,宋慶齡立即表示反對。孫中山也就沒有向小妹提及此事。當蔣介石來打聽結果時,孫中山隻是勸告他“等一等吧”。後來蔣介石又兩次向孫中山提起這門親事,得到的都是同樣的答複。“等一等吧。”

蔣介石一等就是5年。1927年春,當他再一次向宋美齡求婚時,他已經身居要職,成為號令千軍萬馬的北伐軍總司令了。此時,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宋美齡,需要宋家的支持。因為如果能夠和宋美齡結合,蔣介石就成了已故總理的連襟,更有口實來抵擋武漢方麵對他的攻擊,同時還可能把宋慶齡爭取過來。

蔣介石的另一個重要企圖是拉攏宋子文。宋子文作為宋家的長子,擔任著武漢國民政府的中央銀行行長、財政部長等要職,掌有財政金融大權。而且宋子文與江浙財閥有著密切的關係,爭取到了宋子文,也就是爭取到了江浙財閥的支持,這對於剛剛成立的南京政府的存亡,至關重要。蔣介石十分欣賞宋子文理財方麵的才幹。然而,這位洋博士看不上一介武夫蔣介石,堅決反對蔣介石與妹妹的婚事。在宋氏家族中,獨具“慧眼”的是宋藹齡,她看到了蔣介石的發展潛力,力主蔣宋聯姻。蔣介石遂首先拉住孔祥熙和宋藹齡不放,請求他們從中撮合,以早日結百年之好。

不久,宋子文應大姐之邀從武漢來到上海。蔣介石立即令人將其住所監視起來,同時派人封閉了宋子文在上海的辦事處,成立了江浙兩省財政委員會,接管江浙財政。蔣介石又派古應芬為南京政府的財政部長,主持向江浙銀行家的籌款事宜,徹底剝奪了宋子文這一領導江浙財政的職權。宋子文在廣東銀行的所有財產也被沒收。

在蔣介石以武力壓宋之時,宋藹齡則趁機對宋子文進行說服工作,幫助他明白大勢,促其反水,以維護宋氏家族的利益。宋子文在大姐和蔣介石的利誘和威逼下,別無選擇,隻好聽從大姐的勸告和安排,表示願意與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合作。

初,宋子文回武漢,向汪精衛傳達蔣介石的口信:寧漢雙方要想談判,武漢方麵必須限期反共。同時,勸說二姐宋慶齡脫離武漢政府”站到蔣介石一邊。但遭到宋慶齡的嚴辭拒絕。

7月15日,汪精衛不顧宋慶齡等國民黨左派的堅決反對,悍然舉行分共會議。國共合作徹底破裂,寧漢雙方開始醞釀合流。

在寧漢合流的過程中,國民黨內部矛盾重重,蔣介石遂采取暫避鋒芒,以退為進的策略,於8月13日通電下野,當天下午離寧赴滬。16日,蔣介石辭去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職務,9月28日,攜張群等人前往日本。

蔣介石這次赴日,目的有兩個:一是正式向宋老太太提出他與宋美齡的成婚要求,通過政治聯姻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時也通過編織一個親戚關係網,為自己重新上台、鞏固統治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尋求日本帝國主義對他的支持。

10月3日,宋子文帶領蔣介石到神戶有馬溫泉,下榻在有馬旅社宋母的隔壁。4日,拜見了宋母。蔣介石在作出將盡力研究聖經,以皈依基督教的承諾後,最後得到了宋母的首肯。

蔣介石在與宋美齡的婚約達成後,在日本立即開始了頻繁的政治活動,先後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陸軍大臣向川義則、參謀總長金並範三、參謀次長南次郎等舉行了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