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變化莫測的商務詭計術 7
六、出奇製勝的商界角逐
其實無論在商業場上,還是在其他領域,都存在遇事後積極或消極兩種態度。正如戰爭中存在進攻和防禦兩個方麵。單純的、消極的防禦隻能帶來更大的麻煩和困難;隻有主動進攻,才能更好的防禦。卡爾森不是一味謀求降低成本,而是以爭取更多顧客為走出困境的出路,更是公司發展的根本所在。
希臘船王奧納西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像童話一樣使人眼花繚亂、撲朔迷離。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從一個饑寒交迫,窮困潦倒的難民,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富豪之一,擁有數十億美元的巨產,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隊,享用著世界上最豪華的私人遊艇,買下了愛奧尼亞海上的斯科爾比奧斯島,開辦了好幾家造船廠,產品十分暢銷和走紅。
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是,小小的煩惱,隻要一開頭兒,就會漸漸地變成比原來厲害無數倍的煩惱。
——[美]馬克·吐溫奧納西斯是小亞細亞的伊茲密爾人,16歲時隨著難民流潮來到希臘,後來為了謀生糊口,踏過千山萬水,走過天涯海角,流浪到布宜諾斯艾利斯。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希臘僑民,替他在電話公司找了焊工的活兒,他精力過人,不負眾望,幾乎每天工作16個小時,甚至往往晝夜不眠地工作。不久,他積攢了一筆相當數目的錢,但他並不滿足這種平庸的生活,他審時度勢,深思熟慮後,終於下定決心:“在我們生活著的資本主義社會裏,要發財,非做企業家不可。我要為之而奮鬥。”正是這種遠見和信念,才讓他作出明智地選擇,決心創辦自己的企業。他選擇了煙草生意,因為通過仔細的觀察和認真的思考,他覺得煙草業在南美具有得天獨厚的貨源和市場,而且投資少、風險小,易於站穩腳跟。果然,兩年後,他的財產超過了1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30萬美元。由於他的出類拔萃的企業家才幹,使他在阿根遷普遍地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在24歲的時候,被希臘政府任命為駐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領事。這使他有機會經常接觸船隻,於是他決定開發造船業。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第一次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整個世界頓時跌進了狂亂和絕望的深淵。然而,奧納西斯依然能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他明智地想到:經濟危機的生產過剩,物價暴跌,而當經濟繁榮的時候,價格毫無疑問地會隨之回升,甚至還會暴漲。此時此刻,誰能抓住機會,肯定日後能賺大錢。而危機中最不景氣,最便宜的領域就是海上運輸,因為危機已經使全世界的貿易處於癱瘓狀態,在這種災難性的打擊下,許許多多造船公司紛紛大削價處理。奧納西斯,為此高瞻遠矚,孤注一擲,大量收買造船公司或各種船隻,從加拿大國營鐵路公司手裏花12萬美元買下了價值200萬美元的6艘貨船。他深信:時來運轉,一旦形勢好起來,他小錢生大錢,利利發本。因而在日益嚴重的危機麵前,奧納西斯毫不動搖。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二戰的爆發給海上運輸業帶來了神奇的機會,奧納西斯的船隻霎時間,財源滾滾。奧納西斯在戰爭中船錢累累,到戰爭結束時,他已經成為有錢有勢、舉足輕重的一代船王了。
二戰過去了,企業家們尤其是船東們對人類捉摸不定的命運感到惶恐不安,唯恐戰後會再一次跌進噩夢般的經濟危機中去。隻有奧納西斯不為困境所迫他說:“經濟的大發展必然會大大刺激能源、尤其是石油的發展,而能源、石油消耗量的大幅度增加,勢必會使油船的運費猛漲。”根據這種預見,奧納西斯立即投出巨額資金大造油輪,碩果累累。二戰前,奧納西斯擁有的油船總噸位隻有1萬噸,到1960年,已發展到10萬噸,到1975年,已擁有油輪45艘,其中有15艘是2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油船成了他最大的搖錢樹。
然而,奧納西斯並沒有滿足於所得到的這一切。他把目光瞄準了世界經濟的“黑色血液”——石油,下決心爭阿美石油公司對阿拉伯石油的壟斷權,進而,操縱世界石油運輸業,從此,由運輸大王成為石油大王。於是他又向世界上最大的阿美石油公司發起了進攻。
1953年夏天,奧納西斯乘自己的豪華遊艇“克裏斯蒂娜”號對沙特阿拉伯進行了一次閃電式的訪問。同國王和王儲作了長時間的密談。
他對沙特國王說:“年高德重的國王啊,安拉選中了你,把人間的財富全給了你,你為什麼不想法把你的利潤再擴大一倍呢?阿美石油公司把你的石油開采出來,通過運輸又可賺到兩倍的錢。你為何不自己買船運輸呢?阿拉伯的石油本該由阿拉伯的油船來運輸啊!”這是因為,阿美石油公司和沙特國王訂有明確的壟斷開采石油的合同。每采1噸石油給沙特相當數目的特許開采費。阿美石油公司用自己的油船隊把石油運往世界各地。但是合同並沒有限製沙特阿拉伯擁有自己的油船隊來從事運輸。奧納西斯正是利用這一可乘之機勸說沙特國王,在他與阿美之間將上一軍,就能漁翁得利。在說過上述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後,他又請同沙特家族有著良好關係的查馬爾和沙赫特充當說客,去遊說沙特國王,使他接受奧納西斯的意見,成立一個有奧納西斯參加的阿拉伯油船公司。
煩惱是心智的沉溺。
——[美]富蘭克林幾個月後,奧納西斯與沙特王國簽訂了著名的“吉達協定”,宣布成立沙特阿拉伯油船海運有限公司,擁有沙特阿拉伯油田開采石油的運輸壟斷權,股東是沙特王國和奧納西斯。他們帶來的成功,給了阿美石油公司當頭一棒。
奧納西斯傳奇般的發跡,大部分在於他有高瞻遠矚的遠見,審時度勢的把握時機,這也可以說是任何人走向成功的秘密所在。
益田壽是日本明治時期三井財團的經理,也古井財團的最高領導人之一。他善於經營,措施得力,一揮而就,躍然成為日本企業界一顆明星。
1888年,政府要把所有的煤礦拍賣給民間企業,方法是記名投標競爭。三井財團要想成為日本大財團之一。就必須有原材料作為基礎,而煤礦對各個財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與三井競爭的對手是三菱財團,三菱在財力和物力上都與三井勢均力敵,而且也有一個強大的幕後諸葛亮。所以,誰要想在這次競爭中獲勝,就必須製定出一項無懈可擊的決策。
要想得到煤礦,關鍵是投標價格問題,投標價格有明確的規定,最低限價為400萬日元,作為起步價格,而且不允許超過法定價格,而法定價格尚待運籌,所以定高了或定低了均不好。對三井來說,困難重重,首先,三井的資金比不上三菱;其次,如用過高價格買下煤礦,三井會受較大損失;再次,即使高價格買下煤礦,也會受到各方麵的責難,並要追究責任;最後,如果低於三菱的價格,買煤礦就會成為泡影。總之,三井重重困難。
為此,益田壽深思熟慮、認真對待。首先,投標價格一般可分為漲後的價格,中等價格,下跌價格三種形式。其次,根據現行煤礦的行情,下跌價格可以定為400至410萬日元;中等價格基本在427萬日元;漲後的價格可定為450萬日元。怎樣製定購買煤礦價格,把報價定在哪裏,益田壽頗為躊躇。下跌的價格不能用,因為現在正是煤礦看漲的時候,中等價格也不能用,因為競爭對手是實力雄厚的三菱集團,看來隻能在漲後價格上做文章,而這一價格太誇大了,益田壽分析,三菱集團也會在漲後價格上動腦筋,但三菱考慮到三井所麵臨的困境,不會把價格抬得過高,價格抬得過高,三菱就會感到吃虧,以上漲價格加上5萬日元可能是三菱的最高限價了。那麼,在此基礎上再加500日元,也許就能取勝,因為一般零頭都不注意。所以,三井最後投標價格定為455.5日元。投標最後結果很快公布了,三菱是455.25萬日元,僅僅是2500日元之差,三井集團取得了勝利。這一勝利關係到以後的40年裏,三井集團在煤礦開發上獲得了10億日元以上的收入,3億日元以上的純利潤。
益田壽這一決策有何見解呢?除了透徹地分析自己和對手的情況外,關鍵之處在於他在完滿的決策後,再加一個5000日元的保險係數。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的不太喜歡零頭,並且不太注意零頭。所以既是有零頭,也是加一點點罷了。
顯而易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然而三井公司得勝後,就能高枕無憂了嗎?
三井和三菱是日本名列前茅而相互對立的兩大財團。在一次業務競爭中三井損失慘重,產品全部積壓,資金不能周轉,要想擴大再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三井還有一張王牌,在討論解救危機對策的董事會上,不少人提出要要用這張王牌來和三菱做最後的“魚死網破”,並把現有產品以低於三菱公司的兩倍價格出賣,以爭得喘息的機會。董事長沒有采納大家的意見,而是利用三菱公司不可一世的狂傲時機,宣布三井公司停止營業,大量裁減人員。同時,還告知新聞界三井將改變經營性質。這實際上是三井公司轉移視線實施“暗渡陳倉”計謀,積極籌備一切力量,充實壯大企業集團。三菱集團認為三井已經垮台,自己在競爭中取得了全勝,於是,肆無忌憚地哄抬物價。就在三菱公司得意忘形的時候,三井正集中最後一張王牌,三井留下的人員全部是王牌骨幹,兩個月後,研究王牌產品試製成功。大批王牌產品鋪天蓋地的壓來,成為全日本的搶手貨,同時,物美價廉。不久,三菱公司產品全部滯銷,威風凜凜變成失魂落魄。
苦惱,不管是什麼樣的苦惱,一個有理智的心靈,總可以找到毅力和勇氣來抵抗它;一個巨大的苦痛,常常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法]繆塞三井能東山再起,是因為:關鍵在於董事長益田壽運用了麻痹對方的決策。
暗渡陳倉,著實厲害。三井公司明線說是跨台跡象,其暗線則是緊鑼密鼓,暗暗鼓勁。這樣,就麻痹了三菱公司。
親愛的讀者,當你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麵對商海凜凜的戰場,你有何感想呢?也許是你猶豫不前,瞻前顧後;也許是奮勇前進。但是無論如何,總有一種感覺:商務重重迷茫茫,是的,的確人人前行都希望有知己伴隨。但是,不要愁一個人孤單前往,請看下麵精彩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