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做人在前,成功在後 2(1 / 3)

第八章、做人在前,成功在後 2

低頭彎腰保護自己,笑顏常開好做人

風一吹便低俯的草,其實是飽經風霜,經過無數次的考驗使它堅韌異常。人生何嚐不是如此。低頭彎腰,保護了自己,強硬隻能夭折得更快。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碰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情,需要你暫時退卻,這時候,你必須麵對現實。要知道,敢於碰硬,不失為一種壯舉。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硬要拿著雞蛋去與石頭碰,隻能是無謂的犧牲。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另一種方法來迎接生活,這就是適時妥協。

記得《史記》中記載著這麼一個故事:

戰國時代的範雎本是魏國人,後來他到了秦國。他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深為昭王所賞識,於是他升為宰相。但是他所推薦的鄭安平與趙國作戰失敗。這件事使範雎意誌消沉。按秦國的法律,隻要被推薦的人出了紕漏,推薦人也要受到連坐的處分。但是秦昭王並沒有問罪於範雎,這使得他心情更加沉重。

有一次,秦昭王歎氣道:“現在內無良相,外無勇將,秦國的前途實在令人焦慮呀!”

秦昭王的意思原為刺激範雎,要他振作起來再為國家效力。可是範雎心中另有所想,感到十分恐懼,因而誤會了秦王的意思。恰好這時有個叫蔡澤的辯士來拜訪他。對他說道:“四季的變化是周而複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萬物的任務後就讓位給夏夏天結束養育萬物的責任後就讓位給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務後,就讓位給冬;冬天把萬物收藏起來,又讓位給春天……這便是四季的循環法則。如今你的地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日子一久,恐有不測,應該把它讓給別人,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範雎聽後,大受啟發,便立刻引退,並且推薦蔡澤繼任宰相。這不僅保全了自己的富貴,而且也表現出他大度無私的精神風貌。

後來,蔡澤就宰相位,為秦國的強大作出了重要貢獻。當他聽到有人責難他後,也毫不猶豫地舍棄了宰相的寶座而做了範雎第二。

可見聰明的智者都不會一味地貪圖富貴安逸,在適當的時候,他們都會主動退出舞台,以保全自身。

這種生活態度是嚐遍人世辛酸之後一種必然的成熟。那些昂然高論,不以為然的人,對這個問題,乃至人生的認識顯然有限,因而表現出來的,隻是一種無知的強勁,一種似強實弱的強。真正的智慧,屬於謙遜的人。

俗話講,退一步海闊天空。暫時退卻,養精蓄銳,等待時機,重新籌劃,這時再進便會更快、更好、更有力。有時候,不刻意追求反而更容易得到,追求得太迫切、太執著反而隻能白白增添煩惱。以柔克剛,以退為進,這種曲線的生存方式,有時比直線的方式更有成效。

在人際交往中,麵露平和歡愉的微笑,說明心情愉快,充實滿足,樂觀向上,善待人生,這樣的人才會產生吸引別人的魅力。總是麵帶微笑的人,表明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態度與人交往,使人產生信任感,容易被別人真正地接受。

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蕩,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實意,而非虛情假意,使人在與其交往中自然放鬆,不知不覺地縮短了心理距離。微笑甚至能給將死之人以生還的希望。

西班牙內戰時,哈諾·麥卡錫參加了國際縱隊,到西班牙參戰。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他不幸被俘,被投進了單間監牢。審訊他的人輕蔑的眼神和惡劣的態度,使他感到自己像是一隻將被宰殺的羔羊。他從獄卒口中得知,第二天即將被處死。他的精神立刻垮了下來,恐懼占據了他全部身心。他雙手不停地顫抖著伸向上衣口袋,極力想摸出一支香煙來掩飾自己的這種心神不定。這個衣袋被搜查過,竟然還留下一支皺皺巴巴的香煙。因為手抖不止,他試了幾次才把它送到幾乎沒有知覺的嘴上。接著,他又去摸火柴,但是沒有,被搜走了。

透過牢房的鐵窗,借著昏暗的光線,他看見了一個士兵。對方沒有看見他。當然,也用不著看他。他當時無望地想自己不過是一件無足輕重的破東西,而且馬上就會成為一具讓人惡心的屍體。但他顧不得獄卒會怎麼想他了,於是他用平靜的、沙啞的聲音一字一頓地對他說:“對不起,有火柴嗎?”對方慢慢扭過頭來,用冷冰冰的、不屑一顧的眼神掃了他一眼,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吞吞地踱了過來。對方臉上毫無表情,但還是掏出火柴劃著火送到了麥卡錫嘴邊。

那一刻,在黑暗的牢房中,在那微弱又明亮的火柴光下,獄卒的目光和麥卡錫的目光撞到了一起。麥卡錫不由自主地咧開了嘴,對他微笑了一下。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對他微笑,也許是因為兩個人離得太近了,一般在如此麵對麵的情景中,人不大可能不微笑。不管怎麼說,他畢竟對他笑了。

他知道對方一定不會有什麼反應的,他一定不會對一個敵人微笑的。但是,如同在兩顆冰冷的心間,在兩個靈魂間撞出了火花,麥卡錫的微笑對他產生了影響。在愣了幾秒鍾後,獄卒的嘴角開始不大自然地往上翹。點著煙後,獄卒並未走開,他直直地注視著麥卡錫的眼睛,臉上露出了自然的微笑。而麥卡錫也一直保持著這種難得的微笑,此時他意識到對方不是一個士兵、一個敵人,而是一個人。

這時,對方也好像完全醒悟一樣,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麥卡錫,他的眼中流露出人性的光彩,探過頭來輕聲問:“您有孩子嗎?”“有,有,在這兒呢!”說著麥卡錫用顫抖的雙手從衣袋裏掏出皮夾,拿出他與妻子、孩子的合影給對方看,這時對方也趕緊掏出他和家人的照片給麥卡錫看,並說:“出來當兵一年多了,想孩子想得要命,要再熬幾個月,才能回一趟家。”

麥卡錫聽著,淚水不住地往外湧,他對獄卒說:“你的命可真好,願上帝保佑你平安回家,可我再也不能見到我的家人,再也不能親吻我的孩子了……”他邊說邊用髒兮兮的衣袖擦眼淚、鼻涕。獄卒的眼中充滿了同情的淚水。忽然,他的眼睛亮起來,把食指貼在嘴唇上,示意麥卡錫不要出聲。他機警地、輕輕地在過道上巡視了一圈,又踮著腳尖跑過來。他掏出鑰匙打開了麥卡錫的牢門。此時麥卡錫的心情萬分緊張,緊緊地跟著獄卒貼著牆走,一直走出監獄的後門,又走出了城。之後,獄卒一句話也沒說,轉身往回去了。

麥卡錫的生命就這樣被一個微笑挽救了。

你的智慧,你的魅力,你的大家風範,就掛在你的嘴邊。常常露出微笑吧!這不僅給你帶來好運,而且還帶給你用物質條件無法取代的健康。

做人笑顏常開,既有利於外部環境的和諧,又有利於自身健康的完善,何樂而不為呢?

忍而不發,等待來時

一般說來,人性都是喜直厚而厭機巧的。而胸懷大誌的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機巧權變,又絕對不行。尤其是所處的環境不盡如人意時,就更要既弄機巧權變,又不能為人所厭戒。

唐初的重臣李齕,本是李密的部下,後隨故主投於李淵父子的麾下。此時天下大勢已趨明朗。李齕懂得隻有取得李淵父子的絕對信任才有前途,於是他把“東至於海,南至於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所據郡縣的地圖、人口圖派人送到關中,當著李淵的麵獻給李密,說既然李密已決心投降,那我所據有土地人口就應隨主人歸降,由主人獻出去,否則自獻就是自為己功、以邀富貴而屬“利主之敗”的不道德行為。

李淵在一旁聽了,十分感慨,認為李齕能如此盡忠故主,必是一個忠臣。李齕歸唐後,很快得到了李淵的重用。而李密降後又反唐,事未成就卻落得個“伏誅”的下場。

按理說,一般的人到了這個時候,避嫌猶恐過晚,但李齕卻公然上書,奏請由他去收葬李密——惟其“公然”,才更添他的“高風亮節”,假設偷偷摸摸,則可能會有相反的效果。

“服旗經,與舊僚使將士葬密於黎山之南,墳高七仞,釋服散。”這純粹是做給活人看的。表麵看這似乎有礙於唐天子的麵子,是李齕的一種愚忠,實際李齕早已料到這一舉動將收到與以前獻土地、人口冊籍同樣的神效。果然“朝野義士”,公推他是仁至義盡的君子。從此李齕更得朝廷推重,恩及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