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協調領導,管理自如 3(1 / 3)

第十一章 協調領導,管理自如 3

實施6σ計劃,追求完美質量

現代社會的管理理念是多種多樣,每一種都具有其獨特之處,都能在企業管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作為高素質的管理人材,必須把握質量,有完美的質量意識。

麥當勞是一家世界級的快餐店,在質量及其管理環節上,他們的精細讓普通人咂舌:麥當勞對原料的標準要求極高,麵包不圓和切口不平都不用,奶漿接貨溫度要在4攝氏度以下,高一度就退貨。一片小小的牛肉餅要經過四十多項質量控製檢查。任何原料都有保存期,生菜從冷藏庫拿到配料台上隻有兩小時的保鮮期,過時就扔。生產過程采用電腦操作和標準操作。製作好的成品和時間牌一起放到成品保溫槽中,炸薯條超過7分鍾,漢堡包超過19分鍾就要毫不吝惜扔掉。因為麥當勞對顧客的承諾是永遠讓顧客享受品質最新鮮、味道最純正的食品,從而建立起高度的信用等等,這些都保證了麥當勞一流的質量品質。

為了保證與國際接軌的高質量水平,海爾實施了6σ計劃。

6σ(表示標準差)計劃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質量管理辦法,它運用統計數據測量產品接近其質量目標的程度,通過減少和消除缺陷來降低成本,提高顧客滿意度。在統計質量管理中,σ前的數字表達著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

1σ,68%的產品達到要求;

3σ,99.7%的產品達到要求;

6σ,99.999997%的產品達到要求。

6σ是完美的狀態,或者說是可能達到的完美狀態。6σ意味著每100萬件產品中隻有3.4件是殘次品。如果這一種產品或一套生產工序達到了6σ的水平,就代表著其質量管理水平已登峰造極。

總的來說,實施6σ後可獲得如下效益:

增加盈利根據客戶定義的關鍵質量

環節監控運作提高經濟效率

增強競爭地位

減少浪費

消除重複勞動成本

提高生產率和質量

摩托羅拉是第一家引入6σ理念的美國公司,那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結果是產品殘次率大為降低。從4σ提高到5.5σ,節約了22億美元。到了1994年和1995年初,6σ的概念在美國通用公司(GE)開始傳播。

1996年初,GE總裁韋爾奇著手製定了6σ方案實施時間表,預言通用電氣將在4年內成為一家6σ公司。當時通用的質量水平不高於3.5σ,大約是美國企業的平均質量水平。這一水平每100萬次的操作中有近35000次的失誤。要想在2000年達到目標,意味著每年平均降低84%的失誤率。這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摩托羅拉公司用了整整10年才達到5.5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通常公司采取行動,建立行動小組,對員工進行培訓。行動小組按需要配備相應數量的組員,可以很多,也可以為一人。行動小組的行動分為4個步驟,簡稱“MAIC”:

(1)評估:對每一個生產環節和事物進行評估。首先找出對質量有影響的關鍵性環節,然後對其事物影響進行評估。

(2)分析:找出失誤產生的原因。主要使用統計工具和其他方法找出造成失誤的主要變量。

(3)改進:改進每一個生產環節和事務。確定主要變量後,測量出各變量影響的程度以及重要變量的最大可接受變動範圍。最後,調節該環節,使之保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4)監控:認真地監督每一個改進方法是否得以堅持。使用統計監控工具或基本調查表等方法,確保調整後的生產環節的重要變量保持在最大可接受範圍內。

調查、評估、分析是為了找出發生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為了促進6σ的概念在整個公司被了解和貫徹,韋爾奇不斷在演講中宣傳這個計劃,並且於1996年春季,發放了一本題為《目標和旅程》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隻有6頁紙的篇幅,簡明概述了6σ的內容。通用電氣員工並不需要記住所有內容,但他們必須掌握其中的主要精神——公司對這次行動將全力以赴,並為之投入巨大的時間和財力。

另外,韋爾奇促使人事晉級製度與6σ掛鉤,他希望通用電氣全體職工“自願”參加6σ的培訓,為了進一步昭示他的決心,韋爾奇將120位副總裁40%的獎金與落實質量計劃的成果掛鉤,他多次強調:要麼全力以赴,要麼一走了之。那麼被成功者與高效能人材稱道的6σ計劃的評估標準又是什麼呢?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麵。

(1)顧客滿意度:每個事業部都進行客戶問卷調查,請客戶給通用電氣打分,並對影響質量的關鍵性因素的滿意度進行分類排序評分。當某項因素的滿意度未列人最佳一類,或者被客戶認定為最佳,而分值低於4分(評分範圍為1~5分)時,則認定為一次失誤。通用電氣測評出每百萬份調查問卷中出現的失誤率,並要求每個季度彙報評估結果。

(2)低質量成本:由三個部分構成:①鑒定成本:大量的檢驗工作;②內部損失成本:廢品和返工;③外部損失成本:主要指售後質量保證等。通用電氣每季度調查這三部分的總成本。

(3)供貨質量:調查每百萬件外協件的缺陷率。

(4)內部表現:測評生產工序中出現的失誤率。

(5)生產能力設計:進行CTQS抽樣檢驗,測評其達到6σ要求的比率。所有新產品全部按6σ標準設計。這一評估標準非常重要,因為設計方法通常會直接影響失誤率。

6σ的成果大大超過了韋爾奇的預期和設想,通用電氣第一年為6σ計劃投入2億美元的經費,因質量提高而節約的費用達到1.7億美元。1998年,通用電氣繼續擴大它的6σ計劃,投資4.5美元用於員工培訓,結果,通過6σ計劃節省了7.5億美元,1999年節省的費用達到10億美元。通用電氣1998年的運營毛利達到創記錄的16.7%,比一年前整整提高了1個百分點。據估計,在實施6σ計劃之前所付出的質量成本(質量停留在3σ或4σ水平上)占通用電氣年收益的100至150,高達80億美元至150億美元。通用電氣期望通過質量行動,節省下這筆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