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家庭生活快樂的原則 4(1 / 3)

第五章 家庭生活快樂的原則 4

討債及還錢均有講究

如果你已喪失了你的部分財富或全部財富,仍要記住:周期是循環的。要毫不猶豫地在適當的時候重新奮起。今天的許多富人也是曾經喪失過財富的人。(卡耐基語錄)

如果不借錢的話,神聖的友誼是非常甜蜜、非常牢固、非常忠誠而持久的,它可以終身不變。(卡耐基語錄)

信用是無形的資產,失去信用而賺的錢應結算在損失裏。失去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已經死了。(卡耐基語錄)

向別人借錢時應該注意以下事項,下麵分述一下:

(1)朋友的錢財借不得

俗話說,金錢是天使,也是惡魔。因為金錢可使一個人的心變得善良,也可能使他變得醜陋。

兩個好朋友,一旦有了金錢關係,他們的友誼極有可能變質。

借債還錢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人們卻經常發生借貸糾紛,因為貸方常常無法如期收回貸款。

當借方無力償還債務時,借貸雙方關係肯定會轉惡。所以,朋友之間不應有金錢往來,因為當借方沒有能力償還時,很傷感情,彼此的友誼因此導至破裂。

同時,兩個好朋友之間有借貸關係,貸方的立場一定是居上風,借方則處於下風,那兩人之間的地位就不平等,借方一定會采取屈就的態度,如此,兩人之間的友誼就會變質。

當你向朋友借錢時,另一個敏感的問題就是控製權,誤會很容易由此形成。許多私下借錢給你的人,以為他們因此就有某種權威,至少在生意決策方麵有說話權。

兩個好朋友為了錢翻臉是最不值得的。

因此,請你注意,借錢有時會破壞人際關係。

你若須周轉,應直接向銀行借貸。銀行本來就是辦理借貸的機構,所以借方的地位絕不會受損。

(2)錢財分明大丈夫

大多數人認為朋友之間,貴在相知,而恥於言利。在今天看來,這種做法是相當片麵的。其實在交際活動中,無論是公共關係,還是私人關係,隻有遵守互惠互利的原則,才能得以健康、長久發展。

合作時,不妨先小人後君子,事先應闡明利益分配方案,以免事後因分配不公而導致不歡而散的結局,影響人際關係的健康發展。

在處理朋友之間的錢財關係時,除遵循互惠原則外,還應對具體對象分別對待。如雙方關係一般,在物質金錢方麵應彼此分清。至於朋友饋贈的禮物、禮金,就不必耿耿於懷,時常盤算著如何報答對方。這種情況隻要致以真誠的謝意即可。而親朋知己則應以友誼為重,一方有難,另一方則慷慨大方,盡力而為,不要太過計較。人的條件各異,處理同一問題自然有不同看法。

(3)怎樣借錢

①要看對方與你的關係。如果是關係密切的人,而且你也了解他的經濟情況,那麼不妨直截了當,表示自己急需借多少錢或什麼東西。如果與對方關係一般,則應委婉一些。

比如借錢,可用這麼一種方式:“我妹妹考上大學了,需要買的東西很多,你知道我家經濟不怎麼寬綽。”若對方說:“其實不必一下子買齊,可分個輕重緩急,逐步添置。”或者說:“真不湊巧,我家最近添了個彩電。”最好你就不宜再開口,否則讓對方為難。

②說話要用商量的口氣。向別人借東西時,語氣不能生硬,更不能說些有傷對方的話,因你是有求於人。

若你的孩子因病住院,你手頭又缺錢,需向別人借時你可以說:“我的孩子病了,醫院要求先交一部分住院費,不知你手頭是否寬裕,若有的話,請借給我,過一段時間就還給你。”

用商量的口氣,隻要人家手裏有錢是會幫忙的。有些人卻不懂這個道理,向人借錢時說:“誰不知你是萬元戶,借給我千把是個小意思。”有求於人時,這麼說話對方是不願聽的。用商量的口氣借東西,讓對方感到你有求於他而且尊重他,他才肯幫你。

③借不到時,不要說氣話。向別人借東西總有不能如願的時候,這時就要控製失望和不滿情緒,不能說出不禮貌的話,更不能說刺傷對方的話。若借不到時能對人說:“我知道你手頭也緊,我再到別的地方去看看。”或“那我再想想別的辦法。”這樣的話會讓人感覺你體諒他。

④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錢一定要說明還錢時間,而且要準時歸還。若向對方借錢,且時間較長,考慮到物價變動等因素,歸還時可準備一點禮品,以彌補對方受到的損失,這樣會讓對方感到你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以後再有困難求助於人時便順利了。

(4)如何討債、催款

①以“婚娶葬祭”等大額開支,催人還錢。對方借你的錢遲遲不還,而你或許是對借出去的錢不放心或的確急需,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妨以“婚娶葬祭”等高額開支為借口向對方要回借款。

“這次我買大件東西需要一些錢,是不是先還一些錢給我?”“開學了,孩子要交學費,是否能將上次你借的錢還我?”“……我急需一筆錢,上次借的錢是不是可以還我?”這樣的話,有可能使對方立刻還錢,而且不會因錢財問題而傷彼此的和氣。

②委婉地表示。

借你錢的人在場的時候,如大家議論起目前時尚的一些消費,你便說:“這些東西都好,可惜我沒錢,有錢就好了。”隻要借錢者是個明白人,就能把錢還給你。

③小額錢,可在逛街時順便提及。

與借錢者上街購物時,你對很多東西都表現出興趣,但又無可奈何地向賣東西的人表示沒錢。再如某天你與對方一起上街吃飯,說:“對了,我借給你的錢,付這頓飯錢夠不夠?”對方聽後,一定不好意思再不還錢。

④用玩笑的口吻使對方還錢。

“怎麼樣,最近發了不少財吧?我還指望你還我錢時多給我點呢?”對方聽後,肯定不好意思再不還你。

(5)欠帳還錢有講究

①還錢要及時。尤其私人間相互借錢,一般不立借據,借方應牢記在心(最好寫在記事本上備忘),並設法及時還錢。難以及時還時,可常在適當場合主動向對方提起,表示歉意。久拖或漫不經心,即使終歸還了,也會引人反感,再借也難。

②還錢要新整。即使所借的票麵破舊,麵值零碎,還時也要講究票麵相對色新平展,莫湊分幣,以示謝意和尊重。借款最好要一次還清。積欠數額較大,無力一次還清,應慎重說明還差多少,以使雙方共同形成新的記憶印象,不致日後說不清。

③還錢莫轉手。無特殊情況應誰借誰還,托人“轉手”,既失禮,也可能因交待不清而混淆記憶。切不可說“某某借了我10元,我借了你10元,請你到他那裏要”,讓人代你索債。

④還錢莫遺留。因工作調動、複員轉業而久別遠離時,對所借公款、私款都要還清再走,以免日後麻煩。

(6)借用他人資金要注意周期

美國有些最聰明的投資者,今年還擁有財富,到了來年股票市場急劇下跌的時候,便喪失了財富,因為他們缺乏周期的知識,或者他們雖有周期的知識,卻未能像銀行家們那樣,立即行動起來。

各行各業,包括從事農業的人,由於他們的財富是通過銀行的信貸而獲得的,所以都失去了自己的財富。當他們的擔保品的價值上升時,他們就借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擔保品、耕地或別的資產。而當他們的擔保品的市場價值下跌、銀行家被迫向他們收回貸款時,他們就無力付還信貸,以致破產。

周期是定期循環的。當你借用他人資金時,你一定要計劃好怎樣才能向借款給你的個人或機構還清貸款。

重要的是:如果你已喪失了你的部分財富或全部財富,仍要記住:周期是循環的。要毫不猶豫地在適當的時候重新奮起。今天的許多富人也是曾經喪失過財富的人。但是,由於他們沒有喪失積極的心態,他們有勇氣從自己的教訓中獲得教益,結果,他們終於獲得了更大的財富。

如果你想多學習一些關於周期的知識,請你參考杜威和曼丁諾所著《周期——觸發事件的神秘力量》。你將發現這本書特別有益。

在商業中,有幾個數字在打開成功之門的暗碼鎖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失去了其中一個或幾個數字,你就不能打開這把鎖了,直到你重新找到它們為止。

借用他人資金是那些原來貧窮的誠實人致富的手段。資金或信貸是打開商業成功之門上的密碼鎖的一個重要密碼。

賺錢者應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