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閑 適 的 生 活 1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近代著名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的《思想錄》裏有句最精彩的話:“人隻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是的,比起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來,人確實是渺小的。人的肉身不但頗為脆弱,而且弱點太多,論力氣,比不上野獸;論視力,賽不過家犬;論聲音,比不上百靈;論美麗,敵不過孔雀。唯有人的思想和智慧能夠超越時間,橫貫萬裏,而這也是人類真正可以自傲的地方。上帝創造了宇宙,似乎是一定要叫這宇宙敗壞的,而創造了人,人類卻可以自由地設計自己的命運。這恰恰是幸福的前提,也可能是悲觀的潛因,但卻是尊嚴的全部。
在這裏,帕斯卡爾發現的不是人的渺小,而是人的高貴。一個人,隻要擁有了思想,遇見鬼神,鬼神畏懼你;遇見高山,高山給你讓路;遇見河流,河流給你鋪橋;遇見天空,天空給你翅膀。思想的力量是無人能擋的。
靜靜地走到一棵樹下,仔細看看樹上的蜂窩。你一定會發出驚詫的叫聲,因為這些蜂房全都是精妙的六角形!
這是為什麼呢?早在18世紀初,法國學者馬拉爾奇就曾經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每個菱形的鈍角都是一百零九度點二八,則所有的銳角都是七十度點三二。這一發現使西班牙物理學家奧魯拉得到一個啟發:這種特定的圖形是不是最省材料容積又非常大呢?到了19世紀,科學家又得到了一個更準確的數據,使對蜜蜂窩的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並找到了最終的結果,結果就正如西班牙物理學家奧魯拉所說的,既節省材料又可使容積增大。
看到這裏,我們不禁讚歎世間萬物的奇妙,以及這些生物的聰明頭腦,甚至是人所無法企及的。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居然人類是如此渺小,又是如何建立起鋼筋水泥式的高樓大廈,又是怎樣建立起靈魂的大廈呢?
列寧說:人比蜜蜂聰明,房子在沒有實際上建起來之前就已經在人的大腦中建好了。如果說蜜蜂建窩隻是本能賦予的一種生存能力,而人卻能運用他的思想支配自己本身沒有的能力。
一個人不思考,世上就多條愚漢;一個民族不思考,就會走向瘋狂。思想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雖然它並不必然指向真理;但不思想卻必然走向愚昧盲從。因此,我們有理由鼓勵思想,喚起人們思想的欲望。一支思想的“蘆葦”是脆弱的,而一望無際、鬱鬱蔥蔥的“蘆葦蕩”,其爆發的創造力將是難以估量的,也是不可戰勝的。
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正是由於它而不是由於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像莎士比亞通過哈姆雷特唱出的那樣:“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宇宙與思想誰更大
著名物理學家、哲學家霍金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科學家在作一場關於天文學的演講時,一個老婦人站起來反駁說:“你說的不對,這個世界是由一隻大烏龜馱著的。”科學家問她:“那麼,這隻烏龜又在哪裏呢?”婦人微笑著說:“是由一隻大些的烏龜馱著,當然,它的下麵又會有一隻更大的烏龜……”故事裏無限烏龜的說法雖然讓很多人覺得很可笑,但它卻是人類最初最樸素的一種宇宙觀。
人們對宇宙的探究由來已久。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就提出:整個宇宙是一個水晶球,地球則位於這個水晶球的中心,各種行星、太陽和月亮都鑲嵌在水晶球上。之後的托勒密在前人的基礎上作了總結和提高,完善了地心說並使之統治歐洲1000多年直至哥白尼日心說的出現。在東方,人們也在不斷完善著自己的宇宙觀:從蓋天說到渾天說再到晝夜說,等等。無論東西方,人們認識宇宙的熱情始終不減。
相對於這個無極無窮的宇宙來說,人類實在是顯得太渺小了。然而人類卻絲毫不肯示弱,非要將這個大得幾乎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弄個清楚不可。宇宙學的研究對象微以誇克,巨以星係;瞬以飛秒千億分之一秒,久以億萬年。它研究的空間無比廣闊,時間無比悠長。
是什麼讓人類竟如此大膽?隻因這個看似渺小的生物擁有“思想”這個無比神奇而偉大的工具。東西方宇宙觀的每一點改進其實都源自於人類思想的進步。說起來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宇宙原本自己無知無識,它卻演化出了這麼一個有意識地反過來去理解探究宇宙的物種。愛因斯坦說過:“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宇宙竟然是可以理解的。”當年愛因斯坦在說這句話時一定對人類的思想充滿了自信!人類站在地球上,卻可以讓思想飛騰,超越千百萬光年,追溯宇宙的起源,探究宇宙的邊界;窮睇眄於太空,覺宇宙之無窮。思想的魅力也許正在於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究竟是宇宙大呢,還是人的思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