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拜訪與接待禮儀 2(1 / 3)

第七章、拜訪與接待禮儀 2

贈送禮品

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需要送禮的時候。

親友的生日、朋友的喜日,還有一年到頭,數也數不清的,洋的土的,大的小的節日,像春節、聖誕節、情人節等等。在什麼場合,送什麼禮物,送給什麼人,禮物送出了,還希望收禮人印象深刻。這真讓送禮人費盡心機。以前也曾聽人說過,送禮要“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意思很明顯,送的禮物應該是收禮人最需要的,而不要讓禮物成為收禮人可有可無甚至多餘的東西。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說到送禮的經濟學。美國有一經濟學家在經過調查之後發現,送禮是一件很不經濟的事。因為在多數場合,接受禮物的人所估計的禮物價格遠遠低於送禮的實際付出。禮物從送禮人轉送到收禮人手中,按保守估計,價值將損失10%。送禮看來是一件無謂的,非常不劃算的事情。經濟學家的分析符合邏輯卻顯得冷冷冰冰。但經濟學家並不反對大家送禮。其實,很多時候送禮人也明白這一點但仍樂此不疲,何也?

首先,從送禮人的角度來說,很多人送給別人的禮物是自己多餘的東西;其次,選購禮物是一件頗傷腦筋的事,但還是有不少人喜歡體驗挑選禮物的過程;再次,有些人喜歡贈送禮物給別人。而從收禮人的角度來說,有些東西如果不是別人送的可能自己不會買;有些東西自己雖不需要但有人送也樂得接受;最後自然是收到精美禮物時那種受到尊重的感覺。很顯然,在送禮的過程中,送禮人因為有心意,花了心思,使收禮人得到某種滿足,從而創造了價值。而且這種心意、心思的價值難以估價,正所謂情義無價。

人有理智也有感情,在凡事講究效率,追求效果的現代社會,真情越來越稀缺也就越顯得珍貴。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送禮是出於真情(而不是為了圖謀某種利益),送禮便是一個創造價值的過程,這種過程創造的價值可以彌補禮物轉送過程的價值損失,有時甚至超過禮物價值本身。

個人送禮的學問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傳統上很注重禮尚往來。“仁、儀、禮、智、信”,其中“禮”是中國儒家思想最經典、最輝煌的一頁。它的影響深遠,至今還倍受人們的推崇。因此,送禮也就成了最能表情達意的一種溝通方式。客觀上講,送禮受時間、環境、風俗習慣的製約;主觀上講,送禮因對象、因目的而不同。所以,贈送禮品也是一門藝術。個人選送禮品需考慮:

1.送禮目的:每個人送禮都有一定目的,朋友送禮是加深友誼,父母給孩子送禮是增進親情,丈夫給妻子送禮是升華愛情。職員給領導送禮是為深化私情。因此,不同的送禮目的決定購買不同的禮品。

2.送禮對象:針對不同性格,不同地位和品味的人,所送禮品也各不相同。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在生日或喜慶之日,若能送些含有“大展鴻圖“、“馬到成功“之意的禮品,他定會心滿意足。晚輩給長輩送禮,要選擇保健、滋補類的禮品為宜。送禮對象是一個商人,您一定要送些“財源廣進”、“生意興隆”之象征意義的禮品。

3.送禮時節:“每逢佳節倍思親”自然會讓您想到與親人團聚,這時不妨送上一些吉祥、團聚之物;六一兒童節,大人就會靠考慮給小孩送些玩具、學習文具之類的禮品,這也是增進親情,鼓勵上進的一種方法。因此,不同時間贈送禮品將表達不同的感情。

4.送禮環境:“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是情人離別的意境,如送上飾品之類禮品則更能表達情人間的綿綿真情。火車的一聲長鳴,四年同窗,今朝各奔天涯,給親愛的學友留下一本紀念冊或精美電話薄,將是情深意長。不同環境,需不同的禮品來表達心意。

5.風俗習慣:情人節送玫瑰,在中國視為愛情,而在西歐一些國家則認為是傷風敗俗。在中國,漢族人有些地方春節喜歡送豬肉類食物,這在回族或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度裏是誣蔑祖宗的象征。所以,不同的風俗,不同的民族信仰,他們送禮也有所不同。

贈送禮品小常識

在一般涉外友好交往中,有時要贈送一些小禮品。譬如,去探視病人,參加婚禮,常常帶上一束花。相處較長的朋友,離別前往往贈送一件小紀念品等等。在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做的。

贈送禮品,不是為滿足某人的欲望,也不是顯示自己的富有,而是為表示對別人的祝賀、慰問、感謝的心意。常言道:“禮輕人意重”。因此在選擇禮品時,往往是挑選一些物美價廉.,具有一定紀念意義、民族特色,或具有某些藝術價值,或為受禮人所喜愛的小藝術品、小紀念品、食品、花束、書籍、畫冊、一般日用品等。

選擇禮品還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考慮受禮人的愛好。有的物品在這個國家很受歡迎,到另外一個國家則可能並不稀罕。因此要根據不同國家、地區的習慣與個人的喜好作些必要的選擇。

贈送禮品還應考慮具體情況與場合。一般應邀赴私人家宴,應為女主人帶些小禮品,如土特產、小藝術品、紀念品、食品、水果,以及花束等。有小孩子的,還可送糖果、玩具等。應邀參加婚禮,除藝術品外,還可贈送花束以及實用物品等。探視病人,可根據具體情況,送些對病人有益或為病人喜愛的食品、花束。新年、聖誕節,一般送日曆、酒、茶、煙、糖果、巧克力等。出席官方或民間組織的酒會、招待會、較大的宴會等,則可不必送禮。必要時隻是送花籃、花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