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渭水大捷 4
廢殺曹髦
公元255年2月,司馬師率兵平定淮南、淮北兵變,因眼瘤爆裂,病情加重,自己感到死期不遠了,便一麵率軍馬回許昌休養,一麵派心腹使者到洛陽請弟弟司馬昭到許昌來商量後事。
不多幾天,司馬昭火速趕到,急忙進內室探望司馬師的病情,一見哥哥昏昏沉沉地睡在床上,心急如火,連聲喊道:“哥哥!醒醒!你快醒醒!我來了!”司馬師聽見弟弟來了,睜開一隻眼睛,命令屋中仆人退下,拉住司馬昭的手說:“二弟!我本想和你共同創下江山,同享富貴,可誰知身體支持不住了,後事、家族隻有靠兄弟你一個人擔當了!記住父親臨終前說的話,也記住哥哥我今天說的話!我現在大權在握,文武大臣們有的害怕有的恨,我一旦丟掉手中權力,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如果不保住現在的權力,我司馬家族將來也難保住!這是兵符、將印,交給你,你好好地幹下去!記住!大事千萬不能托給外人,一定要親自處理!兵權,更不能交出,否則就會大禍臨頭!”司馬師一口氣說完了要交代的話,便氣絕而死。司馬昭痛哭了一陣,收好兵符、將印,召集文官武將,料理司馬師的喪事,並派使者向皇帝報喪。
幾天後,皇帝曹髦傳詔:讓司馬昭辦完司馬師的喪事後,就在許昌駐紮,操練軍馬,防備東吳進攻。司馬昭接詔後,辦完喪事,一直猶豫,不知是回洛陽好,還是按皇上的旨意留在許昌好。秘書郎鍾會看出了司馬昭的心思,對司馬昭說:“大將軍司馬師剛剛去世,您剛剛接掌軍權,朝廷中人心還沒全部安定,您如果住在這裏不動,萬一朝廷內部發生內亂,您將來不及應付,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司馬昭經鍾會這麼一提醒,恍然大悟,立即傳令:“大軍返營回洛陽,在洛水南岸安營駐紮!”
曹髦本來設想:司馬師死後,讓司馬昭留守許昌,朝中大事,選一個宗族中的人來管理,分掉司馬家族的一部分權力,免得將來生亂。這才發出了一道讓司馬昭留守許昌、防備東吳的詔書。不料沒幾天,大臣報告:“司馬昭率大軍二十萬,還駐洛陽,現在洛水南岸下寨,不知何意!”曹髦大驚,連忙召集大臣詢問,太尉王肅曆來和司馬師關係較好,乘機奏道:“司馬昭已經繼承哥哥掌了全國兵權,實際上已擔任起大將軍的職務。現在率兵回洛陽並不是有其他意思,恐怕是擔心別人加害,所以才這麼做的,他的目的是示威。現在最好的辦法是給他正式任命,讓他安心地治理軍國大事。”曹髦原意並不想答應王肅的提議,可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其他的大臣也都同意王肅的提議,曹髦想來想去,隻得下一道詔書,封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相當於宰相),總管軍政大事。派太尉王肅直接去洛南司馬昭兵營中宣讀。司馬昭接了詔書,進城向皇帝當麵謝恩,把軍隊分派到各地,自己坐鎮首都。從此,魏國朝中大小事情又全部歸司馬昭管理。
公元260年夏天,司馬昭已經在魏國紮下了根基,準備起兵消滅蜀國。中護軍賈充說:“大將軍您不可離開首都!您知道嗎?皇上正在懷疑您,如果您一離開京城,京城恐怕就會發生內亂,那時就來不及了!”司馬昭問:“怎知道皇上正在懷疑我呢?”賈充說:“去年,在寧陵井中,兩次看到黃龍顯形,大臣們向皇帝祝賀,說是好兆頭,可皇帝卻很不高興。他說:‘龍,不在天上,就在海中,這才是吉利的兆頭,而現在龍卻在井底下呆著,既不能飛,又不能遊,泥鰍黃鱔都可以侮辱他,小魚小蝦都可以戲弄他!這正是我現在處境的表現,這有什麼好的地方!’皇帝還作了一首《潛龍詩》,詩中分明對大將軍您十分不滿,如果您這時候離開京城,正好被別人下手!”司馬昭大怒,說道:“這個曹髦如果不早點除掉,早晚他要對我下手的!”賈充說:“我願意幫助您辦成這件事!”
這一天,司馬昭帶劍上殿,曹髦起身迎接。賈充大聲奏道:“大將軍司馬昭護國有功,應該加封為晉公!”賈充一說話,大臣們一齊響應,可曹髦卻不說話。司馬昭一手按著劍柄,大聲喝道:“皇上!從我父親司馬懿開始,到我哥哥司馬師,我父子三人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難道連一個晉公都不能封麼!”曹髦連忙說:“可以!可以!我馬上下詔,馬上下詔!”司馬昭又說:“《潛龍詩》中,為什麼把我比作泥鰍黃鱔,是什麼道理?”曹髦無話可答,司馬昭一聲冷笑,轉身離去,文武大臣,個個心驚肉跳!
曹髦散朝,回到後宮,傳來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曹髦說:“司馬昭早晚要謀反,他的心事,任何人都看得出來,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除掉我。你們給我幫忙,殺掉司馬昭!”王經連忙阻止說:“皇上!千萬不可太急,司馬昭現在掌著大權,一時半會除不了他,而且您手下沒有得力的將士,恐怕鬧不好反而壞事,隻能慢慢地想辦法!”曹髦咬牙切齒地說:“不行!我已經不能再等了!我今天就要殺了他!殺不了司馬昭,我這個皇帝當著也沒意思,死了還好些!”說完,便怒氣衝衝地奔進太後宮中,要向太後報告。這一邊,王沈、王業二人對王經說:“我們趕快去向司馬昭報告,要不然大將軍會怪罪我們的!”王經大怒,將二人痛罵一頓。王沈、王業隨他罵,急急忙忙地向司馬昭報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