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青春感悟 7(1 / 3)

第七章 青春感悟 7

奴隸

我追蹤著雪人的腳印,希望可以順藤摸瓜地找到一兩個雪人拍幾張照片,我的任務就完成了。 可在這茫茫的雪地上,除了一望無垠的單調的白色之外,就是這狂風怒號的可怕風雪。 我頂著風雪,艱難地四處找著斷斷續續的腳印。 音空信鳥。 正當我絕望地準備下山之際,一個小灰點進入了我的視線,攝像師的直覺告訴我:目標出現了。 我抄起攝像機,向目標追去。 目標越來越近了。 猛然間,我停下了腳步。因為那個家夥正向我跑來。 跟雪人打交道可不那麼有趣,於是我掉頭就跑。 忽然,一隻大手捂住了我的嘴。我聞到一陣陣濃烈的藥味。昏沉的感覺流遍全身。旋即,眼前一片黑暗,我失去了知覺。 我恢複了知覺。頭痛欲裂。我吃力地睜開眼睛,看了看四周,全是石壁。幾束陽光由縫隙中射入。 一聲輕微的聲音。 我費盡了所有力氣坐了起來,可入目的情景差點又把我嚇昏。 麵前站著一個生物,與地球人一樣有四肢和五官,可全身通紅,一根根肌纖維清晰可見,全身沒有一塊皮膚。 臉上沒有眼瞼,隻有一雙眼球在眼眶裏轉,也沒有雙耳,隻有兩個小洞;鼻子的位置隻有兩個小孔,也沒有嘴唇,活生生就是醫學上的人體肌肉圖。 惟一的區別是,它的頭有平常地球人的三倍大,軀幹卻隻有一半見大。 “地球人,不要怕。”聲調冷冰冰的,像是機器發出的。“我們不會傷害你,我們隻想用用你的攝像機。” 我靜靜地聽著。 “在幾個世紀前,我們路過地球。飛船發生故障,被迫停留在這裏。我們要出去找零件,可地球的環境對我們的生命有很大的威脅,我們不得不使用轉基因技術來保護自己。” “你們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

它頓了一下,說道:“我們的星球與地球一樣。我們也與你們一樣。可科技發展,使我們身上的不必要器官都退化了。最後,我們被電子機——你們稱為電腦的東西統治了,我們成了奴隸..” 一道閃光從它背後穿出。 它慘叫一聲倒在地上。 一個聲音響起:“地球人,有了你的攝像機,我又可以飛了,可你知道得太多,不可留下。” 又一道閃光。 一陣劇痛由心口傳來。我倒下了。 我的死亡不知是一個生命的結束,還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如果是結束,我便不必當奴隸;如果是開始,我要盡力使所有人不成為奴隸。

大掃除

“嘩啦啦——”,沸騰的石灰水倒進了桶裏、盆裏,升起團團熱氣;“沙沙沙——”,抹布在玻璃窗上來回旋轉,擦掉層層灰塵;“刷刷刷——”,掃帚在同學們手中迅速地擺動,把堆堆髒物掃去。教室裏一片生龍活虎的景象,一次緊張的大掃除正在初一(4)班進行。 突然,一個同學驚叫起來:“哎呀:你的手..”我轉身一看,原來仇曉光同學在擦玻璃窗時一不小心,被一塊鋒利的玻璃碴劃破了手指,鮮血直流。俗話說:“十指連心”啊!可仇曉光一聲不吭,隻簡單地用紙裹了一下,從口袋裏掏出嶄新的手帕紮緊,又幹了起來。麵對此情此景,我感動極了,就放下掃帚,上前一步說道:“你下來吧,我來擦。”“劃破了個小口,沒事兒。你還是快幹你的吧!” “石灰水!”一個不大的聲音從後麵傳來,於是,我又一次放下掃帚,端起一盆石灰水送去。這位同學轉過身來,我一看,原來是鄭建偉。他簡直變成另外一個人了:圓圓的臉上被塵土、石灰水弄得斑斑點點,汗水把他嶄新的襯衫浸透了。他對我笑了笑,又緊張地幹起來。隻見他揮動雙臂,刷子在他手中上下舞動。他時而彎下腰刷著牆根,時而站在長凳上刷著房頂,時而踮起腳尖刷牆壁的中間部位。烏黑的頭發被石灰水濺了個遍,簡直成了“白頭翁”,整個身子隻有一對眼睛還是黑的。 大掃除結束了,教室裏桌凳成行,窗明幾淨。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愉快的笑聲充滿了整個教室..

在陽光下成長

“太陽,太陽,給我們帶來七色光彩,照得我們心靈的花朵美麗可愛,今天我們成長在陽光下,明天..”。每當我聽到這悠揚悅耳的歌聲,都會感到溫暖、幸福、自豪——因為我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因為有偉大的黨的關懷和愛護。

那是在初二的第一學期,媽媽生病在家,爸爸一人忙裏忙外,收入僅能維持家用,再加

上媽媽的醫藥費,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錢供我上學。最後,我淚流滿麵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學校,離開了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剛到家的幾天,我總是眼淚汪汪,爸爸媽媽看著心裏著急,可愛莫能助,隻能唉聲歎氣。我想起了學校,想起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那一排排桌椅,想起了同學們一張張稚氣的臉,想起了老師親切的教導、無私的關懷,我多想回到學校,多想回到老師同學們身邊,多想上學去啊!可麵對現實,這些都成了幻想。有一天,當我聽說國家為了挽救因貧困失學的少年兒童而設立“希望工程”時,我心裏充滿了喜悅和希望。我多盼望自己也能得到幫助,重返學校。當我告訴媽媽時,她卻慘淡地一笑,說:“中國那麼大,那麼多人,什麼時候才能輪到你呢?”我卻深信,一定會的,總有一天我會重返學校的。懷著這個美好的願望,我一天天地等,可時光飛快流逝,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一個月已經過去了。漸漸的,我失去了信心。 正當我失望的時候,我收到了來自“希望工程”的一封信,我激動地拿信的手不住地顫抖。打開信,一行行清晰的字跡映入了我的眼簾:“親愛的××同學,我們從你的學校了解到你因家中貧困而被迫停止學業,你是個愛學習的學生,我們感到惋惜,現在黨和國家已經開展了‘希望工程’,她將幫助你和像你一樣的孩子重返校園。現在,我們收到了來自祖國四麵八方的捐款;當我們得知你的情況後,特從捐款中寄給你50元學習費,並把你的學費寄給你的學校,希望你能夠早日重返課堂。最後祝你學習進步,身體健康!不要辜負祖國和人們的期望,我們等著你的好消息!”我看完,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爸爸媽媽也非常激動,他們深情地囑咐我,要牢記黨和祖國的關懷。第二天,我又背上書包,重返校園了。 從那一刻起,我真想大聲歌唱,翩翩起舞,歌唱“希望工程”,歌唱偉大的黨,她使我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老人·小屋

工人村有一間破舊的小屋。小屋有院牆,泥垛的。牆頭種有各種花草。 小屋的主人,是一位老人。那醬灰色而又鬆弛的滿臉皺紋刻記著他飽經風霜的歲月,渾身皮包骨,腰彎得很厲害,他的衣著總讓人誤認為他是個老乞丐。 幾乎沒有人去理會老人。偶爾有人有意或無意地和他打聲招呼,他總是眯著那雙深陷的眼睛笑著並嗚啦嗚啦地說著,可誰也不願費時間去聽他說的是什麼。 眼下老人的惟一“工作”就是撿賣破爛兒,有時也坐在院門口打盹兒或曬太陽。 酒瓶、破盆、爛鐵堆滿了小院,隻留下一條窄窄的僅能落下腳的小通道。這些破爛兒幾乎將小屋淹沒了。 老人的曆史現已無人問津,他是煤礦上的工人。聽人說,他年輕時在老家有個對象,因他是“煤黑子”便吹了。後來,他再沒想這事:退休後也沒回老家,蓋了這間小屋。 老人就這樣伴著院中的破爛、牆頭的花草生活著,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有一天,老人坐在院門口,在熟睡中死去。那是一個鮮花開得正濃正豔的雲霞滿天的黃昏,太陽的餘輝將他籠住。

幾天後,市電台、電視台報導了一條爆炸性新聞。有人向市教育基金會捐資一萬元人民幣,而捐資人就是他,小屋的主人,那位拾破爛兒的老人。

父親的愛

我的父親是一位農民。他很普通,普通得一走進人群,就再也辨認不出他了。父親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使我感到了他對我的愛。這種愛,既廣闊無邊,又深刻細膩,我每次想起來就不能不激動。 那是我剛考上市內的中學的時候。父親送我去學校。雖然路並不遠,但是父親執意要送,我隻好同意。 路上,太陽當頭照著。好熱!我望了望父親:臉,醬紫色的;眼睛裏布滿了血絲;頭上的草帽已摘下來,稀稀落落的頭發緊貼在頭皮上。 “萍兒,歇會兒吧!”父親說著,從口袋裏摸出兩個雞蛋。“大大,您吃吧。”我推了過去。“大大有..這裏有..”我接過雞蛋,找了個陰涼處。父親在離我不遠的地方蹲下,他那長滿胡須的下巴隨著嘴的翕動一動一動。我留意地把目光投了過去。我看見了什麼?“土豆!”我不由得喊了出來。“這..好吃..好吃..”父親含含糊糊地掩飾著。啊!父親,您每天辛辛苦苦,既要忙外麵的工作,又要照顧長年生病的母親,眼看著周圍的鄰居都富裕起來,而您為了供我們兄妹上學,為了讓我們吃好穿好,卻這樣苦著自己..我心裏澀澀的,說不出一句話。 學校到了。我說:“您回吧。”“哎,萍兒,好好學!這三十塊錢先用著,大過幾天再來。嗯?”父親說著,從口袋裏摸出幾張皺皺巴巴的鈔票塞到我手裏。啊!手,父親的手!那是怎樣的一雙手啊!青藤似的血管,竹枝似的幹枯的手指。粗心的我,竟從沒有發現父親竟然瘦得這麼叫人心痛!我眼裏立刻像揉進了什麼.. 啊!父親,您的話不多,也沒有什麼深刻的道理,但您給予我的卻是這般廣闊無邊,這般深沉細膩。 父親,您放心吧!您的心,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