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農民起義和割據 2(1 / 3)

第十五章 農民起義和割據 2

孫策借兵收江東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爭奪戰爭中,長沙太守孫堅兵敗而死,也失去了原先占有的大片地盤。孫堅死後,他部下的兵馬死的死了,逃的逃了,他的大兒子孫策隻帶著幾個人投在袁術手下,當了個很小的武官,為袁術衝鋒陷陣,立了許多軍功,可是袁術就是不重用孫策。實際上,袁術也知道孫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才,他生怕孫策有了大出息以後,自己就控製不住他了,所以他有意不讓孫策得到提拔,而將一些行兵打仗的苦差事經常交給他去做。

孫策是個文武雙全、胸有大誌的人物,他想回到江東去,收回自己父親當年管轄的土地,但是他手中沒有軍隊,單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行!想來想去,忽然想到了一件東西:當年董卓火燒洛陽,孫策父親孫堅在宮殿的一口井中尋到了國家的玉璽大印,這大印是皇帝身份的體現,至今還保留在自己的身邊。孫策想:“袁術野心勃勃,我把這塊大印送給他作抵押,請他借一些兵馬給我,一定能行!”第二天,孫策捧著傳國玉璽,來到袁術軍營中。袁術早就想得到這塊玉璽大印了,今天竟然意外地來到了自己手中,高興得合不攏嘴巴。袁術馬上借給孫策三千士兵、五百匹戰馬和應用的武器裝備,由孫策指揮使用。

孫策領了這支人馬,趕緊帶著父親生前的部將程普、黃蓋、韓當、呂範等人動身到江東老家去,走到曆陽(在今安徽和縣境內)時,恰巧又碰上了自己少年時的好朋友周瑜,周瑜願助孫策幹一番大事。周瑜還向孫策推薦了張昭、張紘等人才,孫策把他們一一收作自己的謀士。有了許多文官武將,孫策的力量迅速強大起來,很快便打敗了劉繇,收複了許多州縣,地方上的一些文武豪傑都知道孫策是孫堅的兒子,紛紛來孫策手下效勞,幾個月之內,將江東的各州各縣全部占領。

公元192年 界橋之戰

公孫瓚與袁紹兩大割據勢力之間明爭暗鬥、互相攻伐,由來已久。早先,袁紹在與韓馥爭奪冀州的時候,曾借用公孫瓚的力量,攻打韓馥,巧取了冀州。後來,袁紹、袁術二人結怨,袁術的部將公孫越(公孫瓚之弟)與袁紹軍作戰中,被袁紹軍殺死,大大激怒了公孫瓚。公孫瓚於是於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上書天子,陳述袁紹“十大罪狀”,曆數袁紹不忠不義、不仁不孝、縱軍搶掠的不法行為,決心與各州郡兵馬共討袁紹。當年,公孫瓚即出兵攻擊袁紹。這時,冀州各郡縣也多叛離袁紹,而依附了公孫瓚。袁紹看到這種情況心中驚懼,遂將自己的勃海太守印信,讓給了公孫瓚的堂弟公孫範。公孫範並不領袁紹之情,反而也率兵幫助公孫瓚攻打袁紹。

公孫瓚得了勢,就自行任命了其部下的將校做刺史郡守,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命嚴綱做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幾乎全部郡守、縣令都換成了他的部下。

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正月,公孫瓚在鎮壓了黃巾軍占據了以上州郡之後,聲威大震。袁紹不甘於失敗,遂親自率兵前往征討公孫瓚。公孫瓚以3萬精兵於界橋(今河北威縣北)迎擊,公孫瓚軍列成方陣,左右兩翼各布設5000騎兵,並以“白馬義從”為其中堅部隊,隨之便向袁紹軍展開攻擊。袁紹先派其部將鞠義率精銳士率800人向孫軍進擊,後麵緊跟著1OOO強弩手,自領大軍在後。公孫瓚見袁紹先鋒部隊人少勢弱,便揮軍擊殺。袁紹先鋒軍見公孫瓚騎兵突至,即伏於楯下,以強弩勁射,公孫瓚軍驚亂大敗,被斬1000多人,冀州刺史嚴綱也被袁軍斬殺。公孫瓚收集餘部,再與袁紹部將鞠義軍戰,又被擊敗。鞠義乘勝進擊公孫瓚的軍營,公孫瓚的士兵紛紛逃散。

此時,袁紹在後麵數十裏的地方,得知公孫瓚軍已大敗的消息後,便放鬆了戒備,身邊隻留下1OO多人護衛。不料公孫瓚敗退的一股2000多騎兵,突然衝至袁紹軍帳之前,將袁紹的大本營重重包圍,箭矢猛射袁紹軍,袁紹軍抵擋不住。這時袁紹部將田豐將袁紹扶至一座空廢的破房子裏,命令其士卒拚死力戰,以強弩射傷公孫瓚軍多人。公孫瓚不知袁紹在包圍之中,稍向後退,正巧鞠義率軍來迎接袁紹,公孫瓚騎兵才退走。

公元192年 李傕郭汜之亂

董卓被誅殺後,其部下將士散在關東一帶的人數還很多,他們大都是西涼人。王允開始想悉予赦免,後來又猶疑不決,於是謠言四起,說朝廷要盡殺涼州人。李傕、郭汜都是涼州人,他們便號召將士造反,聲稱要為董太師報仇,從關東殺入關中,沿途涼州兵紛紛參加。王允等人並無兵力,隻靠呂布。初平三年(192年)涼州兵攻入長安,聚眾至十餘萬,呂布戰敗逃走,王允被殺。李傕占據長安後,與郭汜、樊稠共秉朝政。但是,長安城中盜賊不禁,白日搶掠。於是,由他們三人分區維持治安秩序,仍然不能製止。其實,這些白日搶掠的盜賊正是李傕等人的部屬和士兵。由於糧食嚴重短缺,甚至人相食,長安城內屍積如山,臭穢熏天。公元193年春,李、郭、樊之間又發生內訌,李傕殺樊稠,從此諸將各相疑忌,李傕與郭汜又互相火並,彼此爭奪對朝廷的控製權。李傕派兵劫獻帝,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在劫持獻帝的過程中,內府遭劫,宮殿被焚,長安城已破壞殆盡。李傕、郭汜相攻連月,雙方死者數以萬計。後來,卷入這場爭奪、劫持獻帝、互相混戰的官僚軍閥日漸增多。四處逃命的漢獻帝風餐露宿,常常挨餓,身邊連印璽也無一枚。當他回到長安時,已是“城空四十餘日,強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間,關中無複人跡”的一片廢墟。後來李傕為曹操所殺,郭汜也死於部將之手。

公元196年 下邳之戰

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袁術為爭奪徐州,率軍向劉備進攻。劉備得知消息,便派司馬張飛守衛下邳(今江蘇邳縣南30公裏),自率大軍於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淮陰(今江蘇淮陰西南)一帶地區憑借淮河阻擊袁術軍。雙方相持數月,不分勝負。此時,原陶謙部將下邳相曹豹,因與張飛不和,被張飛殺死,下邳城內發生動亂。袁術於是寫信給呂布,勸呂布乘機偷襲下邳,並許諾供應呂布20萬斛軍糧,呂布大喜,便率領大軍水陸並進。劉備的中郎將許耽開城迎接呂布軍,張飛敗走。呂布俘獲了劉備的妻兒,抄襲了劉備的大本營。劉備聞報,急忙率軍回救,於下邳與呂布大戰,被呂布擊敗。劉備戰敗後收集餘部攻取廣陵(今江蘇揚州),又與袁術交戰,被袁術打敗,後率其殘部退守海西(今江蘇灌南)。

劉備此時的處境已相當困難,軍中糧食早已用盡,官兵互相殘殺而食,糜竺等人拿出家產充做軍糧。劉備看到長此下去,已無安身之地,使向呂布請求降服。呂布這時也怨恨袁術不繼續供應他糧食,於是便接受了劉備的投降,以劉備做豫州刺史,命其還屯小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