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家庭生活快樂的原則7
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良好關係
大多數青年報怨父母“不開化”,對孩子過於嚴厲,不能給孩子們以應有的自由。不少家長同樣發現,現在要贏得孩子們的信任也愈發困難起來了。(卡耐基語錄)
家庭是文明的核心。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卡耐基語錄)
你要盡你所能把你的家庭造成一個生活中心,在這裏麵,一切良好的事物是被撫育培養起來。(卡耐基語錄)
(1)父母應善待孩子
作為父母,除了工作與社會交際之外。應在家庭中對孩子有足夠的重視,努力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
①要談工作。同孩子簡單地談談工作,使孩子對父母的工作情況與環境有所了解,以免不知父母的去向。這樣,孩子能明白諸如職責、挫折、紀律和計劃等問題,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和毅力。如可能,你也可以偶爾帶孩子去工作單位一長見識。
②切莫工作和勞累過度。父母隻顧工作,甚至周末也呆在辦公室,這會使孩子堅信,父母將工作上的成功看得比他們更重要,從而產生被冷落感。
一個初中生抱怨說:“同學們都怕我媽媽,因為她精明伶俐,工作努力,知名度高,她有時間到處做報告,唯獨沒有時間同我說話。”
父母回到家仍埋頭工作。孩子對此也會深表不滿。他們渴望同父母玩卻無機會,因為必須避免打攪父母。有的父母責怪孩子:“別胡鬧,沒看見我正忙嗎?”這使孩子滿腹委屈。父母下了班回家,孩子需要你的親近和理解,幾個小時沒見父母,孩子一定有喜怒哀樂需長輩來分擔。
③切莫將粗暴態度和不滿情緒帶進家門。切記,孩子需要安慰和愛撫。有的父母因工作不順心,而遷怒於孩子,為了微不足道的事濫加訓斥。可是,同父母一樣,也許孩子當天也遇到不順心的事,該遷怒於誰呢?假如父母隻顧自已的感情,孩子就會產生無人可親近的感覺。走近家門,不妨花幾分鍾放鬆一下自己,穩定情緒,以便與孩子和睦相處。
④切莫外出太頻繁。父母應該自問:每星期中是否經常在家同孩子一道吃飯?是否過問並檢查了孩子的學習?是否與孩子共同渡過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夜晚?對孩子來講,父母外出,時間會顯得很長,從而產生孤獨和茫然感。
⑤切莫濫加指責。父母不應該說出讓孩子丟臉的話,特別是孩子的夥伴在場時,對孩子的言行切莫全盤否定,應對孩子的優點進行稱讚鼓勵,以建立其自尊心。假如孩子被確定應受到懲處,應采取私下或無損其尊嚴的方式。千萬別因其他令人生氣的事情而將孩子當成“出氣筒”。
⑥創造一天的良好開端。早晨與孩子度過的時間事實上決定了當天情緒的基調。父母應該比孩子早起15分鍾,以沉著鎮定的神情履行日常的工作和事務,形成一個穩定鎮靜的環境。一道吃早餐是很重要的。早晨是良好的開端,使孩子從容不迫、滿懷信心地麵對一天的到來。
⑦建立家庭安全感。許多孩子單獨在家時感到害怕,父母應使孩子確信,家裏是安全的,並教給孩子一些應付各種情況的辦法。例如,讓孩子回答諸如“假如丟了鑰匙或不認識的人來到家裏怎麼辦”等問題。開著收音機使屋裏充滿聲音也不錯,因為孩子在一幢靜悄悄的房子裏是最容易受到驚嚇的,當孩子單獨在家時,電話便是惟一的聯係工具,適當時候應該讓孩子從電話中聽到父母熟悉的聲音,從而充滿信心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