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太平洋決戰
美軍機動部隊去向不明
8月24日的第2次所羅門海戰以後,美日雙方的航空母艦之間沒有接觸。在這次海戰以後,美軍的航空母艦在做什麼呢?這是經常在日軍機動部隊有關人員頭腦中縈繞的問題。
日軍潛水艇擊沉美國“黃蜂”號中型航空母艦已得到確認,可是9月15日,在第2次所羅門海戰中又發現薩拉托加型艦隻。此事實屬出人意料。該艦於昭和十七年(1942)10月16日在夏威夷近海被日軍“伊—6”號潛水艇擊沉,對於這一事實,人們一直是相信的。可是事實就是事實,這是必須阻率承認的。幸好“薩拉托加”號和“企業”號在第2次所羅門海戰中據說曾受到中等損傷,完整無損保存下來的隻有“大黃蜂”號。然而,考慮到美國的修艦能力,自該次海戰迄今業已過去50多天的這段時間裏,損傷的艦隻應該已經修複。
10月16日,日軍偵察機在瓜島以南110海裏處發現美國航空母艦,但自那以後,就再沒有新的消息。
當時,日軍水上飛機部隊正在瓜島以南約300海裏的因德斯彭汐布爾礁上設立基地。名日基地,實際上,該礁位於海麵以下,人隻能露出上半身在礁上作業。水上飛機隊所以看上這塊礁石,是為了借助於補充燃料用的潛水艇使零式水上偵察機實行中繼補給,從而在附近海域搜索美軍。如此遠離基地的作業恐怕美軍也沒有注意到。’這支對敵搜索部隊在觀察瓜島後方補給航路的狀況方麵起到了極其有效的作用。
經過這番苦心經營的結果,10月21日,終於發觀瓜島東南約300海裏處有一支由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編成的敵強大編隊,可不知為什麼沒有看到美軍的航空母艦,這實在可疑。
此後,美機的偵察活動日趨活躍。看來,美軍是在用距所羅門群島較近的瓜島和該島外側的圖拉吉或聖克魯斯群島作為基地,B—24和PBY水上飛機分別從上述基地起飛進行搜索。南雲部隊落入這張大網之後,於10月23日正午時分,正在瓜島東北約400海裏處航行時被敵水上巡邏機發現,接著,在當天午夜同美軍遭遇。在南雲部隊西方的近藤部隊也:於24日剛過正午時被B—24發現。無須否認,日軍艦隊的全部陣容已被美軍察知。
在這種情況下,美機動部隊究竟在什麼地方,企圖做什麼呢?
25日上午,角田少將直接接到了山本大將下給近藤中將的命令,他為了援助陸軍箔2次總攻,當即把一支由零式戰鬥機和艦載轟炸機各12架組成的攻擊隊派往瓜島,目的是壓製機場附近的敵炮兵陣地。在這次攻擊中,山本考慮的依然是美軍的航空母艦。
“翔鶴”號的巡邏機發現美航空母艦
自古以來就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見解。
這確實是至理名言,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就是因為違背了這一名言而敗北。
看樣子,23日以後美軍巡邏機的活躍的行動和16日以後消蹤躡跡的美軍航空母艦的動向之間有某種聯係。利用陸基飛機搜索,從航空母艦上派出飛機實行側攻是美軍慣用的手法。南雲中將凝神地望著看不太清楚的美軍航空母艦的上空。
就在他神情緊張的當兒,美國的電台廣播了如下消息:
“近期,在所羅門方麵可能進行一次大海空戰。”
10月27日是美國海軍紀念日。美軍會不會利用這一機會采取重大的行動呢?
美國人的好奇心理日軍是很清楚的。日軍陸海軍眼下正在瓜島進行第2次總攻。這一點美軍應該是一清二楚的。在這種情況下,海上說不定要開始一場大決戰。日軍在內心裏暗暗進籲著這種準備。
25日上午,南雲部隊再次跟敵水上飛機遭遇,美軍也太能糾纏了。
近藤中將認為26日亦有必要對瓜島實行空襲,25日傍晚照例開始南下,向瓜島接近。
與此同時,南雲中將在近藤部隊東麵100海裏的地方也在南下,他的部隊對東南方麵嚴加警戒,對近藤部隊間接地實行支援。如發出電波,則將暴露艦隊位置,因此,兩艦隊各派飛機確定和保持相互間的相對位置。
這一次,南雲中特認真地接受了中途島的教訓,派前衛部隊(由第十一戰隊司令官阿部宏毅少將率領的第十一戰隊的“比睿”號,“霧島”號和第八戰隊的“築摩”號,另外還有7艘驅逐艦)進入本隊以南60到80海裏的地方,此外還派遣第八戰隊司令官原忠一少將率領的“利根”號和驅逐艦“照月”號到本隊東南麵200海裏的地方執行箝製任務,這樣做可以保護航空母艦部隊免遭美軍的突然襲擊。
25日上午,同美軍水上飛機遭遇的南雲中將采取北北東的航向,盡力遠離瓜島,必要時可派出足夠數量的巡邏機對美軍進行搜索,以便有可能了解敵情。傍晚時分,這支部隊再—次南下了。
26日零點50分,美軍水上飛機突然出現在南雲部隊上空,在2號艦“瑞鶴”號的很近距離上投下了炸彈。艦橋上彌漫著硝煙的氣味,可幸的是沒有傷亡。
事情不能就這麼白白過去。當時正在旗艦“翔鶴”號艦橋上的南雲部隊的首席參謀高田利種大佐當即向南雲長官和草鹿參謀長報告,與此同時,他又向全艦隊傳達了長官的命令,“各艦右180度緊急回頭。”
接著是:
“第3戰鬥航速。”
表示方向的微光信號燈一個接一個地閃起微光。對於信號達不到的前衛艦用無線電傳達了命令。
“全艦隊掉頭,航速24節。”南雲部隊就這樣在夜色朦朧的太平洋上來了個右轉向,接著提高航速開始北上。本來是要潛足躡跡地沿著夜路悄悄接近美軍,可這回卻要大步流星地開始後退了。所在地點約在瓜島東北250海裏處。
當時,岡村這個值班參謀正在“隼鷹”號的艦橋上,因而最先知道“瑞鶴”號被炸和南雲部隊返回的情況。岡村當即把南雲部隊的機敏的行動報告給角田少將和首席參謀山岡末子夫大佐,等待近藤中將的命令。過一會,“愛宕”號也發出了相同信號。為了策應南雲部隊,近藤部隊也掉頭北上了。
時間正好是26日淩晨2點。
近藤部隊的轉向已經結束,岡村急忙脫下短袖防暑服,換上剛洗好的白軍服。貼身衣服和兜布也脫掉了,感到很清爽。10月16日以後,日方依然沒有得到關於美軍航空母艦的線索。隻是在瓜島東南約300海裏處發現由2艘戰列艦和4艘巡洋艦編成的美軍部隊。
然而今天半夜進行的轟炸卻很可疑。當時被人視為海軍智囊而備受尊敬的高田大佐早就看出附近海域有美軍航空母艦。
黎明前,南雲部隊從本隊和前衛部隊派出16架水上偵察機和8架艦載攻擊機,從南向東張開綿密的大搜索網,對美軍又進行兩段搜索。
上午4點50分飛到東南方麵的“翔鶴”號艦的搜索飛劄果然發出了報告:
“發現美軍航空母艦。”
接著又發出補充報告:
“美軍1艘航空母艦和15艘其他艦隻正向西北航行。”
美軍位置約在“翔鶴”號東南250海裏處。
附近的巡邏機和執行追蹤任務的飛機陸續彙集起來,包。圍了這部分美軍。
三、第一航空戰隊奮勇戰鬥
南雲中將毫不遲疑,當即向待命的攻擊隊發出出發命令。艦載轟炸機和艦載攻擊機分別從各自的航空母艦上起飛,第1次攻擊隊第2次攻擊隊起飛的時間分別為上午5點55分和6點10分,而艦載攻擊機的起飛時間為上午6點45分。當時,第2次攻擊隊正在進行起飛準備,因為旗艦“翔鶴”號的雷達捕捉到好象美機似的目標,因而南雲下令緊急起飛。當時“瑞鶴”號上還未裝雷達,而且魚雷準備又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翔鶴”號頻頻通報催促,因而隻好萬分緊張地進行準備了。
根據收到的電報,第一航空戰隊的第1次攻擊隊的組成是:由“翔鶴”號艦飛行隊長村田重治少佐親自率領的20架九七式艦載攻擊機,“瑞鶴”號艦飛行隊長高橋定大尉的-21架九九式艦載轟炸機和進行掩護的“瑞鶴”號艦的飛行隊長白根斐夫大尉的21架零式艦載戰鬥機。
緊接著下了第2次攻擊隊進行準備的命令。戰況緊迫,不容全部飛機一次集合完畢,首先是“翔鶴”號艦飛行隊長關衛少佐親自率領的19架九九式艦載轟炸機和負責掩護的“翔鶴”號艦飛行隊長新方英城少佐的5架零式戰鬥機率先起飛,半小時以後“瑞鶴”號艦飛行隊長今滋宿一郎大尉的16架九七式艦載攻擊機也在4架零式戰鬥機掩護下起飛了。
攻擊隊飛機不足是因為第2次所羅門海戰後,損失的飛機未得到足夠的補充,而掩護戰鬥機不足則是因為艦隊上空:的直接防衛任務繁重。
正當攻擊隊準備出發時,2架從美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巡邏機突然從雲中出現,向3號艦“瑞鳳”號上投彈,一顆小型炸彈命中飛行甲板後部,甲板被炸出一個洞,鐵板卷起,飛機無法著艦,盡管如此,艦長大林末雄大佐還是報告說故障不妨礙飛機起飛。
第2次攻擊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了起飛準備。正因如此,起先奉命執行下空直接防衛任務的新鄉少佐突然受命改變任務,參加支援戰鬥機隊。這樣,他在對美航空母艦情況幾乎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不得不尾隨攻擊隊去執行任務了。
方才,在發現美軍艦的同時,山本大將命令角田部隊(“隼鷹”號和第十五驅逐艦隊的“早潮”號、“親潮”號和“黑潮”號)接受南雲中將的指揮,角田部隊取東南航向全速接近,以策應第一航空戰隊。
最初發現美航空母艦時,該艦距“隼鷹”號約330海裏。這未免太遠。角田少將發揚其慣有的鬥誌,勇猛地持續進擊。“隼鷹”號附近的軍艦都是最大航速可達32.3節的快速艦隻,而現在的航速隻有20幾節。結果,隻有26節航速的“隼鷹”號竟然有力地超越過去,真是一‘幅壯觀的好景象。不一會“隼鷹”號就跑到各艦的前頭去了。
天氣晴朗,蔚藍色的天空中隻有幾片斷雲浮動。可幸的是刮著東南方向的貿易風,即使美軍接近,飛機也可以在不改變航向的情況下起飛。直接執行護衛任務的戰鬥機在上空飛翔,甲板上,攻擊隊在緊張地進行起飛準備。
這時,接到了報告::雷達捕捉到了東方的可能是美機的目標。與此同時,觀測手也發出了喊叫:南麵有B—17型的大型陸基飛機。美航空母艦還離得很遠。這一事態確實給日軍航空母艦造成巨大威脅。兩三分鍾過後,觀測所也傳來消息說發現了小型機似的編隊。這可能就是方才雷達捕捉到的目標。
“航空參謀!”
岡村聽到角田少將在叫。這時正在艦橋上的一張臨時作為海圖作業桌的桌子上用兩腳規測量敵我距離。聽到叫聲後,岡村吃驚地抬起頭。司令官看著岡村,好象有什麼話想說。岡村一下子就悟出了他想說的話:
“是不是讓飛行甲板上的飛機飛到空中去回避?”
這是岡村就任以來,對司令官進行長期研究的結果。如今再也不能重蹈中途島海戰的覆轍了。
首席參謀似乎也有這種想法。角田少將用力地點了下“艦長請求讓飛機到上空回避。”
艦長岡田為次大佐好象預先跟日軍約好了暗號似地發出了號令。甲板上的飛機依次全部飛到空中去。與此同時,“隼鷹”號艦員也做好了對付美機來襲的準備,全體艦員按戰鬥部署各就各位,高射槍,機槍一齊瞄向天空,一切都準備停—當,就等美機上門了。
B—17轟炸了近藤部隊的一部分,然而似乎任何軍艦也沒受到損傷。萬幸,美機的騷擾就此告一段落。飛機暫且收回,再次進行第1次攻擊隊(艦載轟炸機17架,零式戰鬥機。12架)的起飛準備。
這樣一來,“隼鷹”號就一刻不停地向美軍接近過去。角田少將專心致誌地思考著如何狠狠教訓美軍。他頭腦裏有一個執著的念頭:盡一切可能飛進美軍的老巢,讓飛行隊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既然要先發製人,那就應該盡快地從美軍鞭長莫及的地點派出飛機,飛機返回時,可由處於美軍附近的南雲部隊的某一航空母艦收容。如能這樣做,“隼鷹”號將萬無一失。從用兵之道來看這也是一個卓越的方案。現在正在“隼鷹”號甲板上待命的飛行隊完全可以勝任這一任務。
可是角田少將並沒有采納這一戰法,他要緊勒逸馬,單刀直入,親自率先飛入險地。
“隼鷹”號乘風破浪前進,艦橋上充滿昂揚的戰鬥精神。第一航空戰隊的第2次攻擊隊出發40分鍾左右,美軍的攻擊隊向第一航空戰隊發起了攻擊。
日軍剛一發現美軍的編隊穿過斷雲出現在“翔鶴”號的工空,這些飛機就徐緩地飛下來,進行轟炸了。美機大約有寸五六架,這次轟炸的結果,有五、六顆中型炸彈命中日軍艦,飛行甲板中央炸出個大洞,爆炸引起了火災。可是大火終於撲滅了。萬幸,這正如上麵所講的那樣,因為雷達的效用,在美機來襲前飛機全部起飛,加之艦長有馬正文大佐采取了應急措施,損失十分有限。事後,日軍在特魯克再看時,原以為命中五顆炸彈,而從艦側看,則是中了六顆炸彈。飛機不能起飛,無線電通信也幾乎癱瘓。美軍攻擊隊的一架飛機曾企圖攻擊“瑞鶴”號,但卻被在上空警戒的零式戰鬥機擊落,“瑞鶴”號安然無損。“瑞鶴”號艦上的飛機起飛得比“翔鶴”號晚,因為該艦位於“翔鶴”號東麵,靠斷雲遮蔽而未被美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