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窗外的天空,很藍(1 / 3)

第一章 窗外的天空,很藍

引言:一直都很喜歡尼采的那句話:“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我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他們生活在白天,擁有陽光,可以整日在歡聲笑語中度過,因為他們有綠蔭的守護;而我不一樣,父母從小就告訴我:“你要堅強,你所能做的,隻有自己愛自己。”他們從來不溺愛我,因此,我很小就學會了自己舔傷口,在摔倒後自己爬起來,就像生活在黑夜的動物。 一直都很喜歡尼采的那句話:“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我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他們生活在白天,擁有陽光,可以整日在歡聲笑語中度過,因為他們有綠蔭的守護;而我不一樣,父母從小就告訴我:“你要堅強,你所能做的,隻有自己愛自己。”他們從來不溺愛我,因此,我很小就學會了自己舔傷口,在摔倒後自己爬起來,就像生活在黑夜的動物。 所以,我鄙視所有在父母疼愛下成長的人,因為我覺得他們永遠不懂夜晚黑暗的深度,永遠都不會懂! 漸漸地,我開始發現自己變得孤僻了。每當別人在課間談笑風生時,我會輕蔑地笑一聲,然後埋頭苦讀。我從來不和別人多說話,因為我覺得他們不配。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一切的人,才是強者。我這樣想。

很快,我擁有了榮譽。但是,我很困惑,為什麼我總是高興不起來?也許,強者就應該

是這樣的吧? 但是一樁樁事實深深地刺激著我:沒有人陪我玩,沒有人陪我笑,沒有人陪我一起快樂。我的心開始隱隱作痛,盡管我一再告訴自己:這些東西,我不需要。 直到有一天,我在課堂上答不出一個簡單的問題,滿臉通紅地坐下後,我真正開始懷疑:我怎麼了? 下課後,我把頭深深地理進課桌裏。一切都變得很安靜,隻剩下我獨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著..我第一次感覺到了深深的孤獨和恐懼! 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抬頭一看,是同桌小A。她顯然有些緊張,以至於說話變得結結巴巴:“你..你別難過了。答不出問題很正常呀,再努力一下,就..就會好的!像我,我不也常..”她說到這兒,頓住了,好像自己說錯了什麼,又換了句話:“你不是常說要堅強嗎?那你現在就需要堅強啊!”說完了,她的臉也變得通紅,但那雙眼睛依舊很清澈,很明亮,它們正注視著我。 我露出了久違的笑臉:“謝謝!”忽然間,小A誇張地笑了起來,露出那對可愛的酒窩。看得出,她很開心,誇張是她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 我卻轉過頭去,因為我怕她見到我眼中的淚。 離開座位的時候,我發現每個人都在善意地對我笑。相信這種笑不是這會兒才有的。我突然驚訝於平日裏冷漠的自己。 尼采那句話,在腦中漸漸淡去了.. 第二天上學,課桌上放著一張紙條。我拿起來,發現竟是課本中的所有概念,分類很清楚,讓人一目了然。我驚訝:昨天答不出的,就是一個簡單的概念!紙條下方寫著顧城的那句“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人都習慣光明”。角落上有一張可愛的笑臉。 我猛地抬頭,望著前排正偷笑的T,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笑了。T顯然很驚訝,但很快,那張頑皮的臉上再一次漾滿了笑意。 坐在座位上,驀然發現,陽光已是璀璨一片。一扇窗正向我緩緩打開。 窗外的天空,很藍。

那手和那心

在困頓邊緣我呻吟掙紮,一雙冰冷卻讓我感到溫暖的手向我伸來;無助的困境使我墜落,一股源自心靈的暖流將我托起..一直都是這樣,那手陪伴著我,那心在為我跳動。那手,那心,屬於我的媽媽。 以前從沒讚頌過媽媽,或許是爸爸的光芒吸引了我的目光。曾經上過央視“東方時空”節目的爸爸著實讓我仰慕,為此在同齡人麵前,我從不掩飾自己的得意。可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卻讓我越來越感到,我擁有一位同樣令我自豪的媽媽。

初一是我的一個危險時期,我上課時在課桌下看漫畫書,回到宿舍更是肆無忌憚,周末回家就四處閑逛。後來媽媽知道了。還記得那天,我回到家,看到媽媽亂亂的頭發,慘白的

臉色,發抖的嘴唇和那一雙失去了往日神采的眼睛,我知道媽媽在努力而痛苦地壓抑著某種東西。終於,那緊閉的雙唇張開:“媽媽不知道該怎樣說你,你太讓媽媽失望了。媽媽不能失去一個聰明、懂事的你呀!..”她的淚汩汩而出,我的淚也滑落嘴邊。我們擁在一起。媽媽伏在我的肩頭哭泣,用手摩挲著我的頭發,我感到她的手涼得出奇,但我卻從中接受到了無以言喻的熾熱情感。從那一刻起,我決心再不讓媽媽為我哭泣。 不論春夏秋冬,媽媽的手總是冰涼的,怎麼搓都搓不暖和。我常常把媽媽的手放在我的手中,貼在我的胸口。媽媽的心常常間歇性地疼痛,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先天性心髒功能不全。這令我害怕,害怕哪天會突然失去母愛。望著單薄、纖弱的媽媽,我常常惴惴不安,有時摟著媽媽的肩頭,心頭會生起一種責任感:要好好保護她。 那雙冰涼的手,那顆不完整的心,是我永生的珍品,我會一生去愛惜。

站在哪裏

在隻有15分鍾的課間休息時間裏,張老師彎著腰,正準備坐到講台邊的那張椅子上,可椅麵上赫然有兩隻腳印。那意思是再明顯不過了。 教了十幾年的書,他已經不再輕易地和這些未成年的孩子生氣了,但他的心還是被這兩個腳印搞得不能平靜:“你們坐了45分鍾,老師連坐幾分鍾都不可以嗎?也許在你們眼裏,當老師就該是”站命”,就這麼站著,一直到死!為你們服務到底!這到底是誰幹的?” 沒有人回答。幾個女生在小聲“哧哧”地笑,還有幾個男生臉憋得通紅。沒有幾天就是教師節了,教室後麵的黑板報還是一片空白!他沒法再講下去了,剩下的時間,他讓學生自己看書做習題。 第二天,他又來到教室。一抬頭,教室後麵的黑板報上有個醒目的大字“站”!針鋒相對怎麼的?他扶了扶眼鏡,走近了,他要看個究竟。 “您總是這樣站著:像迎接朝陽的哨兵,像掌握航向的航手,前麵是講台,後麵是黑板,麵對學生座位,您已經把45分鍾站成了十幾年。您很累,老師,畢竟坐著比站著好受得多。老師,您想坐,卻沒有坐下來。您說,我要是坐下來,世上便少了一個本應站著的人。您是對的,老師!” “老師,您在我們坐著的時候站著,在我們站起來的時候您才能坐下。也許有那麼一天,當您再也不能站著而坐下時,我們卻已經站起來了,站成一排綠樹,世界因此春意更濃!” “老師,您一生都這樣站著,站在我們的麵前,站在我們心裏!” 張老師的眼睛濕潤了。他覺得再要他連續站兩節課,他也會有勁的。那張椅子已被擦得幹幹淨淨。忽然,他發現椅子上放著一張折好的紙條。打開一看,上麵工整地寫著:“老師,昨天我剛站在椅子上準備出黑板報,沒想到上課鈴響了,等我把椅子搬回原處,已經來不及擦腳印了。惹你生氣了,真對不起!老師,您請坐!--一個永遠尊敬您的學生。” 點評:

本文是寫師生之間的感情的,采用了誤會法來展開情節。椅子上的兩個腳印一開始確實

讓老師誤會了,後來同學們用出黑板報的形式歌頌了老師站著教書育人的偉大精神,並在最後揭示腳印的原因,解釋了誤會,也升華了感情。先抑後揚的手法讓文章有了起伏。

快樂是紅色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步履沉重,痛苦不堪,隻有一個人快樂地走著。別人問:“你為什麼如此愜意?”他笑著說:“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原來快樂很簡單,擁有少一點就可以了。 我,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擁有自己的簡單生活:它既不庸俗,也不非凡;不全是甜,也不全是苦;不一定耀眼,卻也非黯淡;既不喧鬧,也不寂靜。如果要用顏料來描繪我的生活,我不需要一大堆,我隻會輕輕地拿出一支:紅色。 櫻桃小丸子的臉蛋是紅色的。這個九歲的無憂無慮、容易高興、對痛苦的事情會很快忘記的小女孩,是一個單純的現實主義者。小丸子用自己的簡單思維去做一些幼稚的事情。不高興時,就歎口氣,跑出去玩,回來後又滿臉笑容;考試不及格,被媽媽批評了,還傻傻地說:“嗬嗬,我自己也糊塗了。”也許我們會發笑,但她就是這麼簡單,並且快樂得不得了。小丸子的簡單快樂就像她臉上的紅暈,永遠不會消失.. 擁有了簡單的生活,就擁有了快樂。我可以漫步於大街小巷而悠然自得;我可以獨坐燈下沉醉於一本優美的文集,而不用為身外之物所困擾;我可以擁有簡單的理想,而不必拚命去夢想成為享譽世界的偉人;我可以在日記上寫下簡單的心情,而不必為了虛榮而嘩眾取寵.. 快樂是由自己決定的,對全世界的人而言,快樂的方式有60億種。而我的快樂是紅色的,像一個蘋果,咬一口,味道很簡單;甜。

地球的生命

在深暗的地底下,生活著一棵秋菊根。他每天辛勤地勞動著,盡管周圍很暗很黑。 一天,一股泉水來到秋菊根身邊,他鄙夷地看了又髒又臭的秋菊根一眼,說:“樹根老弟,你成天向我索要血液,卻長得如此醜陋,何苦呢?” 樹根看了看幼稚的泉水,語重心長地說:“你說得不錯,我確實很卑微,我沒有美麗的身軀,沒有迷人的芳香,但我每天勤勞工作,把生命之泉輸送到地表上麵,同時,我還會不停地把我的身軀向四周延伸,我向你索要血液,都是為了我地表的生命。” “地表的生命?”泉水疑惑地問。樹根接著說:“將來你有機會鑽出地麵的時候,你一定會為我辛勤勞動的成果而驚歎的!”

不多久,泉水碰到了蚯蚓。看著蚯蚓不停地在黑暗的土壤中穿梭,從上到下,從下至上,不停地忙碌著,泉水迷惑地問:“蚯蚓大哥,你的工作沒有人看得見,你何必生活得這麼辛苦呢?”蚯蚓一邊蠕動身體,一邊對泉水說:“我的工作很辛苦,但我活得很快樂!因為我

的存在,小草才會及時發芽,樹木才能健康成長。”“真的嗎?你真的生活得這麼美好嗎?”“是的,隻要你去看看生機勃勃的自然!” 經過曲折的跋涉,泉水終於順著泉眼,鑽出了地麵。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泉水驚住了,天啊,多美的世界!一片秋菊在陽光的撫摸下,正輕輕地搖擺著美麗的身軀,棵棵大樹挺拔地聳入了雲霄。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醜陋的根上竟然會有如此的耀眼與絢麗。 回想起自己先前的言行,泉水不由羨慕地說:“這真是上天對於勤奮者的回報!”

中秋節佳節

又盼來一個花好月圓的中秋佳節。夜是涼爽的。 今年的中秋我是和夥伴在野外一座無人的小山上度過的,心情甭提多激動。 我和我的朋友帶著悠閑的心情躺在草地上.. 這兒無亂耳的噪音,有的隻是來自大自然的音韻。夜是涼的,空氣濕潤。月——它仿佛故意炫耀著自己的皎潔。清輝彌漫大地,萬物在光華中沐浴淨化,它一動不動地懸掛在空中,比天下任何一枚銀幣都要圓,都要柔和,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 這是一個特殊的夜,的確,城裏鳥不語,花不香。在城裏看到的隻是高聳的大樓,蛛網般的電線。難以接觸這樣優美的大自然。就是家中陽台上的幾盆花,也因嚴重的大氣汙染,花朵發暗,葉子發黃,自然不會散發出這樣濃鬱的清新香氣。雖然許多家庭都安裝了空調,但遠沒有這山上的空氣那樣清涼宜人。在戶外,大自然的清風,明月,青山,昆蟲的鳴叫以及月光下所有的大自然中美好的東西,讓我享用不盡。 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最適宜讀詩和散文,真有點“人在畫中遊”的感受,我體會到了歐陽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境界。這時的我,雖胸無點墨,但有萬般豪情。於是,我讓我的情與愛盡情流溢。空氣中的清香撲麵而來,我如癡如醉,竟“沉醉不知歸路”了。

誰的都不太多

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給總理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我們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國有長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幾米高的海浪。我們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麼名勝古跡都沒有。要發展旅遊事業,實在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 李光耀看過報告,非常氣憤。據說,他在報告上批了這麼一行字:你想讓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有陽光就足夠了! 後來,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花植草,在很短的時間裏,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國家”。連續多年,旅遊收入列亞洲第三位。

上帝給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東西,確實都不是太多。就拿我們身邊知道的來說,它僅給杭州一個西湖,僅給曲阜一個孔子。就拿個人而言,它給每個人的東西也同樣少之又少。他隻給了牛頓一隻蘋果,並且還是以砸在他頭上的方式擲過去的;他隻給迪斯尼一隻老鼠,

還是在迪斯尼自己連麵包都吃不上時到達的。 上帝的饋贈雖然少得可憐,但它是酵母。隻要你是位有心人,你會驚喜地發現,上帝的饋贈是多麼地豐厚。君不見,聰明的江南人利用西湖把杭州做成了天堂;智慧的北方人利用孔子把曲阜變成聖城。君不見,沉思中的牛頓,因那隻蘋果,奠定了自己在物理界中無可撼動的地位;潦倒的迪斯尼用那隻小老鼠,創造了一個價值連城的動畫帝國。 也許你曾抱怨上帝的不公。在同齡人中間,它送給別人美貌,送給別人金錢,送給別人優異的成績;送給你的,卻僅是書桌旁的一把舊椅子。然而,假如你有幸讀到了李光耀的那句話,你也許會突然振奮起來--原來那把舊椅子是上帝有意送來的。

神的選擇

近日,天堂格外熱鬧,大家正在選舉新一任“生命之神”。經過三天的競爭,兩位佼佼者脫穎而出。第四天,佼佼者一號與佼佼者二號來到上帝麵前,進行最後一次較量。 上帝打量了他們一番,開口說:“果然都是一表人才。現在請你們抽取自己投胎後的身份,我想聽聽你們對生命的詮釋。”一號抽到的是一個天生殘疾人,二號抽到的是一個極為富有的人。一號心裏特不高興,私下要求與二號對換,二號二話沒說,一口答應了。 不久,一號回到天堂,上帝詢問他的感受。一號怒氣衝衝地說:“想不到富人這麼難當。雖然我出生後一直在眾人的嗬護下成長,可每個人都在窺視我的財產,他們無時不在算計我,我過不了那種驚恐的生活便回來了。” 過了一段時間,二號回來了。上帝問他的感受。二號滿臉笑容地說:“我雖然一出生就不能走路,但這讓我思考了生命的意義。因為我殘疾,所以更加珍惜時間和生命,懂得了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道理。我用雙手寫出了許多作品,激勵了眾多的青年人,挽救了無數的生命。我雖然最後還是死於疾病,可我依然為我的選擇而自豪。” 聽完二號的回答,天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上帝正準備把“生命之神”的光環戴到二號頭上。一號又埋怨了:“這不公平,抽簽時我本應投胎到殘疾人身上的,可後來換了,如果我有他的經曆,我也能取勝。” 在一號的強烈要求下,兩人互換身份,再一次去了人間。不久,一號又比二號先一步回到天堂,他失落地說:“真倒黴,想不到殘疾人這麼苦,不但身體受苦,還要被人輕視,連工作也找不到。我寧願自殺,也不願餓死、痛苦死!”望著一號那失魂落魄的樣子,上帝無奈地搖了搖頭。 二號回來時卻興奮得很,他說:“我這一生過得更精彩了。我利用我的財產創造出更多的財富,然後捐獻給社會,分給了窮人..我得到了萬人的敬重。”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二號終於戴上了光芒四射的“生命之神”寶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