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給和平一個機會
引言:一個富饒繁榮的國家,展現出一派勃勃生機,人們之間融洽相處,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生長在這裏的花草似呼也長得分外的好……但是很奇怪,怎麼這裏的白鴿這麼多?真耐人尋味啊!
給和平一個機會
一個富饒繁榮的國家,展現出一派勃勃生機,人們之間融洽相處,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生長在這裏的花草似呼也長得分外的好..但是很奇怪,怎麼這裏的白鴿這麼多?真耐人尋味啊! 對,白鴿也稱和平鴿,象征著和平;也許這裏實在太和平了,看,人們都是這麼熱情,這麼和睦相處;據記載,這裏是沒有一次戰爭的記錄。 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向往的地方啊!除了一些好戰的人,有誰不希望和平呢? 戰爭真是太殘忍了,它可以一夜間奪去無數人的生命,摧毀無數個家園..
可是美國的布什居然忍心去破壞和平,去發動戰爭,難道他認為戰爭就像小孩子玩泥沙一樣嗎? 有認認為:美國政府和媒體不願意用人性的眼光來看待伊拉克人民的苦難,而是將一切問題都歸結到薩達姆身上,其目的是推翻薩達姆政權,占有伊拉克的石油。 其實,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是唯一曾經使用過這些武器的國家,它根本沒有權利對別的國家指手畫腳的。 如果美國對伊拉克開戰,那也是一場屠殺,因為伊拉克連最基本的防空係統都沒有。那就等於以強欺弱了。 為此,世界各地相繼爆發了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遊行示威。這次的反戰規模之龐大,遊行人數之多,體現了世界各國的反對美國把自己的國家利益的實現置身於別國的苦難之上,希望世界和平的呼聲。 遊行的第一天,華盛頓最高氣溫為攝氐零下2度,但避免戰爭、實現和平的決心與熱情支撐著人們。 “不要用鮮血換石油”、“不要向伊拉克開戰”的呼聲在華盛頓上空回蕩。即使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但它們仍然希望輿論壓力能迫使布什放棄攻打伊拉克的計劃,而通過聯和國來解決伊拉克問題。 生命是無價的,怎麼能用鮮血換石油呢?經過一次戰爭,雙方要死多少人啊?如果要用鮮血來換勝利,換石油,那值得嗎? 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說的那番話一樣:“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隻有一次。如果在他臨時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對,這說得對,人們應為正義戰爭去奉獻,因為生命是無罪的。 在美國遊行示威的人群中,有一個小女孩叫埃米莉,她用稚氣的聲音對記者說:“如果美國攻打伊拉克的話,就會有更多的家庭失去親人,”停頓了一會兒,她補充說:“我想信,布什總統打伊拉克是想得到伊拉克的石油,但那是人家的石油,我們不能要。” 多麼可愛的小天使啊! 連一個小孩子也知道反對戰爭,不能用鮮血去換別人的石油!那麼難道總統大人,竟然想不到嗎? 給和平一個機會吧,給人們一個和平的機會吧!因為殘酷的戰爭會奪取無數人的生命財產,會毀滅人們的美好家園! “給和平一個機會吧。”全世界的人都在呼喚著和平!
我不怕了
吃完晚飯,我倒了一杯水,攤開書看了起來。沒有月亮,外麵漆黑一片,還"颼颼"地刮著風。窗子沒關好,被風刮得"咣咣"作響。我心裏不由地緊張起來,趕緊去關好了窗子。"
怕什麼?老師和爸爸媽媽早就說過:天下沒有鬼!"我安慰著自己。突然聽一聲-- "胡大夫--" 聲音雖然有氣無力,但我還是緊張地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誰?" "我--" "你是誰?" 我這才提心吊膽地開了門。 "曉天呀,你爸爸在嗎?" "我爸出診去了。我媽也不在,加班。" "那--唔.." "有事嗎?王大爺,我能幫您嗎?" "好孩子。這是你爸上回給我開的方子,挺見效的。按這個方子幫我再去配點兒藥,好嗎?" "這.." 門外的風"颼颼"地鑽進了屋子。 "你看,我這老毛病又犯了.." 王大爺用顫抖的手遞過來一張油膩而又汗津津的十元錢。借著燈光,我看到王大爺臉色蠟黃,無神的眼裏露出期待的微光。我心頭一熱,立時覺得血往上湧,毫無畏懼: "您在家等著,我馬上就回來!" 出了屋門,我頂著大風艱難地向藥店跑去。這時,路上人跡罕見。隻感覺風更大了,"呼呼"地響在耳畔;天空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街道兩旁的建築物陰森森的,像一個個巨大的怪獸,令人毛骨悚然。 再往前,就是十字路口了。隱約中,我看見在黑暗中有一簇簇白色的東西,忽然想起,街口的一位老人前幾天去世了。天那,那是花圈!我曾聽一個下夜的老大爺說,人死了就變成了鬼。想到這兒,過去看過的一些鬼怪VCD的嚇人鏡頭一下子湧入了腦海。我不禁心髒狂跳,氣促胸窒,趕緊靠在一塊廣告牌上,呼呼地喘著粗氣。 真有些後悔,當初一時衝動,答應了為王大爺買藥。現在我應該如何是好?知難而退,還是繼續前進?真是進退兩難。這時,又想起了王大爺那蠟黃的臉和期待的眼--我要是就這樣空手回去,怎樣向王大爺交代?現代科學告訴我們,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脫離物質和肉體的鬼魂之類的東西,連古代的宋定伯都敢去捉"鬼",我一個新世紀的少年,還會怕鬼嗎?!想到這兒,我挺起胸,做了個深呼吸,繼續向前走去。
走了幾步,隱約聽到背後傳來一陣腳步聲,那腳步聲忽急忽緩、忽有忽無,始終響在我的耳畔,好象跟著我似的。我覺得頭皮有些發麻,脊背陣陣發涼,忍不住側身往後一瞥,隻見一個向前移動的黑影突然停住,瞬間矮了下來,並發出亮光,照在地上。為什麼跟著我?是什麼東西?怎麼還有亮光?是"鬼火"嗎?我越想越害怕,越害怕就越走得快,最後竟跑了
起來。到了衛生所,氣喘籲籲,還出了一身冷汗。 很快就配好了藥,正付錢時,忽然聽到:"找到了!媽媽,找到了!"一個十歲上下的小姑娘興衝衝地跑進了藥店,一隻手高高地舉起了一串鑰匙,另一隻手拿著一隻手電。顯然,這個小姑娘和手電,剛才被我誤認為"鬼影"和"鬼火"了,真是可笑之極!"咦--"小姑娘看了我一眼,"這個哥哥家裏病人一定很急吧?來藥店的時候跑得真快!"慚愧的我趕快避開了小姑娘的目光,抓起了藥,奪門而出。 風,還在刮著;天,還是那麼黑;我,還從原路回。可是現在,我一點也不覺得害怕了。因為,我不再相信"鬼魂"了。在我今晚所經曆的黑夜、大風、花圈、黑影、光亮,與"鬼魂"毫無關係。世上本無鬼,鬼隻存在於人的心裏,心中有鬼,"杯弓蛇影",才會感到恐懼、害怕,才會被"鬼"所控製、支配。因此,我們大家都應該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杜絕一切歪理邪說。這樣,才能心中坦蕩,無所畏懼。 王大爺還等著我的藥呢!我得快點兒..我跑了起來。
我的煩惱
每個人都有煩惱,這話說得不假。 在學校裏,我快活地像個小天使,不過有時也會因為某個同學而落淚。 在家裏,嚴厲的媽媽整天在我耳邊嘮叨,不是叫我做這套卷子,就是叫我做那本練習。 隨著時光的流逝,去從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變成了六年級的學生。那些煩惱就像約好了似的,接二連三的向我襲來。 “方方!你怎麼沒有做作業?”媽媽站在我麵前,大聲叫著。銳利的目光盯著我。我意料之中的事發生了。我沉默了一會兒,大腦正在搜索著逃避的借口。“方方,你聽見沒有!”媽媽再次提高嗓門叫道。我突然靈光一閃,用眼睛斜了一下壁鍾,嬉皮笑臉的說道:“現在已經九點半了,該睡覺了,明兒再補吧。”媽媽嘴唇微微抽動幾下,蹦出幾個字來:“我不管,今晚你就得補,另外再加一張。”我聽了這沉重的附加作業,不由吐了吐舌頭。無奈,隻好取出筆做了起來。 我看著書桌前那張合影,想起了和朋友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苦笑了一聲:“‘小天使’今天不快活喲!”原來我是一隻快活的小鳥,現在卻像關在籠裏的鴿子,但願有一天我能衝出“牢籠”,在藍天中自由地展翅飛翔。
我心中的秘密
這件事已經過去半個月了,我不想再提它,可是憋在心裏又難受的很,隻好寫在我最忠實的夥伴——網上作文本上。 這次期中考試,我們班曆史考得極差,曆史老師為了這事,便在班裏定下了幾個“不平等條約”。其中有一條就是“以後每次作業都必須交齊,若不交者,就把當天作業重新抄上一遍!”
那一天下午,我們正在上自習,曆史老師突然走了進來,把手上的《曆史基訓》往桌上一扔,說:“今天的作業又有九名同學沒有交,站起來!”一會兒,就有八名同學老老實實地站了起來,“還有誰?請誠實一點!” 沒有動靜。 曆史老師從口袋裏掏出一張小紙片,漸漸地把目光移向了我這邊。“邵非易,你交了嗎?”我“噌”得一聲站起來:“交了,我絕對交了!”曆史老師又問了組長、班長和班主任,都沒有找到我的作業本。我在班裏是一名好學生,沒交作業的名單上從來就沒有我的名字,老師們也比較相信我。曆史老師讓我回家再找找,找不到明天再說。回到家裏,我翻了一下書櫃,在一堆書裏,我還是找到了它。拿著作業本,我心想:絕對不能把作業本交給老師,否則我不僅要罰抄,聲譽也會受到損壞,幹脆撒個慌吧! 第二天,我來到老師的辦公室,心裏“撲通、撲通”跳個不停,當時,我的思想有些矛盾:是撒個慌呢?還是承認事實呢?最後,為了保全自己的聲譽和避免罰抄,我還是決定撒個慌過去吧。這時,曆史老師看見了我,她讓我進去坐下,問:“找到作業本了嗎?”“沒..沒有”我的聲音幾乎小得聽不見了。“這樣吧,我把我的《曆史基訓》給你,反正上麵一個字也沒寫,你就拿去用吧。我知道你是個誠實的學生,不會騙老師的。”曆史老師說著便把《基訓》遞到我的手中,我接過《基訓》的時候,臉已經羞紅地像個大蘋果了。走出辦公室,我突然感覺到自己失去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誠實。 直到現在,我仍然沒有勇氣去向老師承認錯誤,每當我看見老師給我的那本《基訓》,想起老師說過的話:“你是個誠實的學生,你不會騙老師的。”我就後悔莫及,唉,當初因為我的自私和不誠實,導致了今天的萬分悔恨。朋友們,你們可千萬不要步我的後塵,一定要做一名真正的誠實的合格學生!
接受
記得電視劇宰相劉什麼鍋的中有一句歌詞:"天地之間有杆秤。"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有著一杆秤,當我們麵對榮譽的時候,它幫助我們認清自我;當我們接受他人的時候,它幫助我們鑒別真偽。這杆秤就是我們判斷外部事物和人是非褒貶的基本觀點和看法,或者說,是我們的是非觀。但在許多人的心中,這杆秤的秤杆並沒有保持絕對平衡,而是隨著自己對對方的感情親疏而左右傾斜。這樣的例子有不少,比如,在單位評先進的過程中,有的憑感情親疏搞區別對待,對老單位、老先進寵著、哄著、護著,對其他單位則雞蛋裏挑骨頭;再比如,在某些高校中,一些教授對學生也以有色眼鏡觀之,若自己覺得不錯的,則評獎學金、入黨等事宜處處綠燈,否則則橫加阻撓。對於這一類人,作為道德問題批判顯得過重,隻能說,他們都沒有放平自己的秤杆。秤杆不平問題小,但如果秤杆太過傾斜而翻倒的話,就闖下了大禍。秤杆的問題放大了看,也就能看到國家的問題。有研究表明,雖然美國的貧富差距比中國大得多,但美國國民對政府的普遍不滿心理卻沒有中國的強。原因何在?因為美國從建國以來就致力於建設一個機會均等而非結果均等的社會。政府的功能,在於建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