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溝通的藝術3(1 / 3)

第六章溝通的藝術3

(3)要爭論而不要爭吵

散文家約瑟夫·阿迪森說:“善良的天性比機智更令人愉快。”

隻要出自善意,討論也就和談話一樣。相反,那種怒氣衝衝的爭吵,一方激烈地攻擊另一方,同時拚命地維護自己,這正是良好談話的大忌。

信念與偏執的區別就在於:信念不需要通過爭吵就能闡述清楚。

中國有句諺語:“有理不在聲高。”

不能說凡是發怒者的觀點都是錯誤的,而說他根本不懂如何表述自己的看法。討論的原則是:運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及從容鎮定的語調,努力不讓對方厭煩,不迫使對方沉默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保持冷靜、理智和幽默感。隻要你能夠聽他說,他也願意聽你講。如果我們能讓自己專注於問題的討論,而不是引向感情用事或固執己見,那麼討論就不至於降格為爭吵。

如果我們的聲音漸漸提高,說出“我認為這種想法愚蠢透頂!”這樣的話,就是一種傷害他人的反駁了。這時,旁觀者焦慮不安,朋友們躲到樹後去,也就不足為奇了。為了贏得一場爭吵而失去了一位朋友,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爭吵會使人分離,而討論能使人們結合在一起。

爭吵是野蠻的,而討論卻是文明的。

有些時候,爭論乃至爭吵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朋友或夫妻間也難免發生口角,但裂痕卻可能隱藏起來。家庭中的情感宣泄有時可能有助於打破沉悶的空氣,就像一場雷雨能把暑氣一掃而光一樣。然而即使如此,爭吵以及彌合也最後在私下中進行。

有一位朋友參加了一個午餐俱樂部,他們交談的話題涉及麵很廣,產生意見分歧是每天的家常便飯。

通常的情況是,某位成員對問題作出了正確的回答,於是,話題就轉移到其他方麵去了。偶爾,問題暫時無法在餐桌上得到解決,就在下次聚餐時解決。

(4)要能容納他人

在談話中,排斥冷落他人就像宴會中的女主人忘記給某位來賓上菜一樣,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如果不注意,多數人都很容易忽略坐在角落裏的沉默寡言的人,而隻是對著自己感興趣的聽眾和那些有吸引力的健談者大談特談。我們總是希望能給宴會中的重要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你是否願意自己也體會一下被人冷落的滋味?而且說不定那個被人冷落的人其實正是你應該注意的目標呢?

所以,我們不應該忽略任何一個平凡普通的人,和他們打交道,讓自己的目光真誠友好地和每個人交流,注意大家對你言談的反應。

有一位律師,他總是在一群人當中隻對其中的一個人講話,他談笑風生,但僅僅對一個聽眾。而其他人實際上統統被他拋在腦後了。

在大多數社交場合中,總會有一些人,或至少有一位與群體格格不入的人。他可能從外表到舉止都像是一個局外人,因而也就常常被別人排斥在外,不管他看上去多麼枯燥無味,你也不應該這樣對待他。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期感到自己是一個局外人,因此應該設身處地地替那個受到冷落的人著想,要讓他感到自在,要讓他參加進來!

(5)拓展話題的領域

開始第一句話要注意的是使人人都能了解,人人都能發表看法,由此再探出對方的興趣和愛好,拓展談話的領域。如果指著一件雕刻說:“真像某某的作品!”或是聽見鳥唱就說:“很有孟德爾頌音樂的風味!”除非知道對方是內行,否則不僅不能討好,而且會在背後挨罵的。

如果不知道對方的職業,就不可胡亂問他。因為社會上免不了有人會失業,問他的職業無異於逼他自認失業,這對自尊心很重的人來說是不太好的。如果你想開拓談話的領域而希望知道他的職業,隻能用試探他的方法:“先生常常去遊泳嗎?”如果他說“不”,你就可以問他是否很忙,“每天上哪兒消遣最多呢?”接下去探出他是否有固定工作。如果他回答“是”,你便可加上一句問他平時什麼時候去遊泳,從而判斷他有無職業。如果他說是星期天或每天下午五時以後去,那無疑是有固定工作。

確定了別人有工作,才可問他的職業,這樣就可以談他的工作範圍內的事情。如果不知對方有沒有職業,或確知對方為失業者,那麼還是談別的話題為佳。

(6)適可而止的問話

有些問題,當你得不到滿意的答複時,是可以繼續問下去的,但有一些問題就不宜再問。

比方說你問對方住在哪裏,他如果隻說地區而不說具體地址,你就不宜再問在某路某號。如果他願意讓你知道的話,他一定會自動詳細說明的,而且還會補充上一句,邀請你去坐坐;否則便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你也不必再追問了。舉一反三,其他諸如此類的問題,如年齡、收入等也一樣不宜追問,以免引起對方不快。

不可問對方同行的營業情況。同行相忌,這是一般人的毛病。因為他回答你時,若不是對其同行過於謙遜的讚揚,便是惡意的詆毀。在一個人麵前提及另外一個和他站在對立地位的人或事總是不明智的。

此外,在日常交際中要知道的是:一般來說,不宜問及別人衣飾的價錢;不宜問女子的年齡(除非她是六歲以下或六十歲以上的時候);不宜問別人的收入;不宜詳問別人的家世;不宜問別人用錢的方法;不宜問別人工作的秘密,如化學品之製造方法等等。

凡別人不知道或不願意讓人知道的事情都應避免詢問。問話的目的在於引起雙方的興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沒趣。若能令答者起勁,同時也能增加你的見聞,那是使用問話的最高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