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現代的天都市,放眼望去無一不是熱鬧非凡,車水馬龍。來來往往的人們,有的焦急,有的緊張,總是匆匆忙忙,這就是現代化快節奏的生活。每當日落月升,本應該到了休息的時間,而奇怪的是,那些匆匆忙忙的人突然間變得瘋狂了起來,KTV,酒吧,大排檔,仿佛忘記了一切困惑和焦慮。他們盡情的吃吃喝喝,與朋友弟兄侃侃而談。這就是——正常人的生活。
天都市周邊的一個小村莊——甘泉村,一個簡陋不看的房子裏住著一對母子,他們相依為命。(讀者問:他們一定過著艱苦卻又快樂的生活吧!)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並不快樂,也無法得到快樂,家裏窮困不堪已經是巨大的打擊,無奈這個兒子卻又是先天性的智力缺陷,生活自理程度十分有限。這個母親每天艱難的拖著這個沉重的“包袱”,勉強維持娘倆的生活。
又是新的一天,母親要出門了。“孩子,媽媽出去啦!”母親不放心的說著。“知。。知道啦!早點。。早點回來”兒子笨拙的回答出這幾個字。母親走後,兒子懂事的打掃著小而簡陋的房間。“啊!終於掃完啦,垃圾該放到哪裏呢?對了,垃圾桶”兒子不停地思考著。打掃完畢後,他坐在床上,把玩著一個母親送的魔方,等待著母親回來。母親是希望用魔方來提高兒子的思維靈敏度,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嘎吱,嘎吱,母親終於回來了,今天母親拿回來不少蔬菜,甚至還有一大塊肉,別看這一塊肉對我們沒什麼,對於這對母子,可是一年也未必會吃得到的。母親來到鍋前,準備做飯!打開鍋蓋,無奈的笑了,“兒子,你怎麼又把垃圾倒進鍋裏了。”“媽,我是倒進了垃圾桶啊”兒子緩慢卻自信的回答著。母親再一次告訴兒子哪個是垃圾桶,哪個是鍋。接下來,就是刷鍋,做飯。沒過多久“豐盛”的飯菜就上桌了,兒子開始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母親則是幸福又不舍的看著,眼眶不自覺得泛起淚花。兒子此時剛好抬起頭看到母親,便問:“媽,你怎麼。怎麼哭了啊!是我吃了。。你想吃的東西嗎?”雖然兒子也有二十幾歲了,但是思想卻像是幾歲的孩子。母親搖搖頭說:“不是,媽媽是看你吃的這麼香,開心的。”
嘀嘀。。嘀嘀。。門外響起一陣急促的車笛聲,母親身軀一震,拭去眼角的淚花,說:“兒子,你不是想見爸爸嗎?今天以後你就要去跟你爸爸生活了。以後你會生活的很好。你爸爸來接你了。出去吧。”“媽媽,咱倆一起去,是嗎?”兒子喜悅的問。“不,隻有你自己去,媽媽在家裏”母親搖頭道。“媽媽不去,我也不去”兒子由喜悅變為傷感的說。“兒子,你不聽媽媽的話嗎?跟著你爸生活就不會這麼辛苦了”母親嚴肅道。母親拉起兒子往外走。兒子不敢違抗,隻好順從。來到屋子外麵,幾個黑衣人已經站在門外候著。母親將兒子交給他們,說:“照顧好我的孩子。”“我們會照顧少爺的”說完便帶著兒子上了車。母親留下兩行不舍得眼淚,使得本就滄桑的臉龐更顯滄桑。
兒子不舍的望著母親,心中說不出的酸甜苦辣。
他卻不知道怎麼表達這種感覺。
“哥哥,我們這是去哪裏呀?”
兒子疑惑的問身旁的黑衣人。
“袁少爺,我們現在去天都市,去見你的爸爸”
黑衣人恭敬的回答。
車子無情的行駛著,引擎聲仿佛是命運對人們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