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迷惑的曆史年代4
AK衝鋒槍
我們從路瑟向北往基沙駛去。司機華利利開著標致五○四小轎車,駛過了4個緯度線,也就是從北緯25度42分,一直開到了北緯30度線上。阿修特(Asiut)和艾明亞(El Mingya)之間,是一段紛爭頻繁的地區,前幾個月,伊斯蘭極端分子和埃及政府軍之間才發生過衝突。因此在通過時,政府特別派了武裝士兵護衛我們,其中一名穿著便服,拿著自動手槍,坐在華利利旁邊的前座,其他大約12個左右的士兵,則佩戴著AK47機關槍,分別乘坐兩部小型軍車,一前一後地夾住我們的標致。
當我們到達阿修特前的一個路障,護衛要我們等在車上時,華利利偷偷地歪著嘴角說,“這裏住的人很危險。”過了路障,護衛軍的速度加快,華利利雖然有一點慌張,但似乎對能夠成為警鈴大鳴、警燈閃亮、一路快速蛇行,將民車甩在後麵的車隊的一部分,感到喜不自勝。
我從車窗往外看,享受著尼羅河畔千年不變的景色風光。與綠油油的河岸相隔不到幾公裏的地方,便可看到沙漠的紅土。這便是埃及,真正的、活生生的埃及,過去與現在的埃及。這個充滿朝氣的埃及,和地圖上描繪的那個橫跨七個緯度,幻象中的長方形“正統”埃及重疊在一起。
19世紀的著名古埃及學者路德維·波查特(Ludwing Borchardt)曾經說:“我們應該絕對排除,古代人有經緯度觀念的可能性。”他的這個看法,現在仍受到許多學者的支持。但是,時至今日,這個說法越來越經不起考驗。原始設計、建造基沙古跡群的人,不論是誰,他們必定和我們現代人一樣,不但知道地球是圓的,並把地球分割為360度。
至於證據,將象征性地正式“國界”定於經緯線範圍內,大金字塔作為測地據點,且設定於正北的方向等,都是最好的說明。正如本書第23章中所述,大金字塔的底邊周長與高度之間,成2π的關係,而整個建築物本身,似乎設計為北半球1/43200的“投影圈”:
大金字塔為四個三角麵的投影圖,頂點為北極,底邊為赤道,因此底邊的周長與高度之間呈2π的關係。
金字塔與地球之比
我們前麵已經談過金字塔中π的使用情形,這裏不再贅言。同時,雖然很多傳統學者認為純屬偶然,但連他們也承認有π存在的事實。可是,我們能夠認真地接受,大金字塔可能是將北半球以1/43200的比例,縮影在平麵上嗎?讓我們深入檢討一下相關的數字。
根據最新由人造衛星搜集到的測量值,地球赤道的周長為2490245英裏,至北極的半徑為34949921英裏。大金字塔的周長為302316英尺,高度為4813949英尺。兩者之間的比率,經計算以後,雖然不是完全不差,但已非常近似。而且,如果我們考慮地球在赤道(我們的地球為橢圓,而非正圓形)的膨脹情形,那麼兩者之間的比例似乎就更接近1/43200了。
有多接近?
如果我們將赤道周長的2490245英裏,除以43200,得到05764英裏。1英裏等於5280英尺。如果將05764乘以5280,得到304339英尺。也就是說,地球的赤道縮尺43200倍後,為304339英尺。相較之下,如前麵所見,大金字塔的周長為302316英尺。兩者之間的“誤差”不到20英尺,也就是僅一個百分點的1/3。可是,以金字塔建築者向來精確無比的工作方式,這種誤差的產生,應該不是在建造這巨型金字塔時發生,而是因低估了我們的地球周長——僅低估了163英裏所致。而這種誤差可能是未能將赤道凸出部分正確計算在內的結果。
接著,讓我們來檢討一下從北極到赤道的半徑3949921英裏。如果我們將它縮小43200倍的話,得到的數值為00914英裏,也就是48259英尺。而大金字塔的高度為4813949英尺,兩者之間隻差不到1英尺,誤差率不及1/5個百分點。
這種些微的誤差放在一邊,大金字塔的圓周的確應該為赤道的1/43200縮尺。同樣地,將些微的差距放在一邊,大金字塔的高度等於北極到赤道半徑長的1/43200縮尺。換句話說,在西方文明曆經地球毫無所知的黑暗時期,隻要將大金字塔的周長乘以43200倍,就可得到地球的周長了。
這一切,“偶然”的可能性有多大?
依常識判斷,應該“很不可能”。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人,都應該可以看出來,這些數字隻有經過非常仔細的計算與小心的規劃才能達成。不過,古埃及學者向來不將常識認為是應該經常使用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證明,43200不是一個隨便設定,而是在智慧與知識之上,故意選定的一個數值。
其實43200這個數字本身就已經是一個證明,因為它不是一個隨意的數字(如45000、47000或50500、38800之類的),而是一個連串性數字中的一環,和歲差運動有關係,並與世界各地的古代神話都息息相關。正如本書第五部中所討論的,金字塔與地球的比率,在神話中不時可見,有的時候就直接出現43200,但有的時候也會變成432,或4320,或432000。
這似乎反映了兩件驚人的事實,而且是兩件緊密相關的事,就好像設計來互相補充一般。大金字塔為地球北半球的正確縮影。僅這件事就夠驚人的了。但更令人吃驚的是,古埃及人所選用的縮尺比例,竟然和掌握地球歲差運動的關鍵數字有關係。
這是由於地球軸心的兩端永遠而固定地回旋、描繪圓弧,造成黃道帶上春分點的位置,以每72年1度、每2160年30度(一個完整的星座)的弧度移動,每移動兩個星座,也就是60度,便需要43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