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亞洲大專青年辯論賽1(1 / 3)

第一章 亞洲大專青年辯論賽1

澳門東亞大學對南京大學

辯題:儒家思想是亞洲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成長的主要推動因素。

正方:澳門東亞大學

反方:南京大學

主席黃卓綿:各位觀眾,各位來賓,晚上好!歡迎觀賞

1990年亞洲大專辯論會,今天晚上我們舉行第四場初賽。相信大家對比賽規則都很了解。在此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辯論會正反雙方的立場是經抽簽決定的,好,現在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晚上,的兩隊對壘隊伍,他們是澳門東亞大學和南京大學。(掌聲)

在我右手邊的是正方澳門大學的代表。第一位是梁煥庚同學,梁同學是經濟係二年級的學生;第二位是韓旭同學,韓同學是經濟係二年級的學生;第三位是高薇同學,高同學是副學士學位二年級學生;第四位是莊以懷同學,莊同學是副學士學位一年級學生。(掌聲)

在我左手邊的是反方南京大學的代表,第一位是薑紅衛同學,薑同學是法律係第二學位一年級學生;第二位是李克同學,李同學是經濟決策係三年級學生;第三位是錢竹梅同學,錢同學是大地海洋係三年級學生;最後一位是高源同學,高同學是哲學係三年級的學生。(掌聲)

好,接著我為大家介紹今天晚上的評判團。第一位是陳福博士,陳博士是國大經濟與統計係講師;第二位是郭寶昆先生,郭先生是實踐表演中心藝術總監;第三位是成漢通先生,成先生是《聯合早報》副總編輯;第四位是林廷高博土,林博土是公司董事,最後一位是許廷芳律師,許律師是我們的常任評判。

今天晚上的辯題是:儒家思想是亞洲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

一辯

讓我宣布1990年亞洲大專辯論會第4場初賽正式開始,首先,讓我們請正方第一位代表梁煥庚同學表明立場及發言,時間是3分鍾。梁同學請。

正方一辯梁煥庚:各位來賓,你們好。我方觀點是:儒家思想是亞洲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成長的主要推動因素。

所謂儒家思想,是指創立於孔孟,經過兩千多年來不斷發展以及豐富而成的一套理論體係。它在人生哲學方麵,強調用“仁愛”去培養個人品德;它在政治哲學方麵,主張國家應該執行的是“仁政”或者“王道”,讓人先富起來,然後再加以教育,達到“富之、教之”;它在社會哲學方麵,提倡“忠”、“孝”,重視和諧的人際關係。

儒家思想在四小龍社會影響深遠,造就了一批勤奮、謙讓、順從、重視責任感的人群,這樣使四小龍擁有比其他國家優越的條件,那就是高素質的人力因素。

根據現代經濟學的概念,經濟的成長主要有兩個基本的因素。第一,是宏觀的環境因素,具體有地理條件,曆史背景,國際氣候以及技術等等。在四小龍的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如何衡量人力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的輕重主次呢?回顧曆史,我們就不難發現、不少發展中國家它們當時就擁有與四小龍相類似的,甚至更好的環境因素,但是為什麼它們卻不能成龍成虎呢?因此,種種的宏觀環境都不足以解釋四小龍能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正如一個人會煮飯的人,給他柴米油鹽,他也不會煮出一頓好飯來。可見,人力因素才是主要的。

我方二辯將從這一點深入地論證,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四小龍人力因素才是經濟快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60年代開始,西方先進國家的工業轉型將大批勞動密集型經濟以及以此為主的出口工業得以成功發展,經濟快速成長起來了。我們第三辯接著將為大家闡述儒家思想為何……(時間到)謝謝各位!(掌聲)

主席:謝謝梁同學,現在讓我們請反方第一位代表薑紅衛同學發言,時間也是3分鍾。薑同學請。

反方一辯薑紅衛:謝謝主席。對方辯友首先承認了儒家思想隻是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成長的背景條件,而並非一個主要推動因素。這一點與我方達成共識,我們非常感謝。

對方辯友認為其它發展中國家沒有儒家思想,就不能取得經濟的快速增長,那麼我們說,像亞洲的阿曼,非洲的博茨瓦納,它們沒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但它們的經濟成長速度一點也不比四小龍慢啊?不信的話,可以去查查世界銀行的發展報告。

對方辯友還談到60年代四小龍都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這本身體現了一種正確的戰略的選擇和政策的協調。隻有正確的戰略的選擇和政策的協調才是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成長的主要推動因素。這正是我方的觀點。

關於什麼是儒家思想,在這一點上對方辯友與我方達成了共識。我想指出的是,儒家思想兩千多年來必然有所發展變化,但基本的價值取向是始終不變。所謂四小龍經濟的快速成長,是指四小龍近二、三十年來國民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所謂主要推動因素,那隻有一個,它必須具有總攬全局的功能,可以把一切有利於經濟成長的背景條件充分利用起來,把一切經濟成長的推動因素組織協調起來,做到“綱舉目張。”

今天的辯題是個事實判斷,而對方辯友卻隻在進行空洞的理論推理,沒有拿出事實的材料。我希望對方辯友能拿出事實的材料,哪怕一點點也好。

我方認為,儒家思想不是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成長的主要推動因素,這是因為:

第一,儒家思想的基本價值取向與現代工業文明實在是相差太遠。如果說儒家思想是主要的推動力量,那麼四小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可謂久矣,為什麼隻是到了近二、三十年才取得了經濟的快速成長呢?這是不是有悖常理呢?

第二,儒家思想不具有總攬全局的功能,四小龍取得經濟快速成長的原因很多,有各種各樣有利的背景條件,包括國際經濟格局提供的良機,自然地理的優勢以及地緣政治的優勢等等。有各種各樣的推動因素,包括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外貿政策,就業政策的激勵,以及出口導向,發展教育戰略的推進,請問,靠儒家思想能把所有的這些有力的推動因素組織協調起來,把各種各樣有利的背景條件充分利用起來嗎?顯然不能啊!儒家思想教育人們要完善自己的道德,協調人際關係,因此它隻是經濟成長的背景條件,而不是推動因素啊。

我們非常尊重儒家,儒家思想對於協調人際關係具有積極的作用,卻不能推動經濟的成長,這就好比鐵拐李的寶葫蘆,可以治很多病,卻偏偏治不好他自己的拐腿病啊!(笑聲)今天對方辯友硬是把孔夫子與孔方兄聯在一起,這豈不是對儒家的大不恭嗎?謝謝!(掌聲)

二辯

主席:謝謝薑同學。接著讓我們請正方第二位代表韓旭同學發言,時間也是3分鍾。韓同學請。

正方二辯韓旭:各位,你們好,對方同學列舉了種種其他的因素,他們說這些因素才是導致四小龍經濟快速成長的主因。但是我們認為,每一個人的行為,社會行為,背後都有思想的指導,我們知道,經濟的成長有兩大因素:第一是主觀的人力因素,第二是宏觀的環境因素。主觀的人力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它包括人的素質,勞動生產率及勞資關係等等。人力因素具有主觀的能動性,它必然對客觀的因素起著推導的因素。它不但直接地促進了經濟的成長,而且更能夠改善種種好像對方同學所提到的客觀因素,把它們發揮得更加有效。當然,我們始終沒有否認對方同學所提到的那些外資啊,地理條件,國際氣候等等的客觀因素,它們在經濟成長所起到的必要作用。但是,這些客觀因素要是沒有人去利用,沒有人去合理利用它們的話,四小龍的經濟也不能成功,不能發展起來。這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至此,我方已經證明了,在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的過程中,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力因素才是主要的推動力,就讓我們拿煮飯來打個比方吧,這裏有一個巧婦,她就是主觀的人力因素;還有米,那是客觀的環境因素。我方承認,作為客觀的因素的米對於那頓飯是必要的,但是能否煮出一頓好飯,那還要看那位巧婦到底巧不巧。讓我們這樣說吧,朋友煮了一頓好飯給我們吃,我們感謝她,誇獎她說:“哎呀,你真會煮飯啊!”但是我們卻不能說:“哎呀,你的米真好啊!”是吧?我們回顧曆史,就發現不少發展中國家擁有與四小龍相似的甚至更好的環境因素,也就是我們所的米啊,但是為什麼有的人煮成生米飯,有的人煮成糊米飯呢?四小龍卻煮了一頓好飯給我們吃,巧就巧在這巧婦的“巧”字上。

我方的三辯將為大家解釋,儒家思想是如何把四小龍的人們鑄造成能夠煮好飯的人的,謝謝。(掌聲)

主席:謝謝韓同學。現在輪到反方第二位同學發言了,我們請李克同學發言,李同學請。

反方二辯李克:“謝謝主席。巧婦能做出一盤好菜,不正體現了她對各種配方、各種蔬菜的菜譜的一種選擇嗎?對方同學也已經承認,儒家思想對經濟也隻有一種間接作用,而沒有一種直接的推動作用。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儒家有沒有這種經濟功能呢?對方同學剛才在雲裏霧裏給我們談了半天,可是卻讓我們更加摸不著頭腦了。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財神爺趙公元帥手裏才捧著一個金元寶,而今天對方同學卻讓我們的孔老夫子手裏也捧上一個,這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呢?因為孔夫子他老人家每次談到錢的問題的時候,都是要臉紅的啊!

我們說,正確的經濟戰略和政策的協調是四小龍經濟快速成長的主要推動因素,是基於以下事實:

第一,四小龍選擇了政府主導和企業獨立經營相結合的經濟體製,從而既保證了市場機製的運行,又使得政府當局的長遠規劃得以實施。如新加坡的國家發展部,南朝鮮的經濟企劃院都成為這套體製的軸心。顯然,市場機製不能來自儒家的“重義輕利”;法律體係不能來自儒家的“子為父隱,父為子隱”,而政府、企業的經濟決策者也是現代化教育培養出來的專家、學者,而非熟讀四書五經的舉人,進士也。舉個例子,1985年新加坡遭受了經濟起飛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以李顯龍先生為首的經濟委員會召集了一千多名各界學者研究對策,政策實施以後,經濟迅速回升。如果儒家思想真有如對方同學所說那麼大的功效,那麼他們開的就不應該是經濟對策研討會,而應該是儒家思想研討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