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審時度勢2(1 / 3)

第九章審時度勢2

伍子胥待機報仇

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到吳國,想見吳王僚,以尋求機會報仇,但沒能見到。有個門客對王子光講了伍子胥的情況,希望他見見伍子胥,王子光答應了,但是當見到伍子胥時,卻討厭他的相貌,不聽他講話就謝絕了他。門客問王於光為什麼這樣,王子光說:“他的相貌正是我特別討厭的。”門客把這話告訴了伍子胥,伍於胥說:“這是容易的事情。希望讓王子光坐在堂上,我在兩層帷幕裏隻露出衣服和手來。讓我借此跟他談話。”王子光又答應了。伍子胥談話談了一半,王子光就掀起帷,幕,握住他的手。然後跟他一起坐下。伍子胥說完了,王子光非常高興。伍子胥認為將來做吳國國君的,一定是王子光。伍子胥回去以後,就在鄉間田裏幹活,等待報仇時機,

過了7年,王子光取代吳王僚當了吳王。他任用伍子胥,伍子胥於是幫他整頓法度,舉用賢良,挑選精兵,演習戰鬥。這樣又過了6年,在楚國南部一個邊城柏舉大敗楚國,九戰九勝,追敢楚國的敗軍千餘裏。楚昭王逃到隋,於是吳軍占領了楚國國都郢。

伍子胥親自箭射楚王宮,鞭打楚平王之墓300下,以報殺父殺兄之仇。

趙簡子擊鼓

趙簡子親自率領軍隊進攻衛國,已經逼近外城。到了交戰的時候,他卻站得遠遠的,躲在屏障和盾牌後麵。趙簡子擊鼓進軍,士兵動也不動。

趙簡子扔下鼓槌感歎地說道“士兵變壞竟然這麼快!”隨行的人燭過摘下頭盔,橫拿著戈走到他麵前說:“隻不過是您有些地方沒能做到罷了,士兵有什麼不好!”簡子氣得勃然變色,說:“我不委派他人而親自統率這些士兵,你卻當麵說我有些地方沒能做到。你的話有理便罷,沒理就治你死罪屍燭過回答說:“從前我們先君獻公,即位5年就兼並了19個國家,用的就是這樣的士兵。惠公即位2年,縱情聲色,殘暴傲慢,喜好美色,秦國軍隊襲擊我國,晉國軍隊潰逃到離國都隻有70裏的地方,用的也是這樣的士兵。文公即位2年,以勇武磨礪士兵,所以3年之後士兵都變得非常堅毅果斷勇敢;晉楚兩國在衛國城濮進行的一次戰爭,5次打敗楚軍,圍困衛國,奪取曹國,獲得全勝,安定天子的王位,名揚天下,用的也是這樣的士兵。現在你擊鼓士兵不前進,所以說隻不過是您有些地方沒能做到罷了,士兵有什麼不好?”

趙簡子聽後離開屏障和盾牌,站到了弓箭箭頭的射程以內,這次隻擊鼓一次,士兵就全都登上了城牆。

蘇秦智用張儀

戰國時,蘇秦和張儀曾經一起跟鬼穀子先生學術,蘇秦自以為不如張儀。自從主張趙王合縱六國後,蘇秦時刻擔心秦國地利兵強,隨時進攻諸侯國,破壞了趙國與六國的合縱盟約,總想找一個合適人派往秦國。蘇秦想到了謀士張儀。

蘇秦派人悄悄感化窮困潦倒的張儀說:“你和蘇秦很友好,你為什麼不去拜見蘇秦呢?”張儀聽到這話後,來到趙國,求見蘇秦。蘇秦事先告訴門衛說:“張儀來了,先不要通報。”就這樣,反複讓他來了好多次,才好不容易見到了蘇秦。會見他時,蘇秦又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仆妾吃的食物,而且數次責備他說:“以你的才能,讓自己困窘受辱到這步田地,我不能在趙王麵前替你說好話而讓你富貴,趙國木會收留你這樣的人。”張儀非常失望,便告辭蘇秦離開趙國。張儀心想,這次來求見蘇秦,本以為是朋友,反而受其侮辱,心裏非常憤怒生氣。他覺得唯獨秦國強大能攻打趙國,於是到了秦國。

蘇秦告訴他的門下舍人說:“張儀是天下的賢士,我一輩子也不如他。現在既能被秦國所用,同時也對趙國有利的,隻有張儀最合適。但是他很貧窮,我怕他因為窮,給他點好處就貪小利而不願意去秦國,所以就先召他來侮辱他一頓,以激起他的憤怒讓他去秦國,以達到我的目的。你們要替我小心侍奉他。”蘇秦又將此事告訴趙王,同時派自己的舍人帶了些金銀財寶車馬,跟隨張儀和他同往,漸漸接近張儀,供奉他車馬金錢,張儀所要有的都給他,而不告訴他原因。於是張儀得以見到秦惠王。秦惠王把張儀當作客卿,和他共同商量討伐諸侯國的計策。

蘇秦的門下舍人見到這個情況後,就向張儀告辭要離開。張儀說:“我因為依靠了你才得以榮華富貴,正要報答你的恩德,為什麼要離開我呢?”舍人說:“我不是您的知己,您的知已是蘇秦啊!蘇秦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之盟,認為隻有您能掌握秦國的大權,所以,故意激怒您,派我悄悄地奉送給您財物。這都是蘇秦所施的計謀。現在您已經被秦國重用,請讓我回去向蘇秦彙報吧。”張儀說:“我在蘇秦的計謀之中而,點不覺察,我不如蘇秦聰明!我雖然被秦國所有,又怎麼能計算趙國呢?替我感謝蘇秦,隻要蘇秦在,張儀哪裏敢說攻打趙國呢!”

自此以後,張儀從未謀劃進攻趙國。

芒卯用詐救魏

秦國和趙國約定一起攻打魏國,魏王聽說這事後非常恐慌。芒卯對魏王說;“大王不要憂慮。我請求大王派張倚出使趙國去對趙王說‘如今大王聯合秦國攻打魏國,魏王願意把邊境上鄴地獻給大王,’這樣做之後,趙王一定很高興。”

於是魏王就派張倚出使趙國。張倚見到趙王,說:“魏王願意把鄴地獻給趙國,希望大王您能斷絕與秦國的往來。”趙王聽後果然十分高興,並立即告訴了相國,相國說;“我們聯合秦國攻打魏國,所得到的好處不會比得到鄴地更大。現在不用兵就可以得到鄴地,請大王答應魏國的要求,趕快派使者接管鄴地。”張倚又對趙王說:“我國的官吏已在鄴地準備交接手續。現在大王得到鄴地,那麼用什麼報答魏國呢?”趙王命令關閉關門斷絕了和秦國的來往。於是秦國和趙國關係開始惡化。

芒卯對趙國派去接管鄴地的使者說:“魏國所以侍奉趙王,是為了保全鄴地。現在把鄴地獻給趙王,是魏國使者張倚的罪過,我不知道。”直到此時,趙王方知中計。

趙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又擔心魏國乘著秦國發怒生氣的時候,串通一氣攻打趙國,隻好割讓五個城給魏國,求魏國不要聯秦攻趙。

觸龍說趙太後

戰國肘,趙國的匡君趙惠文王死了(前266年),趙太後臨時管理國政。第二年,秦國派兵大舉進攻趙國,形勢很危急。趙國派人向齊國請求救兵,但齊國說:“必須讓趙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到我國來當人質,我們才能出兵。”趙太後心疼自己的小兒子,不答應這個條件。大臣們紛紛勸諫,但趙太後就是不聽。她還下令說:“如果有誰再來勸諫,我就要朝他臉上吐唾沫。”這樣一來,誰都不敢去勸諫了。

左師觸龍見國情緊急,便想了一個計策,前去會見趙太後。趙太後見了觸龍,顯得很生氣。觸龍則故意走得很慢;而且東拉西扯地和趙太後說了些閑話,這才使趙太後稍微和氣了一些。接著,觸龍又說起自己的兒子,意思是想為兒子謀求個差事。趙太後高興地答應了。觸龍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接觸正題,談起了長輩該如何愛護兒子的道理。趙太後因為已經消了氣,所以對這些道理也聽得入耳了。觸龍說,為兒子著想,不能光看眼前,還應當考慮他的將來,讓他建功,他才能立業。趙太後終於被觸龍說服了,同意派長安君到齊國去做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