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待人處事的學問1(1 / 3)

第一章 待人處事的學問1

保持本色

人最大的價值,是盡量不為外界所左右,而是盡量左右它們。(卡耐基語錄)

你若有自己所信奉的意念,就不要聽從別人的說法。隻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所告訴你的。(卡耐基語錄)

最好的辦法是保持潔身自好和聰慧明理,通過你自身這扇窗口去觀察世界。(卡耐基語錄)

我有一封阿雷德太太從北卡羅來納州艾爾山寄來的信。“我從小就特別

敏感而靦腆,”她在信上說,“我的身體一直太胖,而我的一張臉使我看起來

比實際上還胖得多。我有一個很古板的母親,她認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

很愚蠢的事情。她總是對我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而她總照這句話來

幫我穿衣服。所以我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

我非常害羞,覺得我跟其他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後,我嫁給一個比我年長好幾歲的男人,可是我並沒有改變。我

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滿了自信。我盡最大的努力想象與他們一樣,可是我

辦不到。他們為了使我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隻是令我更退縮到我的殼

裏去。我變得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甚至怕聽到門鈴響。

我知道我是一個失敗者,又怕我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當我們出現

在公共場合的時候,我都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事後我會為這

個而難過好幾天。最後不開心到使我覺得再活下去也沒有什麼道理了,我開

始想自殺。”

什麼事才能改變這個不快樂的女人的生活?隻是一句隨口說出的話。

“一句隨口說出的話,”阿雷德太太繼續寫道,“改變了我的整個生活。有

一天,我的婆婆正在談她怎麼教育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麼樣,

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保持本色’……就是這句話!在那一刹那

之間,我才發現我之所以那麼苦惱,就是因為我一直在試著讓自己適合於一

個並不適合我的模式。

“在一夜之間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保持本色。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

性,試著找出我究竟是怎樣的人。我研究我的優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

飾上的學問,盡量以能夠適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我主動地去交朋友,我參

加了一個社團組織,開始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把我嚇壞

了。可是我每發言一次,就增加了一點勇氣。這事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可

是今天我所有的快樂,卻是我從來沒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育我自己的孩

子時,我也總是把我從痛苦的經驗中所學到的結果教給他們:‘不管事情怎麼

樣,總是保持本色。’”

◇◇◇◇◇

“保持本色的問題,像曆史一樣的古老,”高登·季爾基博士說,“也像人

生一樣地普遍。”不願意保持本色,即是很多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潛在原因。安

吉羅·帕托在幼兒教育方麵曾寫過13本書和數以千計的文章 ,他說:“沒有人

比那些想做其他人,和除他自己以外其他東西的人,更痛苦的了。”

這種希望能做跟自己不一樣的人的想法,在好萊塢尤其流行。山姆·伍德

是好萊塢最知名的導演之一。他說在他啟發一些年輕的演員時,所碰到的最

頭痛的問題就是這個:要讓他們保持本色。他們都想做二流的拉娜透納,或

者是三流的克拉克·蓋博。“這一套觀眾已經受夠了,”山姆·伍德說,“最安全

的做法是:要盡快丟開那些裝腔作勢的人。”

有一個電車車長的女兒,她想要成為一位歌唱家,可是她的臉長得並不

好看。她的嘴很大,牙齒很暴露,每一次公開演唱的時候——在新澤西州的

一家夜總會裏——她一直想把上嘴唇拉下來蓋住她的牙齒。她想要表演得

“很美”,結果呢?她使自己大出洋相,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可是,在那家夜總會裏聽這個女孩子唱歌的一個人,認為她很有天分。

“我跟你說,”他很直率地說,“我一直在看你的表演,我知道你想掩藏的是什

麼,你覺得你的牙長得很難看。”這個女孩子非常地窘迫,可是那個男的繼續

說道:“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說長了牙就罪大惡極嗎?不要想去遮掩,張開你

的嘴,觀眾看到你不在乎的話,他們就會喜歡你。再說,”他很犀利地說,

“那些你想遮起來的牙齒,說不定還會帶給你好運呢。”

凱絲·達莉接受了他的忠告,沒有再去注意牙齒。從那時候開始,她隻想

到她的觀眾,她張大了嘴巴,熱情而高興地唱著,很快她就成為電影界和廣

播界的一流紅星。其他的喜劇演員現在都還希望能學她的樣子呢。

◇◇◇◇◇

著名的教育學家皮爾斯,曾經談過那些從來沒有發現他們自己的人。他

說一般人隻發展了10%的潛在能力。“跟我們應該做到的來比較”,他寫道,

“我們等於隻醒了一半;對我們身心兩方麵的能力,我們隻使用了很小的一部

分。再擴大一點來說,一個等於隻活在他體內有限空間的一小部分。他具有

各種各樣的能力,卻習慣性地不懂得怎麼去利用。”

你和我也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不該再浪費任何一秒鍾,去憂慮我們

不是其他人這一點。你是這個世界上的新東西,以前從沒有過,從開天辟地

一直到現在,從來沒有任何人完全跟你一樣;而將來直到永遠永遠,也不可

能再有一個完完全全像你的人。新的遺傳學告訴我們,你之所以為你,必是

由於你父親的24個染色體和你母親的24個染色體而造就了你。“在每一個染

色體裏,”阿倫·舒恩費說,“可能有幾十個到幾百個遺傳因子——在某些情況

下,每一個遺傳因子都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一點也不錯,我們是被這樣

“既可怕又奇妙地”造成的。

即使在你母親和父親相遇而結婚之後,生下的這個人正好是你,也是30

億萬分之一。換句話說,即使你有30億萬個兄弟姊妹,也可能都跟你完全不

一樣。這是光憑想象說的嗎?不是,這是科學的事實。

如果你想對這一點知道得詳細的話,不妨到圖書館去,借一本叫做《遺

傳與你》的書,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阿倫·舒恩費。我可以和你談保持本色這個

問題,因為我對這一點的感想非常深。我很清楚我自己所談的問題,因為我

有過代價相當大的痛苦經驗。我在這裏要說明一下,當我由密蘇裏州的鄉下

到紐約去的時候,我進了美國戲劇學院,希望能做一個演員。我當時有一個

自以為非常聰明的想法——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這個想法非常簡單,非常

完美,所以我不懂為什麼成千上萬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沒有發現這一點,就是

把每一個人的長處學到家,使我自己成為一個集所有優點於一身的名演員。

多麼愚蠢!多麼荒謬!我居然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去模仿別人,最後終於明白,

我一定得保持本色,我不可能變成任何其他的人了。

這次痛苦的經驗,應該能教給我長久難忘的一課才對,可是事實不然。

我並沒有學乖;以後我開始寫作,希望那是所有關於公開演說的書本中最好

的一本。在寫那本書的時候,我又有了和以前演戲時一樣的笨想法。我打算

把很多其他作者的觀念,都“借”過來放在那本書裏——使那本書能夠包羅

萬象。於是我去買了十幾本有關公開演講的書,花了一年的時間把它們的概

念寫進我的書裏,可是最後我再一次發現我做了一件傻事:這種把別人的觀

念拚湊在一起而寫成的東西非常做作,非常沉悶,沒有一個人能夠看得下去。

所以我把一年的心血都丟進了紙簍裏,整個地重新開始。這一回我對自己說:

“你一定得保持你自己的本色,不論你的錯誤有多少,能力多麼有限,你也不

可能變成別人。”於是我不再試著做其他所有的綜合體,而卷起我的袖子來,

做了我本該最先做的那件事:我寫了一本關於公開演講的教科書,完全以我

自己的經驗,以一個演說家和一個演說教師的身份來寫。我學到了——我希

望也能永遠持續下去——華特·羅裏爵士所學到的那一課。我說的華特·羅裏

爵士,是1904年的時候在牛津大學當英國文學教授的那位。“我沒有辦法寫

一本足以同莎士比亞媲美的書,”他說,“可是我可以寫一本由我寫成的書。”

◇◇◇◇◇

保持你自己的本色,像歐文給已故的蓋爾文的忠告那樣。當柏林和蓋爾

文初次見麵的時候,歐文已經非常有名,而蓋爾文還是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作

曲家,一個禮拜隻賺35美金。歐文很欣賞蓋爾文的能力,就問蓋爾文要不要

做他的秘書,薪水大概是他當時收入的3倍。“可是不要接受這個工作,”歐文忠告說,

“如果你接受的話,你可能會變成一個三流的歐文,但如果你堅持繼續保持你

自己的本色,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一流的蓋爾文。”

蓋爾文接受了這個警告,後來他慢慢地成為當時美國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卓別林、威爾·羅吉斯、瑪麗·瑪格麗特·麥克布蕾、金·奧特雷,以及其

他好幾百萬的人,都學過我在這一章 裏讓各位明白的這一課,他們也學得很

辛苦——就像我一樣。

卓別林開始拍電影的時候,那些電影導演都堅持要卓別林去學當時非常

有名的一個德國喜劇演員,可是卓別林堅決不模仿,直到創造出一套自己的

表演方法之後,他才開始成名。鮑勃·霍伯也有相同的經驗。他多年來一直在

演歌舞片,結果毫無成績,一直到他挖掘出自己的笑話本事之後,才有名起

來。威爾·羅吉斯在一個雜技團裏,不說話光表演拋繩技術,繼續了好多年,

最後才發現他在講幽默笑話上有特殊的天分,於是開始在耍繩表演的時候說

笑話,才得以成名。

瑪麗·瑪格麗特·麥克布蕾剛剛進入廣播界的時候,想做一個愛爾蘭喜劇

演員,結果失敗了。後來她發揮了她的本色,做一個從密蘇裏州來的、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