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功的演講方略3
成功演講的要素
美,是從生命內部射出的光茫。“美”的珍貴,是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的;這雖然隨各人的心境 誌趣嗜好而不同。(卡耐基語錄)
雖然我們要求即興演說要接近口語,但它畢竟帶有表演性
質,與平常說話、聊天還是有區別的。(卡耐基語錄)
演講
者應抓住聽眾內心深處的從上心理,恰當地引用名家權威的論
述,讓它們服務於自己理論觀點的論證,加強演講的說服力。(卡耐基語錄)
(1)變化語調,賦予聲音以美感
人的興奮、悲哀、猶豫、堅定、昂揚之類的複雜情感都可以通
過聲音的高低、輕重、快慢和停頓的語調變化表現出來,所以,富於聽覺美感的演講聽眾更樂於接受。那麼,怎樣做才能賦予聽覺以美感呢?
①利用重音。
重音起伏的跌宕變化能有效地傳情達意,它既能突出演講
中某些關鍵的詞、句和段,從而突出地表現某種思想感情,又能
加強語言的色彩,美化語言。
一般的演講,尤其是那種議論型的演講,結尾段可以多使用
重音,甚至整段都是重音,以此來造成一種強烈的氣氛,突出結
尾所概括的演講的主要內容、中心意旨,把整個演講推向高潮,
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利用語速的快慢變化。
演講過程中聲音應當有快慢緩急的變化。在表達一般內容
時,語速可以適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當表達熱烈、興
奮、激動、憤怒、緊急、呼喚的思想情感時,出言吐語就要快些,滔
滔汩汩,勢如破竹;講到莊重、懷念、悲傷、沉寂、失落、失望的思
想情感時,語速可以放慢些,娓娓道來。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演講語音的變化應當自然、順暢,不能
做作。隻有音速適宜,快慢有致,才既能有效地傳情達意,又能
令聽眾感到優美入耳。如果語速不當,缺乏快慢變化,始終保持
一個速度,那就很難準確、恰當地表達出演講者內心的思想感
情,也使聽眾感到厭煩,難於接受。
③利用語調的抑揚變化。
在演講中,為了更有效地表達思想感情,就不能不對語言做
高低抑揚的變化處理。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
地低,有氣無力。隻有使音調的高低隨意而變,隨情而變,才能
造成最佳的演講效果。
高音為升調,句子調值由低到高,句尾發音往往最高,一般
用於疑問句。低音為降調,句子調值由高到低,句尾發音往往最
低,一般用於陳述句、祈使句和感歎句。
④利用停頓。
演講時,有些地方應做較長一些的停頓。比如,在向聽眾提
出某個問題之後,在提出自己的某個觀點之後,在道出某個妙語
警句之後,在講清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之後,都要做較長一點的
停頓。
(2)現場演示,更好地闡發主題
研究表明,人的知識80%以上是經由視覺印象所接收的。
電視之所以成為廣告與娛樂最青睞的媒介,正說明這一點。
你也許為了講清如何保護眼睛花了幾個小時,而聽眾可能
仍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而且早就產生了厭倦心理。可是,如果
你站起來現場表演,不僅聽眾會全神貫注地傾聽,而且,你的講
解也省去了不少麻煩,因為,有些事光憑嘴是很難說清楚的。比
如你用手臂和肩膀來比劃飛機顛簸搖晃的情況,觀眾定然會更
急切地想知道這架飛機的最終結果。
所以說,可能的話,在你的演講中加些“道具”,至少是形體
動作,對闡發你的主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卡耐基對這個演講訣竅就曾有過精彩的論述,他說:在這個
世界上,要想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最簡單的方法也許就是高高拿
起某種東西,讓人們看看它。即使是泥人和傻瓜、搖籃中的嬰
兒、商店櫥窗中的猴子以及街道上的小狗,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
去注意這種刺激性的舉動。這種方法運用得當,即使在最嚴肅
的聽眾麵前也會發揮很大的效果。
例如,費城的艾利斯先生在
一次演講時,一開始就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枚硬幣,以超過肩膀
的高度高高舉起。很自然地,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望著他的這個
舉動。這時,他問道:“有沒有人在人行道上撿過這樣的一枚硬
幣?它上麵說,撿到這種硬幣的幸運者,將可在這樣、那樣的房
地產開發上獲得許多減免優待。條件是他隻要把這枚硬幣交給
主辦的公司……”艾利斯先生接著開始譴責這種錯誤及不道德
的行為。
(3)調節 語速,以易於聽眾接受
雖然我們要求即興演說要接近口語,但它畢竟帶有表演性
質,與平常說話、聊天還是有區別的。“鐮刀嘴”不行,像傳統
相聲中的那個“慢性子”也不行。
缺少經驗的即興演講者容易犯的錯誤是速度太快,像放鞭
炮似的劈劈啪啪,一個調子一個速度,當他們意識到要慢時,又
慢得平淡呆板,慢得沒變化。
演講要該快則快,該慢則慢,靈活控製。
①看聽眾對象決定語速。當你麵對的是與自己同齡的青年聽眾時,因為他們精力充
沛,反應靈敏,對他們說話時可以放快些;當聽眾是小朋友、老年
人時,由於他們接受、反應遲緩,可把音節 的時值拉長,語流中間
的停頓可久點,停頓的次數可多些。
②視演說內容決定語速。當你講述一些熱情、緊急、讚美、憤怒、興奮之類的內容時,
或敘述那種無法控製的感情及進入精神高潮時,不能慢慢騰騰,
要快些。而表述一些平板、悲傷、莊重、思考、勸慰之類的內容
時,講述一些需要聽眾特別注意之事時,講述有關數字、人名、地
名或容易引起疑問的內容時,為了使聽眾聽清、記憶和思考,要
將語速放慢些。
③依場地情況決定語速。在場地較大的地方演講速度可慢點,場合較小的地方語速
可快點;聽眾情緒受到幹擾時慢點,情緒旺盛時快點。
(4)引用權威人士的話
無論演講者闡發的觀點多麼的標新立異或超常脫俗,其實
都是或多或少地被曆史上的名家論述過的。名家的話永遠閃耀
著智慧的光芒,而名家所具有的影響力也是恒久存在的。演講
者應抓住聽眾內心深處的從上心理,恰當地引用名家權威的論
述,讓它們服務於自己理論觀點的論證,加強演講的說服力。
例如:
如何培養沉默性與堅定性呢?我以為必須“知道限製自
己”(黑格爾),“哪怕對自己的一次小小的克製,也會使人變得
強而有力”(高爾基)。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假如你
的孩子僅僅受到實現自己願望的訓練,而沒有受到放棄和克製
自己某種願望的訓練,他是不會有巨大的意誌的。沒有製動器
就不會有汽車。”我是十分欣賞這句名言的。沒有製動器,汽車
就會像脫韁的野馬,隨時都會墮入死亡的深淵。馬卡連柯正是
從這個意義上來闡述“克製”的重要性的。人若沒有“製動器”,
後果也一樣。學校是育人成才的地方,學校也必須安裝“製動
器”。隻有得心應手地使用這些“製動器”,自覺接受限製,你們才會獲得真正
成才的自由。
這篇論述“青少年要有紮實的心理素質”的演講
中,先後引用了黑格爾、高爾基、馬卡連柯等三位名家的言論,用
來闡述培養沉默性與堅定性的方法。演講者的觀點就是從這三
位名家的言論中抽取出來的,既對已有的理論做了進一步的闡
發,又使自己的觀點因為名家的言論而增加了說服的力量。
(5)引用具體事例
事實勝於雄辯,引用確鑿的事實來證明自己的理論觀點是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演講者引用的事例越具體、越全
麵,對於理論觀點的證明就越有力,理論觀點本身也就越能夠說
服聽眾。
例如:
“嘴上無毛”就一定“辦事不牢”嗎?古今中外許許多多軍
事活動家,恰恰都是在風華正茂的時候,建立起了了不起的功業
的。曾經統率大軍席卷歐洲大陸的拿破侖,從巴黎軍
事學院畢業時不過是炮兵少尉;法國大革命時參加革命軍,1873
年率部在土槍戰役中擊潰保皇複辟勢力被晉升為少將時才24
歲;統兵攻打意大利,不到30歲即當了東線和南線的指揮官,獨
當一麵,任國防部長時才40歲。在美國軍隊裏,許多老帥,多數
不也是在二三十歲時就當了師長、軍長、軍團長以至方麵軍總指
揮了嗎?可見“嘴上無毛”與“辦事不牢”之間沒有必然聯係,關
鍵是有才與無才。套用一句古話來說:“有才不在年高,無知空
活百歲。”
在這篇演講中,演講者為了論證“嘴上無毛未必辦事不牢”
這樣一個觀點,先後引用了拿破侖少年有為的事例,以確鑿而充分的事實證明了年齡與才能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對聽眾很有說服力。
(6)分析事情發展結果的利與弊
在很多情況下,表麵化的事實並不能作為正確結論的依據,
而人們恰恰容易被這些表麵化的事實所迷惑,從而輕率地做出
判斷。演講者應當善於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分析事物發展
的趨勢和必然結果,用結果的利與弊來說服聽眾,使他們最終作
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例如:
在美國,當初剛推廣核電站時,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爭論。
一些專家認為建核電站是最廉價而安全的發電方法。另一些專
家則堅決反對,認為一旦出事故會造成成千上萬人的死亡,而社
會上很多民眾一聽到“核”就聯想到那可怕的“蘑菇狀雲”和核
輻射,很自然地站在反對派的行列中。麵對這一情況,主建派調
整了方法,決定不在理論上糾纏,而用簡單的數字說明問題。他
們說,在美國幾十年的核能發電實驗史上,從未出現過事故。即
使今後出現“萬一”造成死亡,也比用其他發電方式致死的人少
得多。據福特財團的研究,假定某核電廠每100年發生一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