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卡耐基如何戰勝自我2
古時候,殘忍的將軍要折磨他們的俘虜時,常常把俘虜的手腳綁起來,放在一個不斷往下滴水的袋子下麵……水滴著……滴著……夜以繼日,最後,這些不停地滴落在頭上的水,變得好象是用槌子敲擊的聲音,使那些人神經失常。這種折磨人的方法,以前的西班牙宗教法庭,希特勒手下的德國集中營都曾經使用過。
憂慮就像不停往下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憂慮,通常會使人心神喪失而自殺。
你愛生命嗎?你想健康長壽嗎?下麵就是你能做到的方法。亞力西斯·柯銳爾博士說:“在現代城市的混亂中,隻有能維持內心平靜的人,才不會變成神經病。”
你是否可以在現代城市的混亂中,維持你內心的平靜呢?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答案應該是;“可以的。”“絕對可以。”我們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堅強得多。我們有很多也許從來沒有發現的內在力量,就像梭羅在他不朽的名著“獄卒”裏所說的:“我不知道有什麼比一個人能下定決心改善他的生活能力更令人振奮的了……要是一個人,能充滿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決心過他想過的生活,他就一定會得到意外的成功。”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答案是:我們一定要學會以下三種分析問題的基本步驟,來解決各種不同的困難。這三種步驟是:
1看清事實。
2分析事實。
3作出決定——然後依決定行事。
這是亞裏士多德教導的,他也使用過。我們如果想解決那些逼迫我們、使我們日夜像生活在地獄裏一般的問題,我們就必須要用這個方法。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條:看清事實。看清事實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為除非我們能把事實看清楚,否則就不能很聰明地解決問題。沒有這些事實,我們所能做的隻是在混亂中摸索。這是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學院院長赫伯特·郝基斯所說的,他協助過二十萬個學生解決他們憂慮的問題。他說:“混亂是產生憂慮的主要原因。”世界上的憂慮,一大半是因為人們沒有足夠的知識來做決定而產生的。“比方說,”他說,“如果我有一個必須在下星期二以前解決的問題,那麼在下星期二之前,我根本不會去試著做什麼決定。在這段時間裏,我隻集中全力去搜集有關這個問題的所有事實。我不會發愁,”他接著說,“我不會為這個問題而難過,我不會失眠,隻是全心全力去搜集所有的事實。等快到星期二的時候,如果我已經看清了所有的事實,一般說起來,問題本身就會迎刃麵解了。這樣做是否表示他可以完全撇開憂慮?“是的,”他說。“我想我可以老實說,我現在的生活裏完全沒有憂慮。我發現,如果一個人能夠把他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以一種很超然、很客觀的態度去找尋事實的話,他的憂慮就會在他知識的光芒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力量的真正源泉,是一種暗中的、永不變更的對未來的信心。甚至不隻是信心,而是一種確信。
——[法]杜伽爾關於這一點,我們能怎麼辦呢?我們得把感情成分摒棄在思想之外,就像郝基斯院長所說的,我們必須以“超然、客觀”的態度去看清事實。
要在我們憂慮的時候那樣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我們憂慮的時候,往往情緒激動,不過,有兩個辦法,有助於我們站在旁邊,以很清晰客觀的態度看清所有的事實:
1在搜集各種事實的時候,我假裝不是在為自己搜集這些資料,而是在為別人,這樣可以保持冷靜而超然的態度,也可以幫助自己控製情緒。
2在試著搜集造成憂慮的各種事實時,有時候要假設是對方的律師,換句話說,我也要搜集對自己不利的事實——那些有損我的希望和我不願意麵對的事實。
然後我們把這一邊和另外一邊的所有事實都寫下來——而我們通常能夠發現,真理就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
這就是要說明的要點:如果不先看清事實的話,你、我、愛因斯坦,甚至美國最高法院,也無法對任何問題做很聰明的決定。愛迪生很清楚這一點,他死後遺下了兩千五百本筆記簿,裏麵記滿了有關他麵臨的各種問題的事實。
所以,解決我們問題的第一辦法是:看清事實。讓我們仿效郝基斯院長的方法吧,在沒有以客觀態度搜集所有的事實之前,不要想如何解決問題。
不過,即使把全世界所有的事實都搜集起來,如果不加以分析和詮釋,對我們也絲毫沒有好處。
卡耐基說,根據他個人的經驗,先把所有的事實寫下來,再做分析,事情會容易得多。事實上,隻是在紙上記下很多的事實,把我們的問題明明白白地寫出來,就可能有助於我們得到一個很合理的決定。正如查爾斯-吉特林所說的:“隻要能把問題講清楚,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