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故事的主角,東方天賜,南安王東方剛的獨子.
“東方”是姓,“天賜”是名,至於為什麼叫“天賜”,這其實是有來曆的.他出生那時是晚上,但南安王封地順州上空卻一片紅光久久不散,那光紅得燦爛,紅得輝煌,他就在紅光閃耀的那個晚上出生了,而且出生前一刻天空中傳來一聲極為巨大的響聲.這分明是大人物出生的經典場景嘛,大家認為這孩子是上天賜予的,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於是他父親東方剛將他取名為“天賜”.
可東方天賜卻知道實情並不是人們想的那樣的.真相是他那時叫宋振業,正在地球某處小懸崖玩攀岩,突然像《隕石撞地球》裏演的那樣,一顆隕石砸在那懸崖邊不遠處.他那時抓著根繩吊在半崖上完全被這比電影特技還震撼的一幕嚇傻了,然後刹那間天地一片無比的耀眼.而下一個刹那他就像在夢中一樣,好象迷迷糊糊地飄蕩在一片燦爛的星空中,又像飛行在漫長的黑暗的隧道,還像迷失在五光十色的混沌中.
後來他發出了聲音,但卻是哭聲,直到他睜開眼好一會,他才意識到自己竟成了嬰兒,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中國某某市的青年企業家,晶瑩玻璃廠和“獨特生活”農莊的創始人宋振業先生因為一顆隕石而光榮地犧牲了,然後又以生命循環的形式開始了新的人生旅途.
什麼地方?什麼時代?
東方天賜發現這裏的人說話和漢語幾乎一模一樣,隻有些差別而已;人們的穿著四分像宋朝五分像明朝,還有一分也不知道像什麼.在天賜六歲以前,“是不是穿越到了中國古代”這個問題他一直沒弄明白.
這個故事是一個很長很長的傳奇,用倒敘和插敘的手法來寫可能不太合適,那麼就從天賜的童年開始寫起吧.
雖一生下來就注定了錦衣玉食並且生活無憂,但人們仍認為他可憐,原因無它,隻因為“沒娘的孩子像棵草”.古代婚育早,他娘生他時才十六歲加上身子弱,再加上生他時空中那一聲巨響驚了產婦,氣沒緩上來結果一個生命誕生了而另一個生命卻結束了.
也就是說他一出生就成了半個孤兒.
等天賜大些後,所有人都認為這小少爺不是一般人.從出生到一歲,除了餓了才哭外從來不哭.無論誰抱他逗他,他都不笑,把頭一偏任你怎麼哄也不理你,惹煩了幹脆閉上眼睛或是小手小腳一陣拳打腳踢.還對所有的玩具不感興趣,這可急壞了丫環和仆人們,連經驗豐富的帶孩子的老媽子都沒法了,就沒見過這麼既好伺候又難伺候的嬰兒.
不過後來問題還是解決了,大家發現隻要把小天賜抱到外麵走走看看,他就顯得很有精神,不會像在屋裏那麼無精打采甚至煩躁不安.
於是順州王府周圍一到風和日麗的日子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一群丫環輪流抱著小天賜在王府附近逛來逛去,後來活動範圍逐步擴大,而前呼後擁的護衛們也跟著增多.在東方天賜兩歲前他就已經把順州城和城外眾多郊區給逛遍了,他發現了一個讓他極為震驚的事:順州城內竟有工廠或應該說是已具備了工廠雛形的作坊.
木器和竹器加工,製糖,藥材加工,皮貨加工,刺繡和絲織,瓷器和漆器等竟有十幾種產業,每種都已經形成了規模化和分工專業化的生產.就拿藥材加工來說,在專門的大房子裏有幾十個人專門對藥材進行分類,另一大房子裏三百多號人就幹切藥捶藥碾藥這些事,再另一大房子裏幾十號人把藥粉製成藥丸散劑藥膏和藥酒等藥品.
專門的場地,專業的人員且人數眾多,有一套在當時算得上是健全的規定(後來東方天賜才知道的),設備多且全,這些顯然已經不屬於作坊的範疇了,這就算不是工廠也已具備了工廠的雛形了.
當天賜看到那些初級化的工廠時,終於明白了這個多山的順州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或氣派或精美的大宅院了,種田怎麼也比不上辦企業富呀,地主富不過企業家.還經常可以看到幾百或千多甚至幾千的人牽著馬運著貨物出發或回來,卻沒見到有多少田地和多少農夫(可種的地少,想種也沒辦法).初步可以得出結論,這是個工商業發達的地方,在古代想必都是重農輕工商的,可順州卻這麼另類.
至於原因,東方天賜八歲那年才得以弄清楚,現在讓我們按時間先後順序來看看天賜兩歲那年發生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