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科學養貓常識7(1 / 3)

第四章科學養貓常識7

疥蟎病

疥蟎病是由疥蟎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病貓具有劇烈的瘙癢和皮膚濕疹樣變化。

【蟲體特征及病的傳播】疥蟎蟲的蟲體幾乎呈圓形,有4對足,除最後1對外,均伸出體緣外。疥蟎的發育過程可分成4個階段,即卵、幼蟲、若蟲和成蟲。疥蟎鑽進宿主表皮後,在表皮內挖鑿隧道,蟲體就在隧道內發育繁殖。在隧道內,每隔一定的距離,就有一小孔與外界相通,此小孔既可供通透空氣用,又可作為幼蟲的出入孔。雌蟲在隧道內產卵。

【診斷要點】

1接觸史:本病是接觸性感染的疾病,因此一般都有與病貓直接接觸,或與病貓共用飼養管理用具如梳子、洗澡盆等的接觸史。

2臨床表現:蟎病主要發生在頭部(鼻梁、眼眶、耳廓及耳根部),有時也可發生在前胸、腹下、腋窩、大腿內側和尾根等處,嚴重時可波及全身。患部表麵潮紅,有疹塊狀小結節,皮下組織增厚,形成鱗屑狀。病貓的另一特征性症狀為病變部有劇烈的瘙癢,病貓經常撓抓、摩擦、啃咬局部,因而該部位缺毛。由耳蟎或小耳蟎引起的外耳道蟎,患貓常撓耳搖頭,使耳廓受到機械性損傷和發生外耳道炎。有的病例,由於患部出血和血清滲出,同時感染細菌而引起化膿,形成所謂膿皰型的蟎病。

通常根據上述兩點即可確診。為了與禿毛癬等病鑒別,最好取皮膚刮屑物,用氫氧化鈉溶液溶解後,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如能見到蟎蟲,即可確診。

【防治措施】預防疥蟎最主要的措施是保持貓體、居住場所及一切用具的清潔衛生。經常給貓洗澡,梳理被毛,對居住環境要定期消毒,加強幼貓的飼養管理,以提高其體質和皮膚抵抗力。發現被毛脫落和有鱗片樣結痂時,應及時送獸醫診所診療。

對病貓的治療,首先對患部及其周圍徹底剪毛,用溫肥皂水或02%溫來蘇兒水浸泡、洗刷,除去汙垢和痂皮,然後局部塗擦05%敵百蟲水溶液或軟膏,塗擦時應用力摩擦。間隔5~7天,重複治療1次,一般經2~3次塗擦,即可治愈。但應注意,每次塗藥麵積不能超過動物體表麵積的1/3。或用01%辛硫磷乳液體表噴灑,也可用005%辛硫磷藥浴,或01%樂殺蟎(二甲丙烯酸酯)溶液塗擦患部,對疥蟎有殺滅作用,間隔1周再重擦1次,或03%殺滅菊酯溶液藥浴(頭露出藥液,塗擦硫磺軟膏)有較好效果。也可使用天然殺蟲藥除蟲菊、升華硫磺等。如40~50克硫磺粉加250克菜籽油拌勻,塗擦患部,間隔3天再塗擦1次。

體外寄生蟲病

貓的體外寄生蟲,包括虱、蚤、蜱、虻、蚊、蠅、蠓、蚋、白蛉等。這些體外寄生蟲都能短時間或較長時間地寄生在貓的皮膚上,吸食血液,刺激皮膚。有人認為,貓體有點體外寄生蟲沒啥關係,殊不知,有些體外寄生蟲還能傳播人或動物的傳染病,必須引起足夠重視。這裏主要介紹虱與蚤的防治。

虱病

虱的寄生有嚴格的宿主特性,貓虱是食毛目的腹嘴住貓虱。貓虱的卵呈卵圓形,灰白色,半透明,產出後粘在被毛上。

【症狀】虱病主要表現為瘙癢和皮膚刺激,從而引起貓的撓抓。磨蹭和啃咬患部,被毛變得粗糙無光澤。虱量過多時,可引起被毛纏結;影響貓的外觀。吸血虱唾液裏的毒素,能刺激貓的神經末梢,使貓發癢不安。

【治療】貓虱病,可用075%魚藤酮粉撒布,或用05%~1%敵百蟲水溶液噴灑或藥浴。因為接觸殺蟲劑不能殺滅虱卵,所以於10~12天後再重複用藥1次。

【預防】預防本病主要是加強貓體及居住場所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在給貓洗澡、梳毛時仔細觀察毛間有無虱和虱卵,發現虱卵或虱時,及時治療。

貓蚤

【蟲體特征及病的傳播】一般叫跳蚤,是一類小型的外寄生性吸血昆蟲。蚤的種類很多,寄生在貓體上的蚤稱貓櫛頭蚤,簡稱貓蚤。為棕黑色,長頭型,額部前緣傾斜,與頰部呈銳角,眼發達,有3對足,善於跳躍。

蚤的發育分為4個階段,即卵、幼蟲、蛹、成蟲。卵產於地麵或宿主身上,再落到地麵或貓窩內,孵出幼蟲。幼蟲為蠕蟲狀,無足,長達4~5毫米。幼蟲成熟時粘附在食物碎屑上化為蛹,在適宜條件下約經5天羽化成蚤。

【症狀】蚤叮咬貓後,唾液中的毒素刺激宿主,引起強烈的瘙癢和不安,影響貓的睡眠和休息。

【治療】消滅貓身上的蚤,可用除蟲菊或075%魚藤酮粉撒布,也可用1%敵百蟲、0025%~01%倍硫磷(百治屠)乳劑噴灑,但噴灑後在35日內不要重複用此藥。

【預防】貓窩可用05%~1%來蘇兒、1%~2%敵百蟲溶液噴灑。貓窩內的墊物要經常放日光下晾曬,保持幹燥。常見普通病

感冒

感冒是以上呼吸道黏膜炎症為主的一種急性全身性疾病。臨床上以體溫升高、咳嗽、流鼻液和噴嚏為特征。

【病因】寒冷,氣溫劇烈變化,雨淋,長途運輸等都容易引起貓發生感冒。尤其是早春或晚秋等寒冷季節,氣溫變化明顯,常使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降低而發生。或當貓運動出汗後,再受到冷空氣的襲擊而發生。

【症狀】病貓精神沉鬱,不願活動,喜伏臥,體溫升高達40℃左右。病貓流水樣鼻汁,常有咳嗽,打噴嚏。眼結膜潮紅,有少量眼分泌物。

【治療】本病的治療原則是解熱,防止繼發感染,加強護理,注意保暖。為了解熱,可用30%安乃近(03~06克/次)、安痛定注射液(03~05毫升/次)。為了防止繼發感染,可應用青、鏈黴素,每日2次,連用3~5天。

如果患貓鼻腔有較多量黏稠鼻分泌物堵塞時,可用冷開水蘸濕的棉棒輕輕擦拭除去。如鼻腔堵塞而引起呼吸困難時,除用上述方法除去鼻堵塞物外,可用麻黃素、鼻眼淨、鼻通等滴在鼻黏膜上,能很快使呼吸困難症狀緩解。

【預防】主要是加強貓的耐寒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氣溫變化劇烈時,要做好保溫措施,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

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支氣管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貓發生較多,臨床上以咳嗽,胸部聽診有囉音為特征。

【病因】發生支氣管炎的原因,主要是寒冷的刺激,或是由於吸入了塵土、黴菌孢子、悶熱空氣等的機械性刺激,或繼發於感冒、肺炎等病之後。

【症狀】咳嗽是本病的主要症狀。病初出現伴有疼痛性的短、幹咳,隨滲出物的產生而成濕咳。病初流漿液性鼻液,以後流黏液性或黏液膿性鼻液。每次咳嗽後,流出量增多。胸部聽診時可聽到呼吸音粗厲,有的病例呼吸困難。慢性支氣管炎的特征是持續性咳嗽,尤其在運動、吃食,或早、晚氣溫較低時多發,多為劇烈的幹咳。

【治療】本病的治療原則:①祛痰止咳。可內服複方樟腦酊3~5毫升,每日2~3次;咳必清,每次125~25毫克,每日3次內服。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時,可服止咳糖漿,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內服。除此之外,還可應用非那根止咳糖漿,內服氨茶堿005~01克。②消除炎症。可肌肉注射青、鏈黴素或其他廣譜抗菌素,如土黴素、四環素、慶大黴索、卡那黴素或磺胺類藥物。

肺炎

肺炎是肺和細支氣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其臨床特征是體溫升高、咳嗽、呼吸困難。

【病因】肺炎的原因通常是由支氣管的炎症蔓延所致。當貓由於感冒、空氣汙濁、通風不良、維生素缺乏或寄生蟲的移行等使呼吸道和全身抵抗力降低時,在細菌的繼發感染下,都可引起肺炎的發生。有些病毒和黴菌(如貓瘟熱病毒、杯狀病毒、組織胞漿菌、諾卡氏菌)也可引起嚴重的肺炎。

【症狀】病貓精神沉鬱,食欲減退或廢絕,呼吸淺表、頻數,呈進行性呼吸困難。但呼吸困難的程度視肺部炎症範圍的大小而不同,炎症範圍越大,呼吸困難越重。病貓體溫升高,可達40℃左右。病貓咳嗽,流多量鼻液,初期為漿液性,以後變為黏稠。肺部聽診時,可聽到囉音。X射線檢查時,可見炎症部位呈現陰影,似雲霧狀,大小不等,甚至擴散融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