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日常花卉的科學培育1(1 / 3)

第一章日常花卉的科學培育1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1.一串紅(爆竹紅、撒爾維亞)

1.形態特征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作為花卉隻進行一二年生培養。植株高度因品種不同而異,多在30~80厘米之間。

一串紅的莖稈四棱形,綠色,秋後變成紫褐色。葉三角狀卵形,長5~8厘米,先端漸尖,葉緣有齒。花密聚成串著生,每枝著花4~6朵或更多;花萼鍾狀,和花冠同為紅色;雄蕊4枚,雌蕊的花柱比花絲長。種子為小堅果,形似鼠糞,壽命1~2年。花期7~10月。

2.變種和品種用於花卉栽培的主要有矮一串紅,特別適合盆栽觀賞。還有開白花、紫花和藍花的變種,叫做一串白、一串紫和一串藍等。

3.習性原產於南美巴西。喜溫暖濕潮的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0~25℃,15℃以下生長停止,10℃以下葉片枯黃。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土壤中開花繁茂。

4.繁殖和栽培為5月份陳設的盆花應在頭年8月中下旬播種,8~10天後出苗,10月上旬分苗移栽一次,11月中下旬上盆在室內栽養,來年4月下旬移到室外。

為國慶節陳設的花苗應在3月初於室內盆播,5月份可分苗移栽在室外苗床上,株行距保持30~35厘米;8月份起苗上盆。

5.養護為了增加花枝數量,當花苗長出4片葉子時進行摘心,促使其抽生一級側枝;待一級側枝長出4片葉子後再次摘心,促使其抽生二級側枝,使花枝數量達到6~8根才能陳設觀賞。抽生花穗前應追肥2~3次,可增加花枝上的開花數量。

室內養護階段應加強通風,並應充分見光,掌握間幹間濕的澆水原則,以防植株徒長;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料。為了使盆栽豐滿,上盆時每盆可栽3~4棵花苗。

6.采種一串紅的種子成熟晚。在我國北方如果秋季氣溫突然下降而落葉,種子就來不及成熟。因此,應把一部分盆株放在房屋南側背風向陽的地方養護。

種子成熟變黑後會自動脫落,當花冠退色變幹時就應把花枝輕輕剪下來,這時的種子尚未變黑,但不影響發芽。攤在陽光下曬幹後,發白的種子就會變黑,然後再進行儲藏。

2.雞冠花(雞公花、紅雞冠)

1.形態特征為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品種不同株高30~90厘米不等。莖扁平,上有縱溝,紅色或綠色,分枝少。葉互生,卵狀披針形,長5~20厘米,先端漸尖,全緣無齒;有綠、黃綠、深紅等幾種葉色。頂生肉穗狀花序扁平狀,上麵生著無數小花,花被膜質,5片,深紅色,也有黃、白色品種。種子扁圓,黑色有光澤,壽命4年。花期8~10月。

2.變種和品種

(1)普通雞冠花其中高秧種的株高約80~120厘米,矮秧種株高僅20~30厘米,特別適合盆栽。

(2)子母雞冠花全株呈廣卵形,分枝多,在主枝和分枝頂端都能抽生倒圓錐形花序,花序橘紅色。

(3)圓絨雞冠花所有分枝均直立生長。肉穗花序卵圓形,表麵呈羽絨狀,有光澤,紫色或玫瑰紅色。

(4)鳳尾雞冠花又名蘆花雞冠花,分枝多並開張生長。各分枝頂端均著生疏鬆的燭焰狀花序,有暗紫、瑰紅、乳黃、橙黃、乳白等幾種花色。

3.習性原產於印度和南亞熱帶地區。喜幹燥和炎熱的氣候,不耐寒;要求充足的陽光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

4.繁殖和栽培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覆土要薄。白天應保持20℃以上的氣溫,夜間不得低於10℃。花苗長出3片葉子時移栽一次,6月初栽入花壇或上盆。

5.養護生長期間應供應充足的水分,否則容易凋萎而落葉;雨季注意排水防澇。地栽時可施草木灰及廄肥做基肥,不必追肥。盆栽時可追施馬掌水或油粕水。

6.采種雞冠花為異花授粉植物,品種間一旦雜交其後代就會不倫不類,因此應將留種母株單獨擺放。花序中下部位的種子充實飽滿,發芽率高。

3.瓜葉菊(生荷留蘭、千日蓮)

1.形態特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因植株不能安全度夏,因此隻能作二年生草花培養。全株柔嫩,莖稈呈“之”字形生長,株高20~50厘米。葉片碩大,三角狀心髒形,葉柄長而粗壯;莖生葉的葉柄兩則有耳狀翼,基部抱莖。全株密被短剛毛。

瓜葉菊的每一個花頭實際上是一個頭狀花序,許多花頭簇生於總花梗的頂端。花頭外圍由10~12片舌狀花瓣圍成一圈,有白、淺紅、紅、瑰紅、墨紅、雪青、堇紫、藍等許多色彩。花盤中央為筒狀小花,多為藍紫色。種子含在瘦果裏麵不能脫離出來,瘦果細小,先端有白色冠毛,壽命2~3年。花期因播種期不同而不同,從播種到開花大約需要6~10個月的時間。

2.變種和品種瓜葉菊天然雜交率極高,因此花色變化多端。按照植株的性狀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兩個類型:

(1)小花類型株高30~40厘米,每株可長葉30片左右。每梗著花6~7朵。花頭直徑6~8厘米;從播種到開花約需10個月。

(2)大花類型植株矮,葉片少,每株長葉8~10片。每梗著花2~3朵,花頭較大;從播種到開花約需6個月。

3.習性原產於地中海堪那利群島。喜冬季溫暖,夏季無酷暑的氣候條件,經不起幹風的侵襲和烈日暴曬,需要良好的通風環境,否則易受蚜蟲、紅蜘蛛和白粉虱危害。要求肥沃的腐殖培養土,通氣透水性能必須良好,否則容易爛根。

4.繁殖和栽培播種期應根據品種特性來確定;早花種播後6個月開花,中花種播後7~8個月開花,晚花種播後10個月開花。另外還要根據觀花時間來確定播種期;瓜葉菊隻能在冬季和早春開花,為了春節觀花,早花種需在8月初播種,晚花種則需4月上旬播種,依此類推。但是春播苗度夏困難,以8~9月間播種為好,因此,供春節觀花應播早花種;供4月份觀花的應播中花種,供“五一”節觀花的應播晚花種。瓜葉菊的種子極其細小,每克種子約4000粒,故應嚴格按照微粒種子的播種方法操作,發芽適溫為20℃。

從播種到開花需移栽3次,長出3片真葉時第一次分苗移栽,把幼苗按6厘米的株距栽入大盆,同時加強光照,隻追施一次稀薄液肥,盆土不要太濕,以防徒長。30天後進行第二次移栽,栽入小盆,每盆1株,1周後追施一次肥液,這時天氣轉涼,生長迅速。待根係布滿全盆後脫盆向大盆中翻換,定植在20厘米左右口徑的花盆中。這次定植時應當用加肥培養土上盆,最好能添加骨粉或過磷酸鈣做基肥。

5.養護栽苗時,首先應把主莖稈下麵3~4節上的腋芽抹掉,才能保持完美的株形。花蕾顯現前如發現須根從盆底排水孔鑽出,應再換一次盆。以後每周追施一次油粕水,直到現蕾為止。注意控製室溫,夜間不得低於10℃,白天不要超過20℃,並應充足見光。

6.采種為了使播種後代的花色和花形更加豐富多彩,留種母株開花後應把不同花色品種的盆株交錯擺放在陽光充足和通風良好的地方,讓昆蟲為它們傳粉。當花頭呈白色絨球狀時應立即采收,以防種子脫落。從開花到種子成熟約需2個月的時間。

4.金魚草(龍頭花、龍口花、洋彩雀)

1.形態特征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作一二年生草花來培養。株高30~90厘米,莖稈直立,上被細茸毛。葉長橢圓形,長5~7厘米;基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緣無齒。花序著生於枝頂,長20~25厘米,小花密生,具短梗;苞片卵形,萼片5裂,花冠下部筒狀;上唇瓣2裂,外被茸毛;下唇瓣3裂,內被茸毛。花瓣的底色為白色,上麵間雜有深淺不同的黃、橙、紅、紫、粉等色彩。雄蕊4枚,柱頭線形。種子細小,壽圖2-1金魚草的形態特征命3~4年。花期7~8月(圖2-1)。

2.變種和品種世界上現有優良品種已達數百個。按照花形可分為金魚型和鍾形兩個品係。按照植株的高度可分為中秧(40~60厘米)、高秧(90~120厘米)和矮秧(20~30厘米)三個品係。

3.習性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具有一定耐寒能力,在我國南方可露地越冬。喜夏季比較涼爽的氣候條件,怕酷暑,耐半陰,要求排水良好和疏鬆的培養土,耐輕堿。種子落地後可自行繁衍。

4.繁殖和栽培北方應在8月下旬播種,入冬前將花苗囤入冷室或冷床中,來年4月下旬栽入花池或上盆,6~7月開花。如果早春在室內播種,9~10月開花。江南地區秋播後,4~5月即可開花。

從國外引入的多倍體金魚草大都是重瓣品種,結實困難,可采嫩枝扡插來繁殖花苗。

為生產鮮切花應進行溫室栽培,主要在冬季供應花卉市場,可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產時應在夏末於室外播種,然後定植在花圃地上,秋涼後移入溫室,白天保持22℃,夜間不低於10℃,元旦前後即可切取花枝出售。

5.養護為了增加花枝數量,對高秧和中秧品種應進行摘心,促使其腋芽萌發而抽生花枝。秋播的花苗來年7月花謝後如進行重剪,同時加強肥水管理,9月份又能再次開花。

6.采種金魚草為異花授粉植物,品種間極易雜交。為防止品種混雜,采種母株應拉開距離栽種,或盆栽後隔離擺放。

5.旱金蓮(金蓮花、荷葉蓮)

1.形態特征為金蓮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老株下部的葉片枯黃,開花部位上移,相當難看,因此應作為一二年生草花培養。

旱金蓮的莖蔓細長呈攀援狀生長。地下主根肥大似塊狀。單葉互生,圓形似荷葉,有很長的葉柄和葉片中心相連,葉徑約6厘米。花梗細長,自葉腋間抽生而出,左右各抽生一根,每根著花1朵;花瓣5片,扇形,下具瓣柄,花徑5厘米左右,花萼5枚,在花梗先端的一側長出一個長尾狀萼筒,長約3厘米,先端漸尖。圖2-2旱金蓮的形態特征花色有紫、紅、橙、黃和乳白,還有複色品種。果實抱拳狀,內含大粒種子2~3枚,種子腎形,壽命2年。除盛夏季節外不斷開花(圖2-2)。

2.變種和品種常見的還有重瓣旱金蓮以及直立生長,不具攀援性的矮旱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