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靈舌巧秀自來
講話和事業的進展,有很大的關係,你如出言不慎,跟另人爭辯,那麼,你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助力。
——富蘭克林
一機靈者的遊戲——隨機應變
(一)四種不一樣的人
我想輕鬆而快樂的“脫口秀”之旅可以開始了。
還記得一位台灣人說過,朋友可分為四類:第一種人高級而有趣,使人敬而不畏,親而不狎,交接愈久,芳香愈醇。第二種人高級而無趣,固然人格高尚,品學兼優,卻缺乏幽默感和風趣,活潑不起來,與他交往令人感到很累,隻能成為諍友或畏友。第三種人低級而有趣,活潑樂天,能侃善鬧,有所有的常識獨無學問,這種人是朋友圈裏的“興奮劑”,他走到哪裏,哪裏就一片笑聲。第四種人低級而無趣,即無品位,又無趣味,人皆避之。
不用說,大家都想當第一種人。如果當不成朋友圈中高級而有趣的人,那麼,就當一個“低級趣味”的人吧!這樣也行,也蠻不錯的。就是不能當一個什麼高尚的“諍友”或“畏友”,更不能淪落到地麵之下的“第四種人”,那猶如在地獄中忍受惡鬼的語言酷刑。
實際上,這四種人等的差別主要就體現在語言的對話上。
一、三種人等是“脫口秀”,第二種人則是“脫口拙”,第四種人就是張嘴“脫口臭”了。
要成為朋友圈、社交圈中的廣受歡迎的人。首先要有一個曠達、超脫的遊戲人生的態度。人生就是追尋快樂、甜蜜的,可是世界充滿著苦難和痛苦,就要有笑對苦難的姿態,化解痛苦的願望,這樣,幽默、風趣的“脫口秀”對話有了源頭,有了動力。然而光有遊戲人生的態度不行,同時還需悖謬地具有嚴肅認真的工作、學習精神,這真是“既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跑得好”。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第一種人和第三種人開始分離,第三種人做不到嚴肅認真的工作、學習精衝,第二種人有嚴肅認真的學習、工作精神,卻缺乏曠達、超脫的人生態度。上等人實在不好做,難做。正是矛盾的要求,使得大多數人想當第一種人,而大多數人卻當不了第一種人。本書介紹的技巧訓練方法使得很多人成為“脫口秀”有了可能。
(二)要當第一種人
脫口秀的精髓在於一種隨機應變的能力,本書所要做的事是培養、訓練,加強這種能力。
人生如戰場,隨時可能遭到對手和意外情況的奇襲、偷襲、猛襲。這種“襲擊”具備三個特征:第一,這個需要隨機應變的回答、回應的問題和情況都具有突發性,都是突然發生的,任何人不可能預先做好準備。第二,“襲擊”提出的問題情況極為尖銳、鋒利,是突然出現的,而回應、回擊回答必須快,容不得你慢慢去考慮、去琢磨。不能立即回答,就意味著失敗。第三,回答、回擊的內容、方式不僅要針鋒相對、準確地打向對方和問題的要害和致命處,更要求機智、巧妙,叫人聽了感到意外,感到妙不可言,甚至拍案叫絕。
(三)隨機應變的訣竅——脫口秀
首先是在平時,多看、多練習。對各類情景案例和方法反複思考、推敲,積累豐富的經驗,培養深厚的功力。
有一次,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在公園散步,在一條僅能讓一個人通過的小道上,遇到了一位曾尖銳地批評過他的作品的批評家,兩人越走越近。
“我是從不給蠢貨讓路的!”批評家傲慢地先開口道。
“我倒正好相反!”歌德說完,笑著退到路旁。
說到底,這短短的一句話,是一個語言藝術大師平時的素養的瞬間閃現,是平時的功力行雲流水般的自然流露。
其次,要沉著、冷靜。遇事如果驚慌失措,思維就會混亂,本來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也會回答不出來。反之,沉著冷靜,雖然碰到危急的場麵,也會應付自如,轉危為安。
阿加莎·克裏斯蒂是《尼羅河上的慘案》的作者。有一天晚上,她應邀參加一個生日宴會,直到淩晨兩點鍾宴會才結束。回家時,她一個人走在又長叉冷的大街上。突然,從大樓的陰暗處衝出一個高個子男人,手裏持著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向阿加莎撲了過去。
“您想要什麼?”阿加莎害怕地問道。
“想要你的耳環。把它們摘下來!”
阿加莎緊鎖的眉頭舒展了。於是她努力用大衣的衣領掩住自己的項鏈,同時,用另一隻手摘下自己的耳環,一下子把它們扔在地上。
“拿去吧!現在我可以走了吧?”她問。
強盜看見她對耳環毫不在乎,隻是試圖要保護住那串項鏈。於是說:“把你的項鏈給我!”
“噢,先生,它一點也不值錢,給我留下吧。”
“少廢話。快點!”
阿加莎的手顫抖著,不情願地摘下了自己的項鏈……
當強盜一走,阿加莎拾起了地上的耳環。原來,阿加莎保護項鏈是假的,保存耳環是真。鑽石耳環480英鎊,而強盜拿走的項鏈,僅值6英鎊10先令。
如果阿加莎在強盜麵前不鎮定,而是驚慌失措,那麼,鑽石耳環肯定是要被搶走。
沉著、冷靜,可以使你自如地應付各種局麵。
二每一張臉都可以是漂亮的
每個人生來都有自己的麵孔,每一張臉都可以是漂亮的,用這句話來說明脫口秀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在現代生活中,風趣、幽默、雄辯、調侃,可以說是人的第二麵孔。這張麵孔往往比第一麵孔更深刻、更真實、更重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時代進步的結果。
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標準。過去,一個女孩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就算得上是美人了,而現在僅有一張迷人的臉,人們決不會輕易地給她下結論,最起碼要考慮到她的身材是否優美,或三圍符不符合要求。光有水汪汪的大眼、高高的鼻梁、櫻桃小嘴已經不能給女孩帶來好運氣。城北徐公傅粉何郎也不會有擲果盈車的場麵。語言的美顯得越來越重要。而語言是學習來的,它反映了人的素質、教養、個性,一個侃侃而談妙語連珠的人,沒有人會懷疑他的文化修養和豐富的閱曆,更不會認為他懦弱醜陋,即使他其貌不揚,你也會發現他風采迷人。
以節目主持人為例,這是一個最需要美人的行業,隻要你悉心觀察,就會同意我的見解,她們都不是按最美的標準選出來的。她們既不是月裏嫦娥,也不是顏如渥丹。當今社會可以說是美女如雲,夭桃穠李,施淑端姿比比皆是。特別是港台節目主持人。她們或巧言令色,裝腔作勢,或媚態可掬,風情一派,都是在第二“形象”上下功夫。因為,語言的魅力,比朱唇皓齒、風鬟霧鬢大得多,每一個電視台的老板都知道這個道理。沒有一個演藝員可以憑著粉裝玉琢的美貌,把千百萬觀眾留在電視機前的。語言枯燥乏味的節目主持人,無論他長得多麼標準,都會令人反感。
幾年前,電視上搞了一個全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在一場比賽中有一個女節目主持人,論體型容貌當屬同台十幾位主持人中最佳的一位,在最後每人給觀眾講一句心裏話時,不知她說了些什麼,反正是講得最臭,結果壞了自己的形象。有的觀眾甚至抱怨老天怎麼不長眼,讓這個品味低的人,生得像越女齊姬。
另有一個現象就是大多數人都不願看地方縣市的電視節目,特別是文藝和娛樂節目。因為越是往下的電視台,主持人的素質越差,缺乏足夠的藝人經驗,基本功不紮實,主持節目語言蒼白,神情呆板,沒有一點吸引力。他們似乎是按美人的標準選拔的,他們的口才、風趣和幽默,不是去做好主持人,難免有時讓人深深同情;這份活計實在是太為難他們,原本是娛樂的節目,不僅沒有絲毫樂趣,反而有被愚弄的感覺。
相反,很多電台的節目主持人,反響極大,一些省市電台的節目主持人在各自的地區擁有大量的崇拜者。聽眾根本不知道她們相貌身材如何,都認定她們的形象極佳,這是因為這些主持人不需要把麵孔讓大家看,她們被選中多是因為知識麵較寬,他們走進播音室前,也不必化妝,把工作都做到了語言上,平時練的也就是語言的功夫,這是他們唯一的手段。所以說在語言上下功夫,比在化妝打扮上做文章,前途要大得多。語言的魅力無窮,這是現代人的美學觀念,每一個麵孔都可以是美麗的,關鍵是是否有迷人的語言。
三人人都能受歡迎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受歡迎的人,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就算你是總統,也希望自己都受到選民的歡迎,否則,下一屆的總統恐怕就不會是你了。在現代文明的社會裏,語言的品質就是生活的品質。機智、詼諧、雋永的口語是黃金都換不來的,所以學習“脫口秀”就是攫取比金錢還重要的東西,她可以提高你的品質,塑造你的形象,使你無論到哪裏都能贏得良好的聲譽,受到人們的歡迎,無論是在演藝界、商界、政界、社交圈都是如此,“秀口”就是生輝的語言,就是鍍金的語言。妙語麵前人人平等。
妙語有訣竅,掌握它是一門通俗的學問,其實人人都可以掌握它。這跟學問的深淺、知識的淵博沒有直接的關係。隻有熟悉和不熟悉的區別,掌握了妙語的訣竅就自然知道如何運用它。
很多學者,學富五車,思想深刻,大多數人都是心知肚明,用俗語說就是“茶壺裏裝餃子,有貨倒不出”,或是三緘其口,難於啟齒,寫起論文可能洋洋灑灑下筆千言。這樣的人哪怕是專家教授,也很難受到學生的歡迎。不被學生歡迎的教師往往是痛苦的,也是不合格的,要想桃李滿天下,水平是學說,功夫是三寸不爛之舌。
在鄉村、集鎮、工廠,最受歡迎的基本都是那些經常說俏皮話的醫生、理發師、電工、司機、采購員,他們都說不上有大學問,更多的名聲是耍嘴皮子。平民百姓都相信笑一笑十年少。可以調劑一下身心、緊張的狀況,笑聲對人來說,越來越顯得重要,因此喜歡開口的人越來越多,哪怕是自嘲也行,大家都是小人物的形象,都能欣賞小人物。沒有拚命樹立自己偉大完美的形象,那樣,日子會很難過,身上的包袱太沉重,遲早會垮下來。
人人都能受歡迎,不管你才學深淺,長得如何,在什麼地方從事什麼行業,隻要你是風趣高手,“秀口”常開。在這本書裏,將為大家提供許多成功者的範例,分析他們誇誇其談,口若懸河的成因,介紹其中具體的技法,讀完之後,你會覺得,語言的奧妙,不過如此而已,沒有無能為力之理,我也會成為妙語能手,說不定還能幽你一默,隻是過去未曾揣摩“口技”,現在我便開始學習。
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不會花費你太多的時間,僅僅是在旅行的途中,如列車上,賓館裏或家中的沙發上,隨手翻一翻,書中的一些章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四如何掌握這一手
其實人人都有說話的欲望,隻是說話時很少注意提高講話的水平,現在你就注意向脫口秀看齊,有意識地進行練習。脫口秀是一種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新觀念。你不必太為難自己,隻要求自己說話時,盡量說出一點味道來,別太拘泥於事實。
在這裏我們可以把事實解釋為:
(一)你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這可以是事實,也可以不是事實,假如你是一位學生,但你不會永遠做一名學生,你學習的目的並不是為做學生,而是為了做老師、工程師、演員、藝術家、政治家、電影製片人。所以可能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也可能是一個很不尋常的人,你在說話時,如果能縮短現在和未來的距離,你的表達能力就會增強,情感就會很豐實。言談舉止,可能就變得意味深長,隻要你有了這個意識,你說話的對象就能從中感覺出來。並對你產生一定的警覺,多一些關注。他也許在想,看不出來她還有這種想法,想當個明星(或想做一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就是談話的效果。在以後的接觸中,他會有心去驗證,你是一個不著邊際的人,還是一位有誌向的人,這迫使你下一次和他交談有更積極的表現。注重表達的技巧這便是學習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