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長安城的普通一家(1 / 3)

烈日當空,正值夏季,這般大暑天兒,使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們,不免腳下加快了腳步,恨不得趕緊回到家中或者單位裏,對著空調使勁兒的吹一吹,去去身上的燥熱。被父母牽著的小孩子們,一蹦一跳的,不時伸出小舌頭舔一下手中冒著涼氣的冰棒,發出開心的銀鈴般的笑聲。

這裏是旅遊勝地,文化名城,古都長安。長安,是曆史名城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曆史上建都時間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天朝的炎黃文明的發源地,是天朝文化的代表。長安,營建於周文王時期,公元前12世紀,前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天朝曆史上最強大的朝代中,有周朝,秦朝,漢朝,唐朝,均建都於長安,所以長安有著“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著名的絲綢之路是以長安為起點。悠久的曆史文化積澱,渾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文物古跡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價值之高,均為國內乃至世界罕見。得益於此,長安有著眾多的名勝古跡,像什麼秦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鍾樓,鼓樓,明城牆,大明宮,大唐芙蓉園,秦襄王陵,乾陵等等,都是長安這座古城最寶貴的財富。

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現在的天朝政通人和,經濟總量GDP已經躍居世界前列,趕超美帝也在翻手之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了,居民消費指數CPI也連創新高。大夥兒除了穿衣吃飯,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也都被天朝的政府擺到了老百姓跟前兒。醫療衛生保障製度,子女免費入學,各種惠民利民的政策的實施都實實在在的,看的見,摸得著。隨著國家的政策支持,再加上現在的交通也極為便利,老百姓去哪都挺方便的,外出旅遊就成了一種時尚。長安更是備受遊客們喜愛的去處,每年的節假日,都有無數的國內外遊客趕到這裏,欣賞這裏的文化古跡,品嚐這裏的各色小吃,常常令人流連忘返。

張軒轅一家就是其中的一員。因為特別喜歡長安,經過全家的集體表決,再加上山東老家的親戚朋友眾多,家裏的老人都不乏人照顧,張家6口人,便舉家搬遷到了長安這座曆史文化名城。

其實,張家還達不到想去哪定居,就去哪定居的經濟條件。尤其是山東老家是經濟不發達的農業縣。老爸張遠誌是一家國營小工廠的銷售科科長,一年倒有近半時間是出差在外的。老媽史盼男在家附近的一家國營棉紡織廠的某個車間裏當一個小小的生產組長,還得拉扯倆人孕育的4個孩子。老大是大姐,叫張美麗,老二是二姐,張美君,老三是男孩,就是張軒轅了,老四是小妹,叫張美玉。4個孩子,張遠誌的嶽父嶽母和史盼男的公公婆婆也都身體康健,真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日子過的緊巴巴的。

上世紀,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張誌遠和史盼男借著難得的假期,帶著幾個孩子來長安旅遊。沉醉於長安的美景之餘,2口子逛市場的時候,發現這個新興的旅遊城市,還有很多商機。比如,張遠誌就發現毛巾,毛巾被,床單,浴巾,枕巾等橫跨多種類別的棉紡織產品的市場還很大,完全就是賣方市場,隨著旅遊的蓬勃發展,賓館酒店的勞保需求也很大,這裏邊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在長安遊玩的最後幾天,張遠誌一直猶豫不定,直到準備返程回家,在火車站等火車的時候,看到孩子們依依不舍,小臉發皺,對於回家是滿臉的不高興,終於在回程的火車上和老婆史盼男說了自己的想法。

“盼男,我有些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張遠誌對老婆說道。

剛把幾個孩子安排著在臥鋪睡下的史盼男,聽到丈夫說有事,又給孩子掖了掖被子,伸出手指在嘴唇旁,“噓”了一聲,輕手輕腳的邁步來到過道,翻開椅子坐下,看到老公鄭重的神色,輕聲問道:“怎麼了,大誌。”

“咱們的工作都很累,這倒沒什麼,不不怕累,就是苦了你啦。”張遠誌伸手撫摸了一下妻子的臉龐,憐惜道。

“沒什麼,我也不怕累。怎麼突然琢磨這個。”史盼男握住丈夫伸過來的大手,臉上不覺掛上一絲擔心。

怕妻子多想,張遠誌趕緊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家裏咱倆都忙,怕是孩子的教育要跟不上了,老家的情況你也知道,孩子以後的前途隻怕也有限,所以我想,不如我們帶著孩子搬到這裏吧,定居在長安,對孩子的前途有好處,咱們掙的錢肯定也比以前要多,這裏的市場前景很大,我覺得有搞頭,你看咋樣?”

“我。。。”

“我看孩子們也挺喜歡這裏的!”看見妻子神色一愣,怕她猶豫,趕忙又把孩子們搬出來。

看見丈夫難得的緊張了一回,史盼男打趣道:“要我答應也行,不過,你要戒煙,節約成本,這大城市是好,可花銷也大。你若答應,我便依了你。”

張遠誌剛把煙叼在嘴上,左右一看列車員沒在,就準備吸顆煙緩解一下緊張的心情。聽到妻子的話,腦袋裏的心思就掙紮起來,一時忘了點煙,史盼男看著也不著急,其實她心裏已經的同意了的,隻是知道丈夫一向信守承諾,輕易不對人許諾,但言出必行,所以她想借這個機會幫丈夫把煙戒了。看著丈夫掙紮,史盼男緊握了一下手心裏的那隻大手,希望丈夫能遠離那害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