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經理思維方法1
一、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探討和分析各種思維方式,其目的在於提高人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有利於增加對未知事物的了解,積累更多的知識。創造性思維正是這種探求和創造新知識的思維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講,創造性思維方法是其他各種思維方法的綜合運用及其在理論上的繼續深化,同時,又是從新的側麵和角度對思維活動的規律與本質的深入揭示。創造性思維方法體現了思維方式的理論與應用的辯證統一,是任何一位力圖有進取心的人必需掌握的思維方法,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和經理。
對一個新問題尤其是理論問題的考察,首先必須從整體上把握它的概貌和輪廓,知道它為何物,有何用處。這正象我們買一部車子,在我們實際成為該車子的主人並現實地操作它之前,必先親眼看看它是什麼造型,了解它有何特點和用處。這是老套子,但又是必要的老生常談。
創造性思維的含義及特征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它往往表現為發明新技術、形成新觀念,提出新方案和決策,創建新理論,對領導活動而言,其表現在社會發展處於十字路口,經理作出重大選擇等。這是狹義上的理解。從廣義上講,創造性思維不僅表現為作出了完整的新發現和新發明的思維過程,而且還表現為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結論和見解上具有新奇獨到之處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廣泛存在於政治、軍事決策中和生產、教育、藝術及科學研究活動中。如領導工作實踐中,具有創造性思維的經理可以想別人所未想、見別人所未見、做別人所做的事,敢於突破原有的框架,或是從多種原有規範的交叉處著手,或是反向思考問題,從而取得創造性、突破性的成就。
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是實現了知識即信息的增殖,它或者是以新的知識(如觀點、理論、發現)來增加知識的積累,從而增加了知識的數量即信息量;或者是在方法上的突破,對已有知識進行新的分解與組合,實現了知識即信息的新的功能,由此便實現了知識即信息的結構量的增加。所以從信息活動的角度看,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實現了知識即信息量增殖的思維活動。
也許理論上的論述過於抽象,那麼我們結合實例再簡單分析一番。目前,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發展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並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與之而來的問題,如環境汙染、破壞等也已嚴峻地擺在了人們麵前。化學食品增多、汙水汙汽大量排放、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白色汙染”之類垃圾物任意堆放……這些問題是某一部門、地區所不能解決得了的,甚至也是某一國家所不能單獨解決得了的,但又是每一部門、地區必須去解決的問題。因此,作為各部門的領導,就要運用創造性思維,或是製定一項新政策,如《環境保護法》、《食品衛生法》既保證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又保證環境不被汙染,或是轉變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工作方法,如改變單獨從經濟上考慮的角度和方法,既強調生產的經濟價值,又強調產品的實用價值,或是發明一種新的技術如按裝在鍋爐、汽車上的“空氣淨化器”,它使得鍋爐、汽車排出的廢物在進入空氣之前被淨化處理,這些都是創造性思維的具體運用。
總之,創造性思維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後才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智能訓練、素質磨礪才能具備,創造性思維過程,還離不開推理、想象、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所以,從主體活動的角度來看,創造性思維又是一種需要人們,包括組織者、經理付出較大代價,運用高超能力的一種思維活動。
從“創造性思維的含義”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獨創性或新穎性。創造性思維貴在創新,它或者在思路的選擇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維的結論上,具有著“前無古人”的獨到之處,具有著一定範圍內的首創性、開拓性,一位希望事業有成或生活出意義來或作一個稱職的領導的人,就要在前人、常人沒有涉足,不敢前往的領域“開墾”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要站在前人、常人的肩上再前進一步,而不要在前人、常人已有的成就麵前踏步或仿效,不要被司空見慣的事物所迷惑。因此,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對事物必須具有濃厚的創新興趣,在實際活動中善於超出思維常規,對“完善”的事物、平穩有序發展的事物進行重新認識,以求新的發現,這種發現就是一種獨創、一種新的見解新的發明和新的突破。第二,極大的靈活性。創造性思維並無現成的思維方法和程序可循,所以它的方式、方法、程序、途徑等都沒有固定的框架。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的人在考慮問題時可以迅速地從一個思路轉向另一個思路,從一種意境進入另一種意境,多方位地試探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創造性思維活動就表現出不同的結果或不同的方法、技巧。例如麵對一個處於世界經濟趨於一體化、競爭趨日激烈之中的小企業的前途問題,企業的經理不能無動於衷或沿用老思路,否則,隻有死路一條。企業經理必須或是考慮引進外資,聯合辦廠,或是改組企業的人力、財力、物力的配置結構,並進行技術革新,或是加強產品宣傳,並在包裝上下功夫,或是上述三者並用。企業經理也可以考慮企業的轉產,或者讓某一大型企業兼並,成為大企業的一個分廠。這裏的第一條思路是方法、技巧的創新,第二條思路是結果的創新,兩種不同的創新都是創造性思維在拯救該企業問題的應用。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還表現為,人們在一定的原則界限內的自由選擇、發揮等。一般來講,原則的有效性體現在它的具體運用上,否則,原則就變成了僵死的教條。第三,藝術性和非擬化。創造性思維活動是一種開放的、靈活多變的思維活動,它的發生伴隨有“想象”、“直覺”、“靈感”之類的非邏輯。非規範思維活動,如“思想”、“靈感”、“直覺”等往往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問題和對象而異,所以創造性思維活動具有極大的特殊性、隨機性和技巧性,他人不可以完全模仿、模擬。創造性思維活動的上述特點同藝術活動有相似之處,藝術活動就是每個人充分發揮自己才能,包括利用直覺、靈感、想象等非理性的活動,藝術活動的表麵現象和過程中以模仿,如凡高的名畫《向日葵》,人們都可以去畫“向日葵”,且大小、顏色都可以模仿,甚至臨摹。然而,藝術的精髓和內在的東西及凡高的創造性創作能力隻屬於個人,是無法仿照的。任何模仿品隻能是“幾乎”以假充真,但畢竟不是真的,所以,才有人願冒生命之危險,設法盜竊著名畫家的真跡。同樣,創造性的領導活動的內在的東西也是不可模仿的。因為一旦談得上可以模仿,所模仿的隻是活動的實際實施過程,並且自己是跟在他人後麵,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他人。尤其是,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無法象一件物品,如茶杯,擺在我們麵前,任我們臨摹,仿造。因此,創造性思維被稱為是一種高超的藝術。第四,對象的潛在性。創造性思維活動從現實的活動和客體出發,但它的指向不是現存的客體,而是一個潛在的、尚未被認識和實踐的對象。例如,在改革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尋求適合本國國情的改革之路,那麼,這條路究竟怎麼走,各國正在探索,即各國的經理們分別依據本國所麵臨的各種現實情況,進行創造性的思索,大膽試驗,所以,這條路至今還不太清晰,還是潛在的,至多是處在由潛在向現實的不斷轉變之中。所以,創造性思維的對象或者是剛剛進入人類的實踐範圍,尚未被人類所認識的客體,人們隻能猜測它的存在狀況,或者是人們雖然有了一定的認識,但認識尚不完全,還可以從深度和廣度上加以進一步認識的客體,這兩類客體無疑帶有潛在性。第五,風險性。由於創造性思維活動是一種探索未知的活動,因此要受著多種因素的限製和影響,如事物發展及其本質暴露的程度、實踐的條件與水平、認識的水平與能力等,這就決定了創造性思維並不能每次都能取得成功,甚至有可能毫無成效或者作出錯誤的結論。對經理來說,創造性思維的失敗會給多方麵帶來消極影響,因而無疑會影響到他的政治前途。可是,如果每位領導都做“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集體、社會和人類就無發展可言。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風險性還表現在它對傳統勢力、偏見等的衝擊上,傳統勢力,現有權威都會竭力維護自己的存在,對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成果抱有抵抗的心理,甚至仇視的心理。例如,西歐中世紀,宗教在社會生活中占據著絕對統治地位,一切與宗教相悖的觀點都被稱為“異端邪說”,一切違背此原則的人都會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嚴厲懲罰。但是,創造性思維活動是扼殺不了的,伽利略、布魯諾置生命於不顧,提倡並論證了“日心說”,證明教皇生活於其上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無法想象,如果沒有兩位科學家甘冒此風險,“日心說”不知何時被提出。所以,風險與機會、成功並存。消除了風險,創造性思維活動就變為了習慣性思維活動。
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創造思維的作用已經包含在其特征之中了,這裏簡要對其進行概括。
首先,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地增加人類知識的總量,不斷推進人類認識世界的水平。創造性思維因其對象的潛在特征,表明它是向著未知或不完全知的領域進軍,不斷擴大著人們的認識範圍,不斷地把未被認識的東西變為可以認識和已經認識的東西,科學上每一次的發現和創造,都增加著人類的知識總量,為人類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不斷地創造著條件。
其次,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地提高人類的認識能力。創造性思維的特征已表明,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高超的藝術,創造性思維活動及過程中的內在的東西是無法模仿的。這內在的東西即創造性思維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依賴於人們對曆史和現狀的深刻了解,依賴於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依賴於平時知識的積累和知識麵的拓展。而每一次創造性思維過程就是一次鍛煉思維能力的過程,因為要想獲得對未知世界的認識,人們就要不斷地探索前人沒有采用過的思維方法、思考角度去進行思維,就要獨創性地尋求沒有先例的辦法和途徑去正確、有效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極大地提高人類認識未知事物的能力,所以,認識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造性思維。
第三,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實踐開辟新的局麵。創造性思維的獨創性與風險性特征賦予了它敢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支配下,人們不滿於現狀,不滿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總是力圖探索客觀世界中還未被認識的本質和規律,並以此為指導,進行開拓性的實踐,開辟出人類實踐活動的新領域。在中國,正是鄧小平創造性的思維,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才有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才有了今天的轟轟烈烈的改革實踐。相反,若沒有創造性的思維,人類躺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上,坐享其成,那麼,人類的實踐活動隻能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實踐活動的領域也非常狹小。